武陵观察网 历史 和政公主:“后红妆时代”的巾帼英雄,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大贡献

和政公主:“后红妆时代”的巾帼英雄,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大贡献

一提起唐朝的公主,大多数人想起的,要么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历史上唯一一个军礼下葬的女子;要么是红妆时代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她们直接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走向。

而红妆时代结束之后,唐朝的公主们,似乎就归于沉寂。她们不再像前辈们一样,对于朝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在唐朝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做万众瞩目的中心。

这段时间,最有名的公主,大概就是电视剧《醉打金枝》的女主角升平公主了吧,但这也是内宅谈情说爱的故事。

难道,唐朝的公主们,就这么退居后宫,在家庭生活中消磨此生了么?

非也非也。本文要讲的,正是唐朝中期的一位公主。她经历了安史之乱,并以自己的聪敏和智慧,为父兄平息叛乱,做了不小的贡献。

她就是唐肃宗的女儿,唐代宗的同母妹妹,和政公主。

01、李亨爱女

和政公主出生的时候,唐肃宗李亨,还只是唐玄宗的一个普通庶子,被封为忠王。

她是李亨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李亨的宫人吴氏。

和政公主3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李亨怜惜这个既漂亮又聪明的女儿,就把她交给王妃韦氏抚养。

可以说,和政公主从记事开始,韦妃就是如同亲生母亲一般的存在了。

那时候的和政公主,金枝玉叶,父亲宠爱,养母慈爱,生活应该相当幸福。

然而,自从她10岁那年,太子伯伯被杀,父亲李亨被封为太子,他们的家庭氛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古以来,帝王猜忌太子,一直是常态。唐玄宗也不例外。

李亨当了太子,地位变高了,但外有反对他的朝臣不断陷害,内有父亲唐玄宗的持续打压,活得战战兢兢,唯恐哪天性命不保,还连累全家。

年纪不大的李亨,甚至因为忧虑,早生华发。

没过多久,李亨就为了自保,和韦妃离婚,逼迫韦妃出家为尼。和政公主继失去生母之后,又失去了把她视如己出的养母。

或许是因为被打压的日子过于压抑,李亨的儿女们,无论是否同母,感情都非常好。他们将在接下来漫长的动乱中,相依相伴,共同度过难关。

02、助姐逃难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沦陷,唐玄宗带着皇子皇孙们仓皇出逃。

那年的和政公主28岁,已经嫁给出身河东柳家的柳潭,生了3个儿子。

唐玄宗出逃得太仓促。他的皇子皇孙们,都住在十六王宅和百孙院,可以一道打包打走。而女儿、孙女们,没有嫁人的还好,已经嫁人的,分散在长安的各地,来不及一一通知,很多人被扔在长安。

和政公主的姐姐,宁国公主,就被落下了。而且她的丈夫刚刚去世,在乱世之中,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实在没法远行。

然而,和政公主并没有忘记这个从小就相互扶持的姐姐。

为了带上姐姐,和政公主情急之下,让3个儿子先走,自己和丈夫柳潭,骑着马去接宁国公主。

从长安到四川,千里迢迢。和政公主、宁国公主和柳潭3人,只有一匹马。

和政公主要求柳潭把马让给宁国公主乘坐,而他们夫妻二人,则靠着两条腿,跟在马的后头走。

养尊处优近30年的公主,每天要走上百里路,没有半丝怨言。

每每遇到困难或危险,和政公主都要求柳潭,先救助宁国公主,再来考虑她。

柳潭不愿意这么做,要求和政公主先保全自身。

和政公主反问:如果遇到危险,我只顾着自己,保不住姐姐,这不是让我眼睁睁地看着姐姐被放弃吗?

面对妻子的大义凛然,柳潭折服了。

一路上,夫妻二人尽心保护着宁国公主,柳潭打水砍柴,和政公主生火做饭,3人相互协助,终于平安地来到了四川。

和政公主不仅对自己的亲姐姐友爱,对丈夫柳潭的家人,也是尽心尽力。

柳潭的哥哥柳澄,娶了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

杨贵妃得宠的时候,秦国夫人风光无限,可是和政公主从来没有利用过这层关系谋取利益。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柳澄和秦国夫人都已经去世了。秦国夫人去世之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和政公主与柳潭。

转眼,安史之乱爆发,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死于马嵬坡。他们的这个侄子,身份敏感,一不小心,就会拖累他们。

可是和政公主与柳潭一点都不介意这一点,依然精心抚养这个孩子,对待他,一直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直到他长大成人之后,帮他当官,自立门户。

柳潭救助和政公主的姐姐,和政公主抚养柳潭的儿子,从这方面说,夫妻二人,真是非常般配了。

03、助力平叛

来到四川,远离中原的叛乱之地,并不意味着安全了。

757年,四川的郭千仞造反,把已经是太上皇的唐玄宗围在玄英楼。唐玄宗亲自向叛军喊话,没起到任何作用。

唐玄宗身边的护卫并不多。为了平叛,柳潭率领家仆,冲在最前头,和叛军血战。

和政公主与宁国公主,也冒着危险来到前线。她们的出现,大大振奋了己方士气。她们轮流为柳潭递弓箭,提升了柳潭的战斗效率。

最终,在两位公主的帮助下,柳潭手刃50多人,平息了叛乱。

和政公主的哥哥,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亲率大军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之后,唐玄宗带着和政公主等人回到了长安。

一回长安,和政公主就投入到了帮助父兄平定安史之乱的工作中,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她一个女流之辈,不能上前线,就在后方助阵,为父兄出谋划策。

当时的唐朝,战乱不断,国库都空了。唐肃宗想尽办法搞钱,甚至开始卖官鬻爵。

和政公主精明能干,善于经商,通过和各地商人的贸易往来,赚了千万财富。

她把这些钱全都上交给了朝廷,充当军费,而她自己,却生活节俭,不戴金玉首饰,连同她的儿子们,都只穿着她亲手缝制的朴素衣裳。

在古代,女性的地位低下。红妆时代之后,唐宫更是忌讳女子参与政事。

可以说,和政公主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平定叛乱做出了难得的巨大贡献。

04、难产而亡

和政公主的哥哥唐代宗继位之后,终于平定了延续8年的安史之乱。

当时的唐朝,百废俱兴。和政公主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哥哥处理朝政。

她在从长安逃亡到四川的路上,亲眼目睹并经历了太多的民间疾苦。唐代宗登基之后,她就把自己经历过和看到过的一切,都告诉了唐代宗,并向唐代宗提出很多建议。

唐代宗并不反对这个妹妹参政,并且采纳了她的很多意见。

朝中的大臣,也非常尊重并依赖这位能干且见多识广的公主。

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定,却不意味着天下太平。

763年,吐蕃来犯,唐朝再一次丢了长安。

唐代宗紧急逃往陕州避难,而和政公主,则躲到了荆南地区。

国都再陷,人心浮动。和政公主亲自安抚逃难的王公贵族们,又散尽家财,抚恤将士,终于把荆南地区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他们一行人在路上遇到了不少盗贼,也是和政公主亲自出马,做盗贼们的思想工作。盗贼都为她折服,跪在地上,向她叩头,愿意为她做马前卒。

这一次,长安沦陷15天之后,吐蕃劫掠完毕,主动离开。

唐代宗、和政公主等皇亲国戚及朝臣,重新回到长安。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吐蕃又来了,兵临长安城下。整个长安城,都人心惶惶。

此时的和政公主,怀着9个月的身孕,也忧心不已,急着要进宫找哥哥商议对策。

驸马柳潭拦住了她,说她临盆在即,应该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可惜,在这方面,和政公主是不会听从柳潭的。她对柳潭说:你也是有哥哥的人,难道不明白我的心意吗?我一定得去见皇帝。

柳潭拦不住她,只能由她去了。

想不到,这一去,和政公主就只能躺着回来了。

挺着大肚子的和政公主,坐着肩舆来到唐代宗的宫殿,和他一起商量怎么对付吐蕃。

她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唐代宗连连点头。

可是,话没说完,和政公主就捂着肚子,呻吟起来。

她就要生了。

唐代宗连忙把她送回家中,并派出最好的医官陪在她身边。

这么多的医官,却没能挽救和政公主的生命。

第二天,和政公主难产而亡,年仅36岁。

唐代宗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并让名臣兼大书法家颜真卿为她撰写墓志。

这篇《和政公主神道碑》,全文长达3000多字,记载了和政公主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她为唐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唐朝的公主,很少有这么详细的记载。

05、写在最后

乱世之中,即便是高高在上的李唐皇族,也面临着朝不保夕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和政公主曾对驸马柳潭说:死生恒理,先后之间。如果我死在你之前,你只要时常想念我,就算是对我的怀念了。若你在我之前去世,我一定会经常为你洒扫坟茔,与你相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和政公主对生死之事从容而坦然。

她能够在危难之际,护住姐姐宁国公主,能够来到与叛军作战的前线,和血战的驸马站在一起,能够在临盆之际,依然为哥哥操心如何退敌,大概就是因为她这种生死置之度外的心态吧。

唐朝有太多著名的女性。英气勃勃如平阳公主,贤良如长孙皇后,空前绝后如武则天,野心勃勃如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美貌传奇如杨贵妃。

但是,我们会发现,李隆基夺得皇位之后,大唐的红妆时代结束,女性就很少在朝政上活跃了。影响力巨大如杨贵妃,也基本不问政事。

像和政公主这样,能够为朝政做出这么大贡献的女性,在中晚唐,实在太少了。

然而,很多人对大唐的印象,停留在安史之乱前的盛世繁华。大唐的女性留给后世最后深刻的背影,是马嵬坡的杨贵妃。

即便像和政公主这样伟大的女性,也只是历史上的小透明。

如果她是男儿,她一定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而我,依然想把她们的故事,写给大家看。

那么,你想不想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时代,李亨,和政公主,唐朝,柳潭,姐姐,平定,巾帼英雄,唐玄宗,安史之乱,观点评论,公主,李亨,柳潭,政公主,唐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代,李亨,和政公主,唐朝,柳潭,姐姐,平定,巾帼英雄,唐玄宗,安史之乱,观点评论,公主,李亨,柳潭,政公主,唐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代,李亨,和政公主,唐朝,柳潭,姐姐,平定,巾帼英雄,唐玄宗,安史之乱,观点评论,公主,李亨,柳潭,政公主,唐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