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明左都督袁洪的奇幻人生:朱元璋、朱棣、李文忠都是他的亲家

大明左都督袁洪的奇幻人生:朱元璋、朱棣、李文忠都是他的亲家

前言: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六月,驻兵大名府(今河北邯郸)的燕王朱棣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他派往京师的使臣武胜,已经被朝廷打入了大牢。以打促谈,是朱棣惯用的手法。于是他让大将李远率领六千骑兵南下,准备奔袭朝廷方面的粮仓:沛县。

李远换上官军的甲胄,只是在背上插一根柳枝作为区别,一路途经济宁、谷亭、沙河等地之时,居然无人发现。结果朝廷储存在沛县的数百艘粮舟、数百万石粮食,以及不可胜计的军资器械都被焚烧殆尽,史称“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

朝廷方面迅速做出反应,左军都督同知袁宇率领三万大军对燕军展开追击。不曾想李远只是施展了一个诱敌之计,就取得了斩首万余级,获马三千匹的巨大战果,史称“宇仅以身免”。然而打了这样的败仗,袁宇却并没有被朝廷追究。更为神奇的是,等到日后朱棣靖难篡位之后,袁宇还在新朝得到了重用。

而这种种不可思议的源头,还要从袁宇的父亲袁洪说起。

曹国公李文忠的亲家

袁洪,寿州(今安徽淮南寿县)安丰乡三沟村人。元末天下大乱之时,淮楚之间有一位好汉:长枪李中,袁洪就在他手下做了个万户,以骁勇知名。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冬天,袁洪率领手下投奔朱元璋。老朱早就听说过他的名气,而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召见袁洪之后,二人更是一见如故。此后袁洪先后跟着胡大海和邓愈一路攻城略地,在建立了不少功劳之余,也通过了朱元璋的考察。为了进一步发挥袁洪的能力,老朱把他调到自己外甥李文忠的帐下。

久之,命隶曹公李文忠于严州。上告曰:“文忠,朕甥也。以其纯谨可辅,尔善事之。”—《皇明开国功臣名录·卷二十》

李文忠和袁洪一打交道,立刻对其人品和能力赞赏不已。在史书记载中,当时“幕府之筹画,兵政之约束,进退之缓急,赏罚之予夺”,几乎全靠着袁洪帮李文忠一一妥善完成,且从无怨言。李文忠对袁洪愈加器重之余,提出了双方缔结“婚姻之好”的意愿,也就是让自己的长子李景隆,今后娶袁洪的女儿为妻。

吴元年(公元1367年),袁洪升任钱塘卫指挥同知,并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随李文忠取福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调李文忠北伐沙漠。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五月,李文忠大破应昌(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北部达里湖西岸),俘获元顺帝嫡孙买的里八剌。在这一系列的征战之中,袁洪都是李文忠身边的第一亲信。

然而北伐大军班师之后,李文忠进封曹国公,袁洪却被调任濠梁左卫,不知道算不算朱元璋削弱外甥力量的方式之一。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袁洪从平四川,随即留守成都,升任成都卫指挥使,期间平定了筠连州滕大寨的蛮寇。

癸卯朔,四川盗编张复聚众,据筠连州滕大寨,指挥袁洪以兵讨之。编张遁去,洪追至小芒部不及。遂取得花寨,降蛮首阿普等。自是编张不敢复出,其寨悉平。—《明太祖实录卷八十》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袁洪改任太原护卫指挥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升任晋相府左传,仍兼指挥使。太原是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封国,晋王乃马皇后嫡子,老朱对他十分宠爱。故而将袁洪调去太原,说明朱元璋他忠心的认可。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晋王朱棡之国太原,表哥曹国公李文忠亲率大军护送。不知道李文忠到了太原以后,看到多年未见的亲家袁洪,会不会来个一醉方休。我们再补一句,日后袁洪的孙女,嫁给了晋王的儿子。

在太原一待十二年之后,袁洪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任正二品的山东都司都指挥使,史称“练达兵政,一方仰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闰四月,就在李善长案爆发前的一个月,朱元璋将袁洪召回南京出任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虽然都指挥使和都督佥事属于平级,但一个在地方上,一个在中枢权力中心,个人感觉老朱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将信得过的心腹调回京城。

蓝玉案后飞黄腾达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为了顺利册封太子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在当年八月使了一招调虎离山,以“检阅民户,开耕屯田”的名义,将包括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在内的大批武勋打发去了山西。

山西是晋王的地盘,所以熟悉太原三护卫的袁洪,这一次也在随行之列。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爆发了震惊天下的蓝玉案,除了蓝玉本人在京师被处死以外,他的大批党羽都在山西或被抓捕回京,或被直接诛杀,而其中袁洪必然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年七月,袁洪由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超升正一品的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阶特进荣禄大夫。官阶和品级都是正一品,袁洪的成就可谓是公侯之下的武将天花板。不但如此,当年十一月,袁洪长子袁宇被任命为骁骑右卫指挥使(正三品),两年后升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更是擢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

父子二人同朝为官,一个正一品,一个从一品,简直可以传为佳话。

朱元璋、朱棣父子的共同亲家

袁洪之所以能在洪武朝末期青云直上,笔者以为根本原因有三点:其一自然是他本人的忠心和能力,没有这两样打底,其他的任何都是空中楼阁。其二在于他和晋王之间十二年的情谊和信任,让朱元璋放心让他协助处置蓝玉案。其三在于他和嗣封曹国公李景隆的翁婿关系。

李文忠虽然是朱元璋的外甥,但是比太子朱标要年长十六岁,所以李景隆和老朱前几个儿子应该算年龄相仿。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李文忠之父李贞在给小舅子朱元璋上表之时,提到自己一家深受皇恩,就连“愚呆小孙景隆”也已经叨职于侍卫,可谓“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说不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册封晋王妃之时,就一起把李景隆和袁氏的婚事也给办了。

不过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给老袁家接连安排了两桩婚事,却一下子把袁家兄妹之间的辈分关系搞得有些尴尬起来。

正月二十四日,朱元璋下旨册封袁洪第三女为岷王妃。岷王朱楩,老朱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册封为岷王,封国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西平侯沐英去世之后,朱元璋不放心把云南交给外人手中,于是将岷王的封国从岷州改成了云南。

不过对于李景隆来说,舅公的这个举动不免让他有些尴尬。他的夫人是袁洪次女,本来见到小袁氏称一声小姨子。但是现在人家是岷王妃了,再见面的话得跪在地上磕头称呼表婶了。好在曹国公本人早在一年前的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就佩平羗将军印出镇甘肃去了。而岷王也在成婚当年的九月,和袁妃一起前往云南之国。总算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就在岷王之国的同时,朱元璋又封燕王朱棣长女为永安郡主,命袁洪次子袁容为宗人府仪宾,尚郡主。不过燕王的封国在北平,袁容婚后就要搬去王府,倒也免去了称呼妹妹一声“十八婶”的尴尬。

戊午,以袁容为宗人府仪宾,尚皇孙女永安郡主。郡主,今上长女。容,都督洪之子也。—《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袁洪身后事

靖难战争期间,袁家人的状态可谓一个天一个地。两个儿子中,长子袁宇官拜左军都督同知,深受朝廷信任。次子袁容则是协助燕王守卫北平城的功臣。两个女儿之中,次女曹国公夫人跟着夫君一起春风得意,第三女岷王妃则和夫君一起被流放到了福建漳州。

据《皇明开国功臣名录》的记载,袁洪的去世时间是“永乐初”,笔者以为最晚不会晚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十二月,原因我们下文再讲。那么朱棣靖难之后,袁家二女的结局如何呢?我们来做一个粗略的总结:

长子左都督袁宇

燕王在登基之后,即下旨废除所有建文新政,并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当年七月,袁宇奉旨前往四川和云南整肃兵备,抚安军民,等到边境宁靖之后,就留镇云南。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

其一、袁宇的官职,《实录》中明确记载为“左都督”。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此时袁洪已经去世,他左都督的官职被新皇帝借花献佛给了袁宇。

其二、袁宇这次去云南,明摆着就是配合妹夫岷王朱楩去和西平侯沐晟争权。这一点在朱棣写给弟弟岷王的信中,就说得很清楚:

赐书岷王楩曰:今遣都督袁宇赴云南整肃兵备,镇抚一方。凡事可与计议而行。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明太宗实录卷九上》

然而很可惜,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闰十一月的时候袁宇来朝,遭到了刑科都给事中马祯、山东道监察御史康郁等人的弹劾。罪名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私役军人耕种官军屯田,侵支官屯子粒,擅用军器颜料”等等。最终朱棣将他留在京师,未再让他重返云南。

次子广平侯袁容

永乐元年二年,永安郡主进封永安公主,袁容也有仪宾进封驸马都尉。此外由于三年靖难战争时期守卫北平城的功劳,袁容还在当年五月被封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驸马都尉、广平侯,子孙世世承袭,给诰券。

袁宇是袁洪的小妾刘氏所生,在他被封为广平侯之后,自然也想给母亲争个名分。所以在当年十二月的时候,翰林侍读学士解缙和礼部官员一起和了个稀泥,封袁容的继母罗氏,又赠其嫡母孙氏、生母刘氏皆为广平侯夫人。

袁容的广平侯可以追封三代,所以笔者才说袁洪这个时候一定已经去世了,他这个庶子才敢为自己生母来争一个夫人的诰命。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十二月,广平侯袁容去世,追封沂国公,谥忠穆。

次女曹国公夫人袁氏

整个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的表现一直被人诟病,认为他是燕军的内应。通过本文的梳理,看他本人和燕王的关系,夫人和朱棣女婿的关系,答案应该可以呼之欲出了。所以战后李景隆以朝廷降将的身份,倨然列于靖难功臣之首。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棣指使朝中大臣对李景隆进行了轮番弹劾,最终籍此将其削爵圈禁。李景隆本人死于永乐末年,李家子孙直到四十多年后的正统年间才被恢复自由。袁氏的结局只能是在曹国公府中被禁足至死。

第三女岷王妃袁氏

四哥登基之后,朱楩就被恢复了爵位,并和大舅哥袁宇一起重返云南。然而袁宇不成器,朱楩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仅一年之后,岷王就因为“惊惑众心,激变夷人”的罪名被革去护卫,召回南京居住。而这一住,就是二十年。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四月,岷王妃袁氏去世,葬于南京太平门外蒋山(紫金山)之下。朱棣驾崩之后,继位的仁宗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派中官护送岷王父子迁居湖广武冈州(今湖南武冈)。由于岷王府穷得叮当响,没钱帮袁氏迁坟,只能定时派人来南京祭扫而已。

己酉,书复岷王楩曰:“承喻故妃袁氏坟墓在南京太平门外蒋山下,府中欲岁时遣人往祭。于礼为宜,专此以复。”—《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五》

结语:作为洪武年间在李善长和蓝玉案中有重要作用的袁洪,《明史》居然没有帮他立传,颇有些令人感觉不可思议。而朱元璋之所以会对他如此信任有加,恐怕还是外甥李文忠和亲儿子晋王的加持作用。

建文年间有李景隆,永乐年间有袁容,让败军之将和贪污犯袁宇都逃脱了朝廷对他的追责,不可谓是一种幸运。另外再提一句,和历代大明皇帝身上都有徐达的DNA相同,朱楩以后的历代岷王身上也都有袁洪的基因,甚至于前首辅身上应该也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都督,曹国公,袁宇,李文忠,袁洪,人生,公元,太原,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袁宇,李文忠,袁容,袁洪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都督,曹国公,袁宇,李文忠,袁洪,人生,公元,太原,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袁宇,李文忠,袁容,袁洪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都督,曹国公,袁宇,李文忠,袁洪,人生,公元,太原,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袁宇,李文忠,袁容,袁洪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