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一世英主

明宣宗,朱瞻基,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一世英主

宣德为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宣德元年(1426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共计十年。

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出生于北平燕王府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一、身份背景朱瞻基出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初九日,是朱高炽与其妻张氏所生的嫡长子。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爷爷燕王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老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后回味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正好这个时候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朱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大呼小叫:“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可以说影响到了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

二、加封太孙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在永乐二年被指定为皇太子。公元1410年,朱棣北征蒙古,命朱瞻基留守北京。公元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开始加冠。从此刻起,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征讨蒙古,朱瞻基都跟随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瞻基跟随明成祖朱棣二征漠北。李谦鼓勇皇太孙朱瞻基追击九龙口,遭到瓦剌骑兵围攻,当时情况很紧急。幸好明成祖派来的骑兵及时来援才得以解脱险境。明成祖曾经命学士胡广等人到漠北军中为太孙朱瞻基讲论经史。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明成祖对朱瞻基的重视程度。

朱高炽身为长子,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而朱瞻基则长得健壮,生气勃勃。他除了与祖父朱棣关系密切外,还深深地敬慕他父亲,常常保护他父亲使其免遭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击。这一切引起了其他几个叔父的警觉三、即皇帝位公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在榆木川去世。八月,明成祖遗诏到达北京,皇太孙朱瞻基亲自到开平迎丧。朱高炽登基不久,在1424年十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子。在以后的几个月,朱瞻基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公元1425年四月,因为南京发生了几次地震,父亲朱高炽又想迁都到南京去,所以朱瞻基到南京去帮助完成迁都的准备工作,并去明孝陵拜访了祖宗。朱高炽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时,朱瞻基被召回北京,但当他刚到,明仁宗早已经去世。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他放弃了他父亲把朝廷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他成长在此地和与朱棣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

四、即位平乱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最终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回到北京之后,他一方面妥善处理了明仁宗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次年为宣德元年。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谋反。并派了一名官员抵达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当夜逮捕官员上报朝廷。此后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人。但事情暴露,阴谋被朝廷知道了。刚开始,朱瞻基没有派兵征讨,而是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朱高煦,劝他罢兵不要反朝廷。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作为半个马上皇帝朱瞻基决定亲征,立即召张辅下谕亲征。朱瞻基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之后派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

有人说朱高煦曾经在南京住过,这次他会率兵攻取南京。朱瞻基却不会这么想: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安。正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亲征,竟然没有了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在乐安束手待毙。朱瞻基命令平叛大军在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朱瞻基命人放箭书到城中,要城里的人投降不要跟朝廷对着干,城中于是很多人都蠢蠢欲动要逮捕朱高煦投降。朱高煦非常狼狈,只好偷偷遣人上奏宣宗,乞求宽解,并在第二天早晨出城归降,得到宣宗同意后。当天夜里,朱高煦取出积累的兵器与谋反的书信,全部都毁掉。城中通夕火光照明。朱高煦即将要出城时,王斌等人坚持阻止,说宁可一战而死,束手就擒是耻辱。朱高煦则称城小无法获胜。随后出城,大臣纷纷上疏请求用重典。宣宗却没这么做,而是将群臣弹劾奏折展示给朱高煦看。朱高煦看完快吓个半死,连忙磕头:“臣罪该万死,生死全听陛下的。”朱瞻基要朱高煦写信,召他的儿子都回京师。谋反罪从开始到结束只牵连了几个人,被胁迫跟随的一律释放。并逮捕王斌等人下锦衣卫诏狱。之后,命令薛禄等人巡抚乐安,改乐安州为武定州。

五、宣德之治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之后,朝廷局势逐渐稳定。朱瞻基在成祖、仁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政治机构,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保留了明仁宗时期的政府结构,让许多杰出的官员继续效劳。朱瞻基在政治制度方面和行政实践中的确作了某些变动。这在内阁作用的改变和宦官参与行使行政权方面表现得很明显。明宣宗即位后则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一广开言路、纳谏的风尚。他对大臣说:“汉、唐诸君,文帝、太宗能纳谏,文帝几致刑措,太宗致贞观之治,亦皆受善之效。”明宣宗即位后,非常注重教化。他说:“百姓轻犯法,由于教化未行。”因而命令各级官吏宜申张教化,普及法律知识,以减少犯罪的行为。明宣宗试图清除军事的腐败现象,以大力建立文官统治。在历次征战中,贪污的军官只动员穷人而向富人出售免征券,在征用物资时,向黎民百姓过分勒索。为了清除这些弊病和恢复军事组织的纪律,明宣宗从宣德元年(1426年)到三年(1428年)派出一批批的监察官员去视察和改进各省的军事状况。这些调查的一个目的是清查兵员花名册,以确定各军事单位实际的士兵人数和所需的军饷和口粮,从而清除贪污的主要根源。这类使命称之为清军,从此成了御史们的正常任务。

明宣宗担心秋高马肥时胡人侵犯边疆,于是整顿兵马,驻扎喜峰口以待敌军。守将奏报兀良哈率领万名铁骑骚扰边疆,明宣宗精选铁骑兵三千飞奔前往。敌军望见远处来军,以为是戍守边疆之兵,即以全军来迎战。朱瞻基命令将铁骑分为两路夹攻敌军,并且亲自射杀敌军先锋,杀死三人。两翼飞失如云,敌人不敢前进。继而,朱瞻基又命连续发射神机铳,敌军人马死伤大半,剩下的全部溃逃。明宣宗用数百铁骑直驱前行,敌人看到黄龙旗,才知道是皇帝亲征,于是全部下马拜倒在地请降,明宣宗将这些人捆缚抓获,大胜而归。

公元1431年1月,明宣宗以外番多不来朝贡为理由,命令郑和再次出航。返航期间,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这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明宣宗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的确是关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朱瞻基的真实心态。他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宣德七年(1432年),明宣宗还减免了因遭受水灾的嘉兴、湖州等地区的赋税。宣宗朝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重不能上朝,命令群臣在文华殿拜谒皇太子朱祁镇。同月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八岁。遗诏国家重务都由皇太后张氏处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乐安,朱高炽,朱瞻基,老父亲,朝廷,天下,明成祖朱棣,一世,北京,南京,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明宣宗,朱高煦,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乐安,朱高炽,朱瞻基,老父亲,朝廷,天下,明成祖朱棣,一世,北京,南京,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明宣宗,朱高煦,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乐安,朱高炽,朱瞻基,老父亲,朝廷,天下,明成祖朱棣,一世,北京,南京,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明宣宗,朱高煦,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