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开元盛世,即唐玄宗登基以后的713—741年这期间,对开元盛世的描写是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经济方面是改革实施封制度,大力发展农业,解放劳动力,以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军事方面是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提高军队战斗力,扩张疆域。
开元盛世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人口达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公元755年12月的一个冬天,长安城内一片繁忙。一道紧急军情由遥远的边关直达朝廷:安禄山、史思明举兵反叛了!天子玄宗很不以为然,异常镇定,心想着我有这盛世,区区叛贼,岂不是如蝼蚁。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是大大出乎意料,叛军“烟尘千里,鼓噪震地”,大举南下;“海内久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叛军“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叛军攻下洛阳,首都告急!
旋即十数万守卫首都之师全军覆没,安禄山大军长驱直入,长安失守,唐玄宗仓皇奔蜀,马嵬驿兵变,心爱的杨贵妃及“椒房之亲”宰相杨国忠先后身首异处。所谓“开元盛世”就此画上句号。
大家肯定会问,堂堂盛世,就如此不堪一击吗,毕竟发生这事只是几个月的时间。
实际上,这所谓的盛世,玄宗的文治武功,根本就是一些文人描写的虚拟景象。
一、用人方面。军事上玄宗重用蕃将,表现的是唐代军事力量衰弱。特别他重用胡将,其目的就是以胡制胡,特别重用安禄山之流,宏丽宅第,财宝钱物,将全国最大的牧马场陇右牧场,送给安禄山。甚至杨贵妃认比自己大的他为干儿子。客观上为安禄山的叛乱打下了基础。在使用文官上,更换宰相达34位之多,成史上更换宰相比较频繁的皇帝,原因是心胸狭窄,个人崇拜,忠奸不分。
二、皇帝的个人作风方面,骄奢淫逸。玄宗“令百官于春月旬休,选胜行乐,自宰相至员外郎,凡十二筵,各赐钱五千缗;上或御花萼楼邀其归骑留饮,迭使起舞,尽欢而去”。接下来的两年,玄宗每年春天都下诏让百官休假,“任逐游赏”。去华清池洗温泉浴达42次之多。每次都自然少不了美女陪伴,只不过后来有了杨贵妃,唐玄宗在别的女人身上也就少下了不少功夫。就在安禄山起兵之时,唐玄宗还和杨贵妃驾幸临潼华清池,忘情于湖光山色,迷醉歌舞宴乐之中。
三、百姓生活十分贫穷。国内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成为了“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严重社会问题,土地兼并手段之恶劣,数量之惊人,有登峰造极之势。《新唐书·芦从原传》记载,芦从原“占良田数百顷”,唐玄宗不以为怪,反誉他为“多田翁”。土地兼并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悬殊:富者田连千顷,宅院无数,占尽天下资财;贫者四壁皆空,栖身无所。
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只是个别人拥有大量的财富,但通过一些文人来粉饰太平、替玄宗歌功颂德,用歌舞升平的盛世,表现出太平之风。
其实,明明是短暂的,在皇上眼里的盛世,为了让更多人去感受这个盛世,就动用文坛的一些宣传手法,去虚拟,去夸大,去粉饰,后世也不乏其人,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以“太平道”为标榜,宋代的农民造反,也高举“杀尽不平享太平”的大旗;晚清洪秀全则干脆自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这些所谓的“太平盛世”只是一张画饼,老百姓从来就没有尝过它的滋味,只是听说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