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二十三日,北京紫禁城午门左门,监国郕王朱祁钰正呆呆地看着面前打成一团的大臣们。就在他的眼前,文弱的户科给事中王竑挺身而出,一边抓着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头发不放,一边在他脸上张口就咬。百官一拥而上,一番拳打脚踢之下,竟然将武功高强的马指挥使活活打死。
锦衣指挥马顺者,振党也,厉声叱言者去。竑愤怒,奋臂起,捽顺发呼曰:“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且骂且啮其面,众共击之,立毙。朝班大乱。—《明史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
年轻的郕王万万没有想到,他昨天才奉太后懿旨辅佐太子,今天就被大臣们给好好地上了一课。王竑等人打死马顺还不肯罢休,又逼着郕王交出了大太监王振的党羽毛贵、王长随。众官随即又将二人打死,史称“血渍廷陛”。
文武大臣们为何如此愤怒,又如此大胆呢?郕王既然要辅佐太子监国,那么原来的皇帝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郕王朱祁钰在英宗正统年间的故事。
养在隔壁的私生子?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次子,生母贤妃吴氏。对于他的生母,坊间有很多流言,其中最夺人眼球的一条,称吴氏是汉王朱高煦的宫人。
朱高煦是太宗皇帝次子,宣宗皇帝的二叔,自永乐年间开始便一直觊觎皇位,算是一位老牌野心家。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忍耐多年的汉王眼见自己已经奔五(47岁),盼了多年的皇位依然遥不可及,决心拼死一搏,起兵造反。
未曾想大侄子宣宗御驾亲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平息了这场看上去声势浩大的叛乱。然而就在押解汉王一家回京的途中,朱瞻基看上了二叔府中的一位宫人,几度春宵之后,将她包养在了宫外。而在朱祁钰出生之后,宣宗依然慑于舆论和母后张太后的压力,不敢将吴氏和儿子接进宫中。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病危,临终之前向太后承认此事,这才给了朱祁钰一个名分。
年七岁而上疾革,语太后:“更一哥哥陈符家,急呼来。”太后遂取其母子入宫,帝抱持哭。—《罪惟录列传卷之二》
这个说法说实话可信度很低,宣宗连原配皇后胡氏都敢废黜,会不敢把儿子接进宫中?何况朱瞻基总共就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朱祁镇,一个就是朱祁钰。就算是做备胎,也要放在宫中才放心不是吗?
正统初年的小透明
宣宗驾崩之后,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即英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二月,继位不久的英宗册封弟弟朱祁钰为郕王,我们来看一下册文都写了什么:
册文曰: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子孙世世相传藩屏帝室,此古今帝王之大法也。朕弟祁钰,今特颁册宝,封为郕王。尔其恪勤忠孝,亲贤爱民。永笃籓辅,钦哉毋怠。—《明英宗实录卷二》
正统初年英宗对弟弟着实不错,比如他生怕郕王“使令乏人”,让兵部给弟弟调拨京卫官军三百人、校尉五十人。此外大兴左卫有一些来自于四川建昌、交阯、云南以及贵州等处的土民,孱弱不堪操用且水土不服,英宗从中调拨六十余户给到郕王。既不用再将他们千里迢迢打发回老家,又给弟弟府中增添了人手,可谓一举两得。从这些迹象来看,郕王和英宗之间,应该有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情。
在宣宗小祥(去世一周年)和大祥(去世两周年)之际,英宗让叔父卫王朱瞻埏前去祭祀宣宗景陵,自己则和弟弟一起在几筵之前进行祭奠。这里主要还是兄弟二人年纪太小,不然的话倒是可以让郕王前去祭祀景陵。
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四月,英宗遣太师、英国公张辅持节,为十岁的郕王朱祁钰行冠礼。张辅可是靖难元勋,明朝收复安南的第一功臣,也是李善长以后的第一位太师,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高。
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亲王岁禄应为一万石。但仁宗朝的时候对此打了一个补丁,即亲王在京的时候岁支米三千石、钞万贯,等之国以后再给全米。当然郕王也不会因此吃穿用度窘迫,因为英宗又额外赐给他一百八十八顷(合18800亩)田地,足够维持日常开销。
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二月十三日,英宗突然让礼部出榜为郕王选妃。尴尬的是,七天以后,郕王府中的侍妾杭氏就为朱祁钰生下一个儿子朱见济。亲王尚未大婚就有了儿子,一时间成为京中的笑谈,毕竟大明开国近百年时间里,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
不过这件事情,说起来英宗和郕王都有责任。对于朱祁镇来说,弟弟已经年满18岁,却依然没有安排王妃,他这个哥哥确实失职。对于朱祁钰来说,未婚生子不但不体面,更有僭越之嫌,因为他哥哥大婚三年还没能有一个儿子。
当年八月,英国公张辅再度出马担任正使,持节册封中兵马指挥汪英之女汪氏为郕王妃。估计汪氏是大明开国以来最郁闷的亲王妃了,因为她一进门,就喜提六个月大的便宜儿子一个。总体来说,郕王在正统年间的政坛上几乎毫无存在感,百官能够见到他的机会只有两次:每年正旦节和冬至节的次日,地点则位于奉天门的东廊。
故事的起点:土木堡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初一日,守备偏头关、都指挥使杜忠向朝廷急报,瓦剌集结大军,准备入境犯边。偏头关,晋北“外三关”之首,自古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主战场之一,故而杜忠送上来的情报可信度极高。
七月十一日,瓦剌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入寇。岱总汗脱脱卜花王寇辽东,知院阿剌寇宣府,围赤城。太师也先则率军直扑大同,右参将吴浩在猫儿庄迎战,败死。吴浩在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的时候就出任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而且长期与猛将石亨搭档,素以“胆略超异,武艺精熟”著称。这样的大将,都不是瓦剌大军一回合之敌,可见当时局面已经何等危急。
七月十二日,英宗加赏在京五军、神机、三千等营官军,准备亲征。尽管百官极力劝阻,英宗还是在七月十五日亲自统率大军前往援救大同。至于京师北京,则由弟弟郕王朱祁钰和姑父庆都公主驸马焦敬居守。从礼部上奏的居守事宜来看,朱祁钰的工作其实很清闲,因为凡有军国大事都要差人赍本赴行在奏请,郕王本人并没有决定权。
皇帝亲征,亲王居守,这在大明王朝不算新鲜事。比如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宣宗御驾亲征汉王之乱,当时居守北京的就是朱祁钰的二叔郑王朱瞻埈和五叔襄王朱瞻墡。京师三大营精锐尽出,瓦剌人还不望风披靡?这应该是朱祁镇、朱祁钰兄弟心里的想法。
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的更残酷,八月十五日,大军在土木堡因缺水而军心涣散,在瓦剌军队的冲击之下迅速土崩瓦解。包括英国公张辅在内的扈从大臣几乎全部殉国,就连英宗本人也做了瓦剌人的俘虏。
从监国到皇帝
消息传回北京,不但居守的郕王惊呆了,就连皇太后孙氏也恛惶不知所措,文武大臣更是只会号哭,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翰林院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趁机提出南迁,一时间人心动摇。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力主死守北京,这才稳住了局面,安定了人心。为了改变目前京中群龙无首的局面,孙太后下旨命郕王监国,要求文武百官一切事务均要启王听令而行。
乙丑,皇太后敕郕王祁钰:“迩者虏寇犯边,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尝敕尔朝百官。今尚未班师,国家庶务不可久旷,特命尔暂总百官理其事。尔尚夙夜秪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众,钦哉。”又敕文武群臣凡合行大小事务,悉启王听令而行,毋致违怠。—《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奉旨监国之后,朱祁钰立刻进入角色。他先是命礼部出榜,号召全城百姓齐心协力抓捕奸细。次日,郕王又命山东、南直精锐隶备倭军士四千五百人,江北直隶、北直隶运粮官军三万六千人急速赴京操练。召靖难元勋、宁阳侯陈懋率大军,从福建回援京师。
不过眼见得朱祁钰调度有方,孙太后不禁为亲儿子英宗一脉的皇位担心起来,于是她在八月二十日下旨立皇帝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郕王一方迅速作出回应,他在二十一日令谕守备居庸关都指挥孙斌及沿边诸将,让他们无论来人是否持有御用器物,一概视作瓦剌奸细予以截杀。而太后一方的回应来的也很快,二十二日,孙太后向天下发布诏书,正式表明朝廷现在以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郕王只是代总国政。
正是在这种诡异的局面下,八月二十三日爆发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午门血案”。当天清剿的那些王振在宫中的亲信,实质上都是忠于英宗的权监。此外众官又不经三法司审讯,直接将王振的侄子王山凌迟处死。而在清洗王振余党之后,群臣于八月二十九日向孙太后逼宫,要求立郕王为皇帝。由于“午门血案”带来的威慑力,孙太后不敢反驳百官,只能同意由朱祁钰这个庶子,取代自己的亲儿子成为皇帝。
丙子,文武百官合辞请于皇太后曰:“圣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疏入,皇太后批答云:“卿等奏国家大计,合允所请。其命郕王即皇帝位,礼部具仪择日以闻。”—《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九月初六日,郕王朱祁钰在奉天殿登基,尊兄长朱祁镇为太上皇帝,同时下诏大赦天下。此时于谦已经升任兵部尚书,石亨则以右都督的身份掌后军都督府事,管大营操练。大明朝廷厉兵秣马,准备在北京和瓦剌人决一死战。
结语:百官逼宫之事,郕王本人是不是有参与?笔者以为有。
当时朝廷得到确切信息,英宗已经落入了瓦剌人之手。对于朱祁钰来说,他就是当年的康王赵构,而兄长朱祁镇就是徽钦二帝。兄长虽然有三个儿子,可其中最大的不过才两岁,如何能处理朝政?从监国到皇帝,这是朱祁钰必须要走的一步。
而对于百官来说,皇帝任用太监王振来夺权,早就引发了他们的集体不满。趁着现在这个大好良机,自然是要把郕王给推上前台。朱祁钰这个毫无存在感的亲王,在朝中毫无根基,当然容易受到文官集团的操控。
最终在于谦、石亨等文武重臣的奋力拼杀下,新天子于当年十月领导京师军民击退了瓦剌大军,保住了宗庙和社稷。而大明王朝,也就此进入景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