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去世后,周武王姬发承继大业,把都城从丰(陕西长安境内)迁到了镐(陕西长安境内),并打算采取军事行动,以彻底摆脱商王朝的控制。
公元前1027年(据《竹书纪年》推算而成),有了充分准备的周武王姬发率领三百辆戎车、三千名虎贲、四万五千名甲士,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发动了讨伐商王朝的战争。
这时的商王朝统治,已经在内外矛盾的交织中濒于崩溃,失去了对周人的防御能力。故而,姬发统帅的联军所向披靡,顺利渡过黄河,并很快进占了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
面对突袭而至的入侵大军,商王纣仓促应战。纣王的军队虽然很多,但都是由奴隶和贫穷自由民甚至是囚犯组成的。
这些军兵对周人没有敌意,还把周人看作解救他们的救星。于是,临阵之际,他们突然倒转戈矛,与周人合力进攻商都。
随之,势力大增的周人攻克了朝歌,取得了胜利,覆灭了商王朝。不过,树虽倒,猢狲却还没散,商王朝奴隶主阶级的势力依然存在。
摧毁了商政权之后,周武王姬发本着“存亡继绝”的原则,把原来的商都之地封给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以续接殷商之脉,更是为了借武庚之力统治殷商的遗民。
同时,周武王把商都的王畿划分为邶、卫、鄘三个封区,分别由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掌管,以监视武庚和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周王朝建立的第二年,武王姬发因病去世。他的年幼的儿子诵,在周公等人的拥戴下,称王执政,是为周成王。
鉴于少不经事的周成王不能管理这个新建立的国家,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便义不容辞地“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代周成王治国理政。
管叔、蔡叔见了,心怀不满。于是,他们就到处散播流言蜚语,诬陷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诵。这种状况一出,引发了周王朝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动摇着初生的周政权。
以武庚为首的商朝的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便利用这个机会,勾结管叔、蔡叔,暗中联合徐、奄、熊、盈等东方诸部落,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企图推翻周的统治,恢复商王朝。
叛乱行动,声势浩大,致使周人的根据地“西土”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骚动和不安。
这时,周公旗帜鲜明地提议,迅速组织军队,镇压东方的叛乱。但是,有些别有用心的贵族阶层人士不同意,竭力主张安抚为上。
周公见状,便作《大诰》,说服那些在叛乱面前动摇、畏缩,或居心叵测的贵族。
最终,周公、召公齐心协力,“内弭父兄,外抚诸侯”(《逸周书•作雒篇》),成功地化解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意见分歧。接着,周公亲率大军,远征东方。
平叛过程中,周公兵分两路,一路攻打为武庚所利用的、图谋不轨的叛逆管叔、蔡叔,并很快取得了胜利——管叔被杀,蔡叔成了俘虏。
另一路,由周公统领,镇压武庚叛乱。期间,周人遇到了商代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为核心的叛乱力量的顽强抵抗。
后经三年的浴血奋战,周公平定了武庚为首的商人叛乱,并降服了以奄为首的东夷族的各部落。《诗经•豳风》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战况: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由此可知,在周公的率领下,周王朝的将士们英勇无畏、奋力拼杀,以致战斧卷刃、破损。最终,他们战胜了叛乱分子,凯旋而归。
通过这次战争,周王朝才算真正征服了商代奴隶主贵族所代表的商王朝,并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了黄河下游以及淮河流域。
之后,周公把巩固广阔的东方地域的统治地位,作为周王朝首要的、重大的政治军事任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在洛水北岸建造了一座城池——成周城(即洛邑,位居今洛阳东三十里处),作为周王朝管辖整个东方领地的最重要的根据地、战略枢纽。
接着,把商朝遗民中的“顽民”迁徙、安置在成周城附近,并严厉地告诫他们,“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
强令这些商朝的顽民老老实实地安家落户于成周,耕田种地,永远做周王朝的顺民。如果胆敢顽抗,就予以严厉的惩罚。
同时,从商朝遗民中挑选了一部分驯顺、听话的强健者,组建成一支军队(即铜器铭文中所说的“成周八师”),驻成周,镇东方,监管商代残余的奴隶主阶级、顽民。
从此以后,周王朝的统治才算稳定下来,事业才逐步发展起来,直至八百年后。
因而,对于周王朝来说,创建政权的是武王姬发,确立、稳固其统治地位的应该是周公旦。也就说,如果没有周公,周王朝的历史存在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主要参考文献:《竹书纪年》、《尚书•多方》、《汉书•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