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梁启超曾针对“圣人”提出自己的观点,据他所言,整个的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其中一个便是王阳明,另一个是孔子,剩下半个是曾国藩。今天我们介绍的便是王阳明,这位思想掩盖其才华,一手精绝书法却鲜有人知!
历史上称王阳明为“明朝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领域,取得了太大的成就,就会导致人们忽略了他身上其他的闪光点。王阳明就是这样,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在如此长的人物词条里,都没有提到他还是个书法家。
实际上,正如明代的大才子徐渭所说:“ 王羲之是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是以人掩其书”。
王阳明的书法成就很高,只是被他卓越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才能所掩盖罢了。并且王阳明本人非常的热爱书法,练习书法也是非常的勤勉,不曾一日停笔。
据《王文成公全书·年谱》记载,王阳明17岁时从外舅宦游洪都官署中蓄纸数箧,他日取学书,比归,数箧皆空,书法大进。
他曾对弟子说:“我开始学习写字,对照临摹古人的字帖,只是得到字的形状。后来拿起笔来不轻易落在纸上,专注思索,静心思考,在心里构造它的形状,时间久了才开始懂得它的法则。”
王阳明本就热爱书法,后因得罪朝廷宠臣,被贬龙场成为了官场的“边缘人”政治抱负无处施展,便愈加醉心于书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思考“ 行有不得,反观诸己”的道理,最终开悟,逐渐形成了“心学”思想。
正是因为王阳明的开悟,使得他在被贬龙场后所作之书,行笔如疾风骤雨,笔走龙蛇,发自肺腑,见于笔端,形随心动,有弘毅峻拔之气象。
他在龙场写下的书法作品也多被奉为佳作,其中《何陋轩记》又因书文双绝,独占鳌头。
因为王阳明在《圣教序》《十七帖》等二王法帖上用功最深,使得他在《何陋轩记》中的书法,颇有魏晋遗风。
清朝著名学者朱彝尊评价王阳明:“ 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同时王阳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将心学融入书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王阳明追求“ 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心意鱼鸟自流形”的“真乐”或“真悟”之境界,也是后世文人不懈追求,但却无法超越的所在。大家觉得这位这位哲学家写的咋样,欢迎评论!
书法字典网◎有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