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立国之后,强大的辽国就一直在北方虎视眈眈,常有南下攻宋的野心和动作,形成了辽宋对峙的局面。
由于两者国力相当,谁也灭不掉谁,既然如此,双方便握手言和,宋真宗与萧太后为此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宋徽宗觉得金灭辽已属板上钉钉,此时正是有利可图的黄金时期,便立即派人出使金国,签订了共同灭辽的军事合作盟约,史称海上之盟。
只是让宋徽宗没有想到的是,金国比辽国的野心还大,辽国灭亡之后,宋金之间就少了阻挡金军南下的屏障,双方摩擦不断升级,金兵遂兵分两路大举南下攻打北宋。
宋徽宗惊慌失措,为了不背负亡国的罪名,慌忙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宋徽宗则南下避祸,即位的宋钦宗觉得这个锅很黑便想着也南逃,可是兵部侍郎以死相逼让其死守东京。
宋钦宗无奈,只好应允。
好在东京城池坚固,金兵统帅见久攻不下,便要求北宋割地赔款,然后将一名亲王和宰相送到金国当人质。
宋钦宗最终选定了弟弟康王赵构,即后来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宋高宗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差,毕竟民族英雄岳飞就葬送在了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的手中,以至于后人提到他,便会咬牙切齿。
不过赵构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如此。
少年英姿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也是宋钦宗的弟弟,他的母亲韦氏出身贫寒,如果不是有些姿色,根本得不到宋徽宗的垂青。
好在韦氏很争气,被宋徽宗临幸几次后,便有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儿子赵构,有道是:母凭子贵,韦氏也因此被封为了婉容。
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
此外,赵构在琴棋书画上亦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他的书法,堪称一绝,引领了南宋一朝的书风,对后世的书法作品亦有很深的影响,如果赵构后来没有做皇帝,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被后世褒扬的书法家。
当然,也正是此时赵构的出类拔萃,才让宋钦宗十分忌惮他,以至于在金国要求送一个亲王当人质的时候,宋钦宗想都没想,就指定了赵构以及少宰张邦昌同去金国。
张邦昌很畏惧,认为此行将会丢了小命,可赵构却毫不畏惧,甚至还让张邦昌像个男人一样,不要哭哭啼啼。
后来宋金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赵构和张邦昌的小日子也愈发不好过,面对金人的指责,张邦昌恐惧哭泣,而赵构却相当冷静。
这种表现更加让金人觉得赵构不是皇子,于是便要求北宋以肃王赵枢替换赵构,赵构因此得以回朝。
判若两人
金人对宋朝的渴望,并不会因为一个皇子而终结,半年之后,金兵再次挥师南下,依然还是兵分两路,只是这次太原并没能挡下西路军。
两路进军一路高歌,很快在汴京城下会师,紧接着就攻破了汴京,宋钦宗和已经南逃而归的宋徽宗尽皆成了金人的俘虏,此外,还有朝中的百余位大官。
而在这期间,赵构则一直在外募兵,他的大元帅府成为了宋廷最后的依仗,面对金人的威胁,赵构率众南下,并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南宋王朝就此拉开序幕。
赵构当了皇帝之后便忘了初心,他表面上很重用主战派,实际上却想着与金人求和,完全忘了自己当时即位皇帝时的豪言壮语。
所以,权力完全能改变一个人。
赵构的这种变化,已然已经注定了主战派的悲惨结局,其中自然也包括岳飞。
岳飞是个很会带兵打仗的将军,他带着麾下的岳家军一路向北,使得金人闻风丧胆,谈“岳”色变。
岳飞死了,宋朝的魂也就丢了。
其实从宋高宗赵构给岳飞写的密信中,岳飞的结局已经注定了,这封密信虽然字体精美却暗藏了杀机,只是岳飞到死都没能看懂。
暗藏杀机
在岳飞一路收复失地的时候,宋高宗给岳飞写了一封密信,即《赐岳飞书》,内容是这样的: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籍卿军照管。可更或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付岳飞。
而这封信经过赵构的书写,更是字迹精美,如今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
“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此语看似是宋高宗谨慎,实则是让岳飞不要太过嚣张,尤其是未经自己许可便打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这摆明了是打自己的脸。
在宋高宗看来,宋徽宗和宋钦宗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回来的,不然自己这个皇帝还怎么做?
密信末尾的“如卿体国,岂待多言”,更是表达出了宋高宗对岳飞的不信任,他或许知道岳飞心中并没有皇帝,而只有国家,所以在宋高宗看来,岳飞是极其危险的。
所以他干脆抬出了国家来约束岳飞,宋高宗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体谅国家,还用我多说什么?
而他却在密信中写了那么多,这其实已经属于多说,那么岳飞自然没有体谅国家。
只是岳飞心中只想着收复失地,将金人打回老家,根本没有精力来揣摩皇帝的心思,最终只得悲惨落幕。
参考文献:《宋史》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