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锦衣卫的明朝皇帝是朱元璋,而废除锦衣卫的明朝皇帝也是朱元璋。朱元璋废除锦衣卫,明显是锦衣卫有问题,那为什么朱棣又要恢复锦衣卫呢?因为逼不得已。
在现如今的人看来,锦衣卫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但原本的锦衣卫却并非如此。
原本的锦衣卫是皇帝的二十六亲卫之一,主管的是皇帝的保卫工作以及文武百官的上朝礼仪。但为什么后来会变成特务机构呢?因为政治需要。
洪武二十四年,太子朱标去世,接替太子之位的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允炆的上位,迫使朱元璋不得不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朱家江山到底稳不稳固?为什么会想这种问题呢?
因为朱允炆与朱标不同,朱标出生于至正十五年,早在朱元璋开国期间就已经跟随在朱元璋的身边,经历过开国的那一段腥风血雨。
而他的老师更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儒宋濂,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徐达。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朱标,朱元璋将江山交给他,没有任何的忧虑,但朱允炆则不一样。
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此时的明朝已经开国,他接受的教育也与其他历朝历代皇子接受的教育一样,是传统的儒家教育。
而他生活的环境,无非就是皇宫。这也就导致朱允炆生性软弱无知。
软弱到了什么程度呢?朱棣拍他的肩膀,他竟然不敢有任何的反抗举动。
要知道,朱棣虽然身为他的叔叔,但是皇室可不讲这一套,毕竟皇室要讲这一套的话,每一任新皇帝岂不是都有一大堆要尊敬的人。
因为他的爷爷、父亲都是皇帝,妻妾成群,辈分在他之上的肯定不少,这皇帝,他该怎么当?
要知道,当年还是太子的汉景帝与吴王的世子刘贤下棋时,只是因为与刘贤爆发争执,当即抄起棋盘,往着刘贤的脑袋就是一击,要了刘贤的命,我堂堂的太子,岂是你一个世子能够挑衅的?
就算当时的朱允炆一巴掌扇在朱棣的脸上,他也是对的那一方,但是他却不敢。
软弱也就算了,他还无知,从削藩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
其实如果他有先见之明的话,靖难之役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新君继位,藩王肯定要见一面新君的,如果他在此时将朱棣拿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靖难之役。
要知道,从一开始,朱棣就是他唯一的重点关注对象。因为众多藩王只有朱棣一个人挑衅过他,而且朱棣还有造反的资本。
明朝的藩王大部分都在内地,而朱元璋将藩王分封到各地的目地,是为了防止蒙古南下。
既然在内地,那么兵马的数量肯定不会多到哪里去,最多的也就只有五万左右的大军。而身处边境的九位藩王个个拥兵自重,其中最重的莫过于朱棣。
其他的藩王最多也就是拥兵不到十万,而他呢?拥兵整整十几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他驻守的北平太过于重要,正对着蒙古,如果遭遇打击的话,一定是第一个被打击对象。
第二,他的军事能力是众多兄弟中最突出的,洪武二十三年,不费一兵一卒降伏北元太尉乃耳不花。
为什么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呢?因为他将乃耳不花包围。
乃耳不花那么容易被包围吗?不是,因为当时正处寒冬,乃耳不花根本没有想到朱棣敢冒着寒冬进军。
而与朱棣一同进军的晋王只在蒙古绕了几圈就撤退,没有任何的成果,要说成果的话,那就是衬托出朱棣的强悍。
送上门的猎物,朱允炆都不懂得抓进笼子里,要指望他削藩成功,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以朱允炆的性格而言,朱元璋不设立锦衣卫都不行,因为朱允炆连一个朱棣都压不住,更何况跟随朱元璋一同开国的文臣武将。
无论皇帝是否无能,在其他的人看来,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甚至有个别的人见到皇帝还会吓到腿发软。因为在传统的思想里,皇帝仅次于天。
但在开国功臣看来,却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曾经是皇帝最亲近的人,知道皇帝也就是个普通人,皇帝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任何的威严。
他们之所以臣服于皇帝,只是因为皇帝手中的权力。
要是皇帝无能的话,他们会干什么呢?会造反,毕竟皇帝这个位置是令无数人向往的存在。
而朱元璋靠着一个破碗发家,比历代帝王都清楚江山的来之不易,因此,绝对不允许他的江山有任何的不安定因素。
屠杀功臣最需要的是罪名,总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对功臣进行屠杀,而罪名要去哪里找呢?指望三法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是公开的司法部门,倘若叫他们栽赃陷害的话,不到一天的时间,满朝上下,人尽皆知,而自己一个人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因此,必须要创建一个特务机构,这个特务机构不但负责抓,负责审,还负责栽赃陷害,锦衣卫就是不二之选。
因为锦衣卫原本就是朱元璋的亲卫,只对朱元璋负责,保密性相当的好。
而且由于平日里的主要工作不是保护朱元璋,就是监督群臣的仪容仪表,原本在群臣的心里就有一定的威严。
事实证明,朱元璋是对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是一个个明显的例子。
只要抓到锦衣卫,无论朱元璋想要哪一个人死,锦衣卫都能够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因为到了锦衣卫,可不是说你的骨头硬就能够逃过一劫,就算你的骨头硬,也必须死。因为罪状口供锦衣卫早已预备好,等待的只是签字画押。
一个人按不住你,难道一百个人还按不住你吗?骨头硬,反而还会白白受罪。
要不然胡维庸案、蓝玉案前后牵扯到的人数也不会高达将近五万,试问一下,历朝历代别说不造反的案件,就算是造反的案件,牵扯的人又可曾高达过一万?
朱元璋此举明显就是在屠杀无辜,而锦衣卫在其中出了大力。
“而上时时有所诛杀,或下镇抚司杂治,取诏行,得毋径法曹。其禄秩名号,无以越异诸军也,乃势则奕奕,不啻过之。”——《锦衣志》
既然锦衣卫如此好用,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锦衣卫呢?因为锦衣卫作为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地位在三法司之上,如果持续使用锦衣卫的话,还要法律干嘛?还要三法司干嘛?
一个国家要是法律变得如同一张废纸的话,岂还会有秩序,而没有秩序,又岂会有和平。
因此,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撤销锦衣卫作为特务机构的身份,恢复成原样。
为了表明再也不启用锦衣卫,还特地在公共场合将锦衣卫的各种刑具全部烧掉,但他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他的儿子朱棣又恢复了锦衣卫。
朱棣恢复锦衣卫与朱元璋开创锦衣卫的原因一样,都是政治需要。
朱棣攻破皇宫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朱允炆,看到的只是一具烧焦的尸体,至于是不是,伺候朱允炆的太监说是。若不是这个太监,朱棣都意识不到这是朱允炆,毕竟已经面目全非。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朱允炆呢?有很大的可能不是:
因为第一,朱允炆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朱文奎以及次子朱文圭,但在火灾现场,朱棣仅发现了朱文圭,朱文奎不见踪迹,连个尸体都没有。既然朱文奎能够逃之夭夭,那么朱允炆自然也能够逃之夭夭。
“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明会要》
第二,皇帝都有属于自己的印章,毕竟要是没有印章的话,如何发布圣旨?但随着朱允炆的消失,那颗印章也跟着消失。
要知道,那可是印章,皇宫一发生大火,朱棣就积极进行灭火行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烧没的,但它就是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
有一定的可能是,朱允炆从皇宫中将其带走,用作当成证明自己身份的器物。
“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并宝玺皆毁矣,朕深恸之。”——《明实录》
第三,朱棣以天子的礼仪安葬朱允许,毕竟他虽然是造反,但打的是“清君侧”的名义,如果草草安葬朱允炆的话,那岂不是向天下人说明他是在造反。
但出乎意料的是,仅仅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以天子礼仪安葬朱允炆的那座坟墓,竟然找不出在哪里。
明显是负责打扫的太常寺知道其中安葬的不是朱允炆,所以才一代又一代的应付了事,以至于到后来形成坟墓失踪的现象。
“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国榷》
正是因为有一定的证据证明,朱允炆未必死于大火,在修《明史》的时候,史官才会爆发争执,有的说朱允炆死于大火,有的说朱允炆没有死于大火,以至于在《明史·恭闵帝本纪》留下:“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的记载。
既然朱允炆有存活的可能,即代表着他会随时起兵复国,而他一旦起兵复国的话,对于朱棣而言,一定是惨痛的打击。
因为永乐一朝的大臣可基本上都是建文一朝遗留下来的,地方上的更不用说,一个个都是。如果朱允炆出现的话,明朝将会再次大乱,而他的皇位保不保得住,也将是一个问题。
锦衣卫恰好能够解决他的忧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锦衣卫作为特务机构,明面上的工作是抓人审判,但暗地里还有其他的工作,那就是向皇帝传递外界各种皇帝感兴趣的消息。
当年的朱元璋就是通过这一点,将群臣变得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国子监祭酒宋讷在家里生闷气,结果第二天,朱元璋将他生闷气的画像拿给他看。要知道,宋讷生闷气的地方不是在大街上,而是在自己的家里,想想都觉得恐怖。
怎么样才能够杜绝有能再次造反的可能呢?将人一个个的盯起来,以及物理消灭。
而锦衣卫早在洪武年间就做过这种事情,现如今再做,无非就是重操旧业,已经熟门熟路,形成了又一时期的恐怖政治。
不过,锦衣卫也确实好用,因为在朱棣统治期间并没有出现官员叛乱的情况。
由于锦衣卫的存在,对皇帝并没有什么危害,有危害,那也是在洪武年间以及永乐年间,因为一个需要屠杀功臣,一个需要屠杀建文旧臣。
而其他时期的皇帝都没有他们两个的需求,处置犯人的途径都是通过三法司这三个正常渠道去走,自然也就将锦衣卫的危害减到最小。
反而还有利于皇帝,不但可以监视群臣,还可以得知皇宫外发生的种种事情,打发时间。
有的人可能已经意识到,封建王朝任何一条制度的出现,都是出自于皇帝的需要,不但锦衣卫是如此,内阁也是如此,倘若没有皇帝的需要,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因为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制度是为了什么?为了统治。
不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就比如朱元璋,他以为藩王能够巩固皇帝的统治,结果藩王反过来统治了皇帝,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一条制度是否合理,必须要通过时间去证明,而一般情况,皇帝都无法看到制度是否合理的那一天。
因为创建制度的皇帝即代表着有足够的实力摧毁制度,制度有问题,也是在下一任皇帝上位,才会表现出来,因为下一任皇帝未必会有摧毁制度的实力,相反还会反过来被制度摧毁,靖难之役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皇帝颁发一条新制度都会谨慎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