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西夏大梁太后,她可能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女军事家,战绩无人可及

西夏大梁太后,她可能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女军事家,战绩无人可及

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上,女人带兵打仗都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就拿中国来说,能真正带兵的女将如凤毛麟角,而能够称得上军事家级别的,更是难得一见。明代的秦良玉是能带兵打仗的,而且还打了很多胜仗,但是她只能算是个中层将领,取得的胜利也都是战术层面的;一些农民起义的女性领导者如杨妙真、王聪儿手下的军队固然很多,但是她们也没有取得过什么重大的胜利。

但是,在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直接指挥军队作战,并且取得了重大胜利的女性军事家,这便是西夏时期的大梁太后。大梁太后很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女军事家,她所取得的成绩,至少是我还没有发现有哪个女人能与之媲美。

下面就来讲述一下这位梁太后的故事。

(一)

西夏时期有两位梁太后,也就是大梁太后与小梁太后。小梁太后是大梁太后的侄女,姑侄二人先后统治西夏三十多年。而且,两位梁太后都曾经当仁不让地带兵打仗,相较而言,大梁太后更有才干,取得了真正的辉煌胜利,我们讲述的便是这位大梁太后的故事。

1068年,西夏第三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继位,他当时只有八岁,国家的大权就落在了他母亲梁太后的手中。

梁太后临朝称制,任命她的哥哥梁乙埋为国相,还提拔重用了都罗马尾、罔萌讹等几位党项人,军国大权都落入以她为首的这个小集团手中。

梁太后掌权之后,她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她自己的身份。她是个汉人,却要统治一个以党项人为主体的国家,这就使得她要面对非常大的麻烦。

党项族的重臣和贵族们对于这个汉人女子是充满了反感的。当初,梁太后的丈夫,西夏第二位皇帝李谅祚力排众议,坚持要把梁氏立为皇后,党项贵族们就已经很不高兴了,后来没想到李谅祚早早地就死了,结果国家大权竟然落入到这个汉人女子的手中,这让党项贵族们更是无法接受了。

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梁太后的统治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此,梁太后软硬兼施,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来化解危机。

首先,梁太后取消了汉礼,恢复党项蕃礼。

夏毅宗李谅祚曾经在西夏推行汉人的礼仪,废除了党项人的蕃礼,这当然会让一些党项人很不高兴。梁太后执政以后,为了拉拢党项贵族,不顾自己汉人的身份,取消了李谅祚的改革措施,又恢复了蕃礼。

其次,梁太后也使用了一些强硬手段来迫使党项贵族低头。

比如,李元昊的弟弟李浪遇在朝中地位很高,但是他经常不买梁太后的账,对她很轻视,于是梁太后就毫不客气地罢了他的官,把他全家都贬到了偏远的地方去居住,一年后,李浪遇稀里糊涂地就死了。

除此之外,梁太后还多次命令夏军对外作战,为西夏开疆拓土。在她的布置下,夏军多次与宋朝和吐蕃开战,可惜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绩。西夏的疆土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白白损耗了国力。

梁太后就是这样来稳固自己的权力的,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太好。党项贵族们依旧与她离心离德,矛盾也在不断地积累,梁太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

1076年,梁太后的大麻烦到来了,她的儿子李秉常此时已经十六岁了,应该亲政了。

可是梁太后掌权已经上了瘾,根本就不愿意撒手,这该如何是好呢?

硬是不肯交权显然是行不通的,梁太后就采取变通的办法,表面上宣布退居后宫,由儿子亲政。但是实际上,她已经在人事上做好了布置,大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李秉常接过来的只是一个空架子。

李秉常当然不愿意当傀儡,如此一来,这对亲生母子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1080年,李秉常改变了自己母亲当初定下的国策,再次废蕃礼、行汉礼。梁太后见儿子篡改自己的既定方针,立即表示反对。然而,李秉常根本就不搭理,继续我行我素。

1081年三月,有一位名叫李清的汉族将军向李秉常提出建议,建议他放弃黄河以南的土地,与大宋握手言和,两国息兵罢战。李秉常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于是便招李清进宫商议。

梁太后知道此事后,大为光火。西夏的军队都在梁乙埋的指挥下正在与宋军缠斗,李秉常此时却要议和,这明显是要夺梁太后的权力啊。

于是,梁太后命令自己的亲信罔萌讹假意去请李清喝酒,乘机将其诱杀。随后,梁太后就发动政变,把皇帝李秉常软禁了起来。软禁的地方叫木寨,距离皇宫有五里远,四周都是水,中间有个孤岛。梁太后拆除了所有的桥梁,就把李秉常关在了这个孤岛上。

大家看到这段可能有点眼熟,这不是“瀛台泣血记”吗?八百年后,慈禧太后就是这么对付光绪的,只是我们不清楚慈禧是不是从梁太后这里找到的灵感。

梁太后囚禁李秉常的事件立刻就点燃了西夏内乱的导火索。

党项贵族与重臣们不能容忍梁太后的做法,都想进行反抗。可是,梁太后那可是个厉害主儿,在她的铁腕统治下,整个西夏犹如一块钢板,无法撼动。党项贵族们想要发动一场政变什么的,那是没有可能的。

党项贵族们被逼无奈,只好做起了带路党,纷纷投靠大宋,希望借助宋朝的手来除掉梁太后。

1081年五月,西夏保泰军(今甘肃天水市)统军禹藏花麻向宋朝方面上书,请求宋朝出兵讨伐梁太后,他自己愿意率全族响应。

此时,宋朝方面正是宋神宗执政。他任用王安石变法,攒了几个钱,正在踌躇满志,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就赶紧把主持西北军务的种谔找来商议。

种谔表示,现在正是全面进攻,一举灭掉西夏的天赐良机。

宋神宗高兴坏了,立即下旨,派出李宪、高遵裕、刘昌祚等五路大军征讨西夏。种谔为经略安抚副使,指挥全局作战。

于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场大战又拉开了帷幕。

(三)

1081年八月,宋军李宪所部首先向着兰州发起了进攻。

西夏将领禹藏花麻见宋军来到,首先假意率军出击,随即佯败而走。他自己逃往银川,但是却安排手下的部将讹勃哆率军万余在西使城(今甘肃定西)向宋军投降。

梁乙埋率领夏军主力数万人赶来救援,却不想西使城的夏军已经投降。他面临着宋军的进攻猝不及防,结果被杀得大败,狼狈逃走。

九月,李宪顺利占领兰州,随后进军南牟会城(今宁夏海原县)。当地将领禹藏郢成四率全家投降,南牟会城被宋军攻克,建于此地的西夏皇帝行宫也被宋军焚毁。

十月,种谔率领九万余宋军进攻米脂。梁乙埋派自家亲戚梁永能率军八万迎敌。两军在无定河展开会战。种谔命令宋军从两翼包抄,切断夏军退路,结果夏军大败,纷纷向着无定河逃跑,结果倒毙的士兵把无定河都给堵塞了。

随后,镇守在米脂的西夏将领令介讹遇向着种谔投降,宋军顺利攻克米脂。

也是在十月,宋军高遵裕率军进攻环州(今甘肃环县),西夏守将嵬名讹兀投降,环州被攻克。

十一月,宋军刘昌祚部击败了西夏梁乙埋的主力部队,包围了西夏的重要城池灵州(今宁夏灵武市)。

由于西夏的党项族将领纷纷向着宋军投降,所以宋军进展顺利,已经杀入了西夏的腹地。西夏政权一时间呈现出风雨飘摇之势,眼看着就要顶不住了。

梁太后开始面临她平生最严峻的局面。面对着宋军咄咄逼人的进攻以及西夏党项贵族的反叛,她该如何应对呢?

梁太后曾经派人向辽国求援,但是辽国不愿意为了西夏而打破与宋朝多年的和平局面,所以不肯帮忙。梁太后没有办法,只能是靠自己了。

梁太后召集亲信臣僚商议对策,大家都表示,事到如今,只有拼死一战了。这时,有一位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老将说:用不着去拼命,咱们只需要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把精锐部队集中在银川、灵武一带,做好重点防御,然后派出轻骑切断宋军的粮道,时间一长,宋军必然无粮自溃。

梁太后接受了这位老将的建议。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从这时起,梁太后就直接指挥作战了。在此前,梁太后都是任命某某人为帅,去与宋军交锋,但是从这时起,史书上的记载就开始变为“梁氏”命令军队如何如何了,这显然是梁太后开始亲自指挥作战了。

她这样做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此时宋军已经深入西夏腹地,党项贵族纷纷反叛,而可以信赖的梁家将领们又都连吃败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指挥大军反攻,梁太后已经无人可派,只能是自己来亲自动手了。

(四)

1081年十一月,宋军继续大举进攻。种谔率领宋军主力渡过无定河,到达了夏州(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宋军李宪率军抵达天都山(宁夏固原西北);宋军王中正率军抵达盐州(陕西定边);宋军高遵裕则率军围攻战略要地灵州(宁夏灵武);宋军刘昌祚率军抵达南平(宁夏吴忠市)。宋朝五路大军可谓是来势汹汹,大有将西夏一举荡平之势。

梁太后按照老将的建议,调集了十二监军司十万精兵在兴庆府(宁夏银川)以及灵州附近一带地域驻防,阻止宋军的前进。同时派出轻骑骚扰宋军后方,袭击宋军的粮道。

夏军的轻骑向着宋军后方出击。他们在鸣沙州这个地方(宁夏中宁东北)截击了宋军的运粮部队。宋军的运粮部队由鲁福、彭孙指挥,经过三次战斗,夏军取得全胜,缴获了宋军运送的所有粮饷。

宋军没有了粮饷,形势立即逆转。种谔指挥的宋军在盐州遇到了大雪,宋军又冻又饿,很快溃散,九万多人的部队逃回来的只有三万人。

王中正指挥的宋军在宥州(陕西靖边)奈王井也陷入了困境,由于无粮,损失了两万余人,被迫撤退。

高遵裕的部队还在率军围攻灵州。梁太后派人掘开了黄河七级河渠的堤坝,汹涌的黄河水冲向了宋军兵营。宋军被淹死以及冻死的不计其数,只剩下一万三千人狼狈逃走。

宋军刘昌祚所部被迫撤退,夏军随后追击。宋军且战且退,一路撤到了韦州(宁夏中宁韦州镇)。在这里,有宋军的营寨。撤退的宋军见到了自己的营寨,都争先恐后地要进去。夏军乘机发起猛攻,宋军大败,彻底崩溃。

只有宋军李宪所部没有遭遇失败,但是孤军也无力继续作战,李宪只好率军撤退。

就这样,梁太后亲自指挥西夏军队取得大捷,彻底扭转了整个战局。这场战役或许是世界军事史上由女性军事家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真的是找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战役能够与之媲美了。

西夏军队取得大捷之后,宋神宗还是不肯认输。当时辽国派使臣来调解,希望宋夏两国握手言和,但是宋神宗表示拒绝,他还要继续战斗下去。

宋朝方面一边联络吐蕃,试图东西夹击西夏;另一边又走马换将,派大科学家沈括担任经略安抚使,主持作战。沈括上台后,采取堡垒战术,试图通过修建坚固的堡垒来步步推进,消耗西夏的兵力。

1082年四月,梁太后一边派兵去对付西边的吐蕃,一边又派出大将格众率军三万余人进攻延州(陕西延安)。沈括派将领曲珍迎敌。曲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一举将格众指挥的夏军击溃,并且生擒了格众。

与此同时,梁太后派去进攻吐蕃的夏军也遭到惨败,损失巨大。这样一来,西夏面临的局面又开始被动了。

(五)

沈括获胜之后,继续采用堡垒战术步步为营的推进。但是就在这时,宋神宗送来神助攻。

有一位叫徐禧的给事中,平日里喜欢夸夸其谈,说起打仗的事头头是道,宋神宗对他很信任。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神宗皇帝就把徐禧和一位叫李舜举的宦官派到前线,去“协助”沈括。

徐禧到了前线之后,首先就与沈括等人就下一个堡垒的建造地点发生了争执。徐禧坚持要在今天米脂以西横山附近的永乐城建造新城堡。沈括与种谔都表示反对,并且提出了各自的筑城地点。三个人的意见提交给宋神宗,神宗支持了徐禧。如此一来,沈括和种谔就都靠边站了,徐禧主持了前线军务。

在徐禧的主持下,宋军仅用了十四天就建成了新的城堡,起名银川寨。

梁太后见宋军进逼到了横山这里,便派出将领叶悖麻、咩讹埋等人率领三十万大军来进攻。

叶悖麻面对宋军的阵势,首先派出万余兵力去进攻绥德,诱使沈括派兵去救援。沈括果然中计,去救援绥德。叶悖麻见沈括被调走,便率领主力部队二十余万人直取永乐城。

徐禧在永乐城听说夏军杀来,还很高兴,对周围的人说:“这正是咱们获取功名富贵的好机会啊。”

这时,将领高永享说:“咱们的城池小,兵力不足,又没有水,不能在这里坚守啊。”

徐禧大怒,认为高永享是在动摇军心,想要杀了他,后来改了主意,把高永享抓起来送到了延州的监狱中。

夏军很快就来了,徐禧便率领宋军主动出击,与夏军野战。

为了进攻永乐城,夏军首先要渡过无定河才行。这时,宋军中另一位姓高的将领高永能向徐禧建议,趁着夏军半渡之际发起进攻。不想徐禧竟然像春秋时代的宋襄公一样说道:“尔何知?王师不鼓不成列。”意思是:你懂什么?咱们是王者之师,不会去进攻没摆好队形的敌人的。

夏军很快渡过了河水。将领曲珍对徐禧说:“现在将士都感到很畏惧,这个仗不能打了,赶紧撤退,回到城里去防守吧。”

徐禧说:“怎么能不战而退呢?”坚持要和夏军决战。

夏军很快就发起了进攻。冲在最前面的是他们最精锐的骑兵,被称为“铁鹞子”,也就是一种重骑兵。在“铁鹞子”的冲击下,宋军很快就溃不成军,狼狈不堪地退入到永乐城内。夏军随即将用永乐城包围了起来,全力攻打。

被包围在城里的宋军没有水,士卒们很多都活活渴死了。徐禧倒是很勇敢,他每天怀里揣着两个烧饼,亲冒矢石,在城头指挥作战,实在累得不行,就枕着士兵的大腿眯一会儿。

然而, 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宋军沈括的部队被牵制在绥德,种谔因为心中生怨,不肯积极救援,所以永乐城完全变成了一座孤城。最终,永乐城被攻破,徐禧、李舜举等人都战死,只有大将曲珍等人逃走。

宋军在永乐城一战损失士兵、民夫共计二十余万,是宋夏两国战争中,宋朝败得最惨的一次。此战过后,宋神宗的万丈雄心就彻底的灰飞烟灭,再也不敢主动挑起战争了。

(六)

永乐城之战虽然不是梁太后直接指挥的,但是她作为最高决策者,显然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这一战也可以说是梁太后的一件功绩。

永乐城之战彻底解除了西夏在军事上面临的危机,也让梁太后自己摆脱了危机。不管怎么说,她打赢了战争,挽救了西夏,这让她与党项贵族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

同时,梁太后也做出了主动让步,把自己的儿子李秉常从“瀛台”放了出来,继续让他坐在龙椅上当傀儡。这样,党项贵族们也就默默地接受了汉人女子统治这个国家的现实。

1085年,梁太后和梁乙埋都先后病逝,夏惠宗李秉常终于熬出了头,可以真正地掌权当家了。然而到了第二年,才二十多岁的李秉常自己也死了,他三岁的儿子李乾顺继位。李秉常自己的皇后也姓梁,是梁乙埋的女儿。这样一来,西夏的大权落入了另一位梁太后的手中,这便是小梁太后。小梁太后和她姑姑一样,也是个狠角色。她继续扮演着女军事家的角色,带领着西夏军队与北宋王朝还是缠斗不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西夏,大梁,统治,历史,梁太后,军事家,贵族,汉人,成就,李秉常,观点评论,梁太后,夏军,宋军,徐禧,李秉常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西夏,大梁,统治,历史,梁太后,军事家,贵族,汉人,成就,李秉常,观点评论,梁太后,夏军,宋军,徐禧,李秉常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西夏,大梁,统治,历史,梁太后,军事家,贵族,汉人,成就,李秉常,观点评论,梁太后,夏军,宋军,徐禧,李秉常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