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都在矛盾和纠结之中度过的!
他一直想做一个中兴之主,万古流芳。但是最后却成为亡国之君,自尽身亡。
他十七年来终日上朝勤政,梦想着能够天下太平。却没能扶大厦之将倾!
其实,他的悲剧在他当政之初就已经注定,或者说性格决定命运。他那偏执、急躁、顽固和刻薄寡恩的性格丧失了挽救明朝灭亡的最后一丝机会。
1、
公元1644年,大明朝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明末农民战争图
西边,李自成在全歼孙传庭的陕西边军主力后,乘胜追入潼关占据陕西全省和甘肃大部。昔日,骁勇善战的陕西边军的精兵悍卒要么被歼灭,要么被李自成全部收编。中原已无明军主力!
东边,辽西走廊仅存的关宁铁骑倒是可以调回关内征讨李闯,但是丢失辽西走廊的责任大臣们谁也不敢负担!谁知道局面稳定后崇祯会不会追究责任?
于是,大明中枢在举棋不定之中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3月17日,李闯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此时已经陷入绝望的崇祯皇帝"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抚胸顿足,通宵叹息!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仓皇召对,人人战栗无策,默不作声"。
3月18日,大顺军攻入北京外城。19日清晨,崇祯在紫禁城中,命令太监敲钟召集百官,钟声响了一遍又遍,却始终无一人前来。绝望中,崇祯皇帝只带着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一人最后来到煤山。
崇祯看着巍峨的紫禁皇城,看着恢弘的帝都北京。心中悲苦不已,这如画的江山从此就要改姓他人,自己也会被历史重重的写下一笔:大明末代皇帝,亡国之君!
无奈之下,他写下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随后,在煤山树下崇祯上吊自尽。陪伴他一起而去的,只有王承恩。一个太监!
煤山崇祯皇帝上吊处
崇祯死,大明亡!
2、
天启七年,十七岁的朱由检在皇兄遗命下继承大统。此时,他全盘继承的是一个已经江河日下的局面。
东北,后金汗努尔哈赤虽然在宁远一战折戟沉沙,气愤而死。但是后金实力未减,辽东形势依旧严峻。
国内,日益寒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毁灭性打击效果逐渐显露。北方大批的农民在绝收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成为流民。
朝堂之上,魏忠贤的遍布宫中朝堂,以至于崇祯入宫之初几日只敢吃周皇后为他做的"麦饼"充饥。
但是,年轻的崇祯就显现出来高超的权谋斗争手段,在经过最初的不动声色之后,利用分化瓦解的手段,搬到了权倾一时的魏忠贤,铲除了。
同时,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如东林党人等。一时间朝堂风向为之一变。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重新起用为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并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在平台召见期间,袁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复辽,并疏陈方略。袁崇焕奏曰"以臣之力治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嫉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此时,正处在初掌大权,急于中兴大明的崇祯自然对于袁崇焕的要求全盘答应。五年复辽的豪言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仿佛看到大明的中兴即将来临。
如果说崇祯能把这份信任持续下去,给袁崇焕以时间。说不定辽东战局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大明还有一些年的国运可以延续。
但是老朱家血统里的偏激急躁和刻薄寡恩的性格让他无法等下去,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举兵十万绕过袁崇焕的锦宁防线,由龙井关、大安口入长城,奔袭京师。袁崇焕率军回援,血战京师后击退后金军。随后袁崇焕一入京师,就被崇祯逮捕下狱,理由主要是有人告发袁崇焕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对此也很怀疑。
其实,这些都是表象而已。崇祯内心的想法是被袁崇焕欺骗了。说好的五年复辽,结果金军反而打到京师。
阴谋!此中肯定有阴谋!
毫无治国经验,又不能慧眼识人的年轻皇帝把刻薄寡恩的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袁崇焕被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全然忘记了两年前平台召见时的信任和托付。
其后,随着国事的日益江河日下。崇祯的严苛、猜忌、多疑的毛病越来越突出。大臣偶有小错即动辄砍头、凌迟。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帝还频繁地撤换官吏,17年间他换了50余个内阁大学士。偏执的性格让他逐渐听不进任何的逆耳忠言。
终其崇祯一朝并不缺乏谋臣良将,但崇祯的刚愎自用与刻薄寡恩却让这些忠臣良将一个个成为刀下之鬼或者是阶下之囚,而幸存的大臣们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在崇祯当政的十几年里,卢象升、洪承畴等名将皆是被崇祯的猜忌和催促下匆忙出战,从而一次次的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数十万明军的性命!
3、
公元1942年,中原李自成逐渐已成气候。大批流民的归附,让李自成的队伍越发的壮大。以致于三攻开封,四败明军。
崇祯迫于无奈之下,才想起被自己打入诏狱的孙传庭。于是放出孙传庭,任命为三边总督,限期剿贼!
孙传庭大集陕西三边诸将于长安,他厉兵秣马,打造兵器,在为其后的出征准备。然而崇祯一再降旨,催促他立即出战。在崇祯看来,有兵有饷。不出兵剿贼,反而在关中拖延,不为君父分忧,其心可诛!
无奈之下,孙传庭只好回奏:"兵新募,不堪用。"崇祯不听,认为是推托之词。
张凤翔也劝谏说:"传庭所部皆良将精兵,此陛下之家业也,须留以待缓急用。"崇祯仍是执意不听。
孙传庭也深深的领教过崇祯的刻薄多疑,无奈之下,孙传庭只得在西安誓师,统率陕西十万明军东出潼关,同时檄调各路人马夹攻李自成。这已经是明军在中原最后的家底了。
匆忙出战的结果,是明军粮草不续,接连败于李自成手里。最后,孙传庭冲入乱军中,力战至死。
孙传庭死,大明从此最后一支机动大军不复存在。摆在李自成面前的,就是如何乘胜追击,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陕西了。
4、
崇祯死后,后世对于其评价持同情态度。认为其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认为崇祯在十七年里。是位勤政的皇帝。
但是,勤政的就一定会是合格的皇帝?就能挽大厦之将倾?
在明末之时,内有流民起义,外有满清窥视。天灾不断,国力大减。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崇祯本来应该郑重对待,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先缓步慢来,培元固本。分清主要敌人与次要敌人,分而击之。
但是缺乏治国理念和手腕的崇祯急于求成,始终妄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始终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结果两面受敌,无论哪一方面都没有优势,反而被敌所乘。
其次,老朱家的遗传性格在崇祯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方面他希望有忠勇善战的大臣良将来替他分忧国事,东征西讨。
但是他得到贤才却不能放手使用,猜忌刻薄,处处设防。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孙传庭,皆为崇祯一朝的贤臣良将。但是崇祯却先后杀的杀,下狱的下狱(孙传庭最后不是李自成,还不会被放出来。)如此的刻薄寡恩,反复无常。让群臣都战战兢兢,不敢任事。
到最后每次上朝就成了崇祯自己的独奏曲,无一人敢提反对意见。
可笑的是,在李闯大军快要打到北京之时。崇祯希望南迁到南京,利用半壁江山以图将来。但是崇祯自己拉不下脸来说,授意由群臣合辞恳请其"御驾亲征"的时候,群臣竟然无一人出头。最后崇祯只能发出"朕不能收社稷,然能死社稷"的感叹!
一位皇帝真正把自己做到孤家寡人的地步,大明亡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