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明朝在崇祯皇帝自缢之际,便画上了历史的句号,这是大明王朝的至暗时刻。
然而实际上,在距离这一事件的195年前,即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明曾面临过一次濒临覆灭的危机,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竟然落入敌方之手。
一个千古笑话
“报!二十万大军……全…全军覆没!皇上……被俘了!”
紫禁城内的满朝文武听到战报后,许多人当场崩溃。有的人神情呆滞,他们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有的人吓到腿软,瘫坐在地上;有的人则失声痛哭,毕竟在出征的队伍里,有他们的挚友。
但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是——大明王朝,将何去何从呢?
大约在一个月前,明廷决定向北境的蒙古部落瓦剌发起进攻。
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朱祁镇选择御驾亲征。尽管不少大臣都劝谏英宗万不可冒险,奈何英宗年轻气盛,好大喜功,执意要随军出征。
而要说起那王振,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位专权的宦官。
接着,他又上了瓦剌假意议和的当,最后掉进对方布下的埋伏。
明军在这场“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得节节败退,直至覆没,王振被护卫将军以“诛杀反贼”之名处死,而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也在混乱中被俘虏。
唯有两袖清风
就在京城那些大臣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坚定地站了出来。
“吾辈当坚守阵地,誓死捍卫京师,决不南渡,免重蹈宋覆辙之悲剧。”
说话的人,是兵部左侍郎于谦。
于谦,浙江杭州人,从小就仰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将其画像置于屋内。
文天祥的崇高品质深刻影响着于谦。在踏上仕途后,于谦始终将其作为楷模与榜样,力求发扬其一身正气的精神,就连他写的诗歌都与《过零丁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最能体现于谦品质的,是那则有名的成语“两袖清风”。
在“三杨”贤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相继离世之后,宦官王振掌权。王振不仅愚蠢,而且品行不端。
比如,在北伐瓦剌的过程中,他竟然打算带着英宗和20万明军回到自己的故乡,意欲在乡亲父老面前炫耀一番。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在途中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原因是担心军队会踩坏他在家乡的田产。
因此,像王振这种充满虚荣心且目光短浅的小人,就会极度排斥于谦这样的正直人士,除非对方主动向其送礼示好。
事实上,也确实有人曾向于谦提议,说:“如今朝堂之上,乃王振主宰。众人纷纷献上金银珍宝,以求与其交好。于大人,你此次回京述职,何不携带一些特产献于王振,赠些人情?”
于谦听后,甩了甩袖子,笑着说:“我惟有双袖清风,故赠清风!”
宦官王振后来见于谦未向自己献礼,果然心生恶意,遂暗地指使手下,借故弹劾于谦,导致其被判以死刑。
此事轰动一时,幸得河南与山西两地的百姓闻讯后纷纷出面为其求情,于谦方得获释。尽管如此,他仍被降职,并关押于山西。
随后,山西与河南的民众及官员再度上书请愿,于谦才终于恢复巡抚之职。直至其父母离世,他才离开山西,返回杭州料理丧事。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一切,为了大明
在大明王朝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这固然值得敬佩,但当时依然有人对他提出质疑和反对。这些人主张南迁,他们借南迁之名,实则意欲逃避困境。
于谦凭借着他强大的气场,义正词严地大声对他们斥责,并告诉他们,南迁将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那时,汉王朱高煦举兵谋叛,朱瞻基亲自出征,特地带上了当时仅为御史的于谦。原因无他,只是为了在朱高煦投降之后,让于谦声讨其罪行。
于谦言辞严正,威风凛然,使得朱高煦瞠目无言,趴在地上战栗不已。史料中便有“伏地战栗”的记载,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场景。
如今回想起来,这段往事似乎也预示着于谦在面临国家危机时,将会成为捍卫大明江山的一面旗帜。
英宗皇帝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在关键时刻选择信任于谦,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算是将守卫京师的重任交给了他。于谦亦不负所托,北京城在经过调兵运粮的精准调度之后,一下子集结了20万兵马。
然而,眼下仍有一个难题亟待解决——英宗皇帝仍身陷瓦剌之手。
这意味着瓦剌人大可凭借对英宗的挟持,逼迫明军打开北京的城门,那么于谦等人的一切付出皆将功亏一篑。
于谦此举,表面看来符合情理,但其实在以前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拥立朱祁钰无疑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或者说将来可能为此而“背锅”。
但是,站在国家存亡的重大关头,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于谦,已然无暇顾及个人利益的得失了。
誓死保卫北京
在战前会议上,作为统帅的于谦,与众将共商克敌之策。
石亨将军提出了一种看似稳妥的防御战术,主张依靠北京城高大的城墙,顽强死守,与瓦剌打消耗战。只要对方无法攻破城池,便可耗尽其粮草与战意,使瓦剌无可奈何而去。
在场的诸位武将听了石亨的观点,觉得暂无他法,纷纷表示赞同,唯独于谦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以当前之战局,严防死守并非上策。
于谦说:“土木之战,瓦剌尽灭我大明二十万雄师。眼下,正是他们乘胜追击之良机,倘若明军未敢出城迎战,瓦剌军将斗志昂扬,战力更得以充分展现,届时我明军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穷途末路也。”
武将们一听于谦此等文人都敢出城决战,顿觉此时若再有人畏缩,实在是太过丢脸,于是纷纷表示愿意出城决战。
如此一来,作战思想得到统一,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接着,于谦开始部署具体职责,他将京城的九个门划分为九个作战区域,每个门分配一位主将。在说明完八个门的布防安排之后,还剩下正对瓦剌大营的德胜门。
众人纷纷猜测,这个重任将由经验丰富的石亨将军担当。然而,于谦宣布的结果却令在场的所有人惊讶。
“德胜门,由我于谦亲自守卫!”
大家没想到,于谦一介文人,不仅要亲自出战,还要去守卫最危险且最重要的德胜门。此乃何等的勇气!
大家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于谦已开始发布军令。
第二道军令:监军与锦衣卫巡查城内,倘若逢不出城决战之将士,遇一斩一,决不姑息。
众人听完,对于谦不禁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明白,眼前的这位“白面书生”,正以他的勇敢与智慧,力挽大明江山于水火。
而等到北京保卫战真正开打时,于谦的两个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他在京城郊区布下埋伏,成功地引诱瓦剌军队上钩。
其次,他紧急重建了“神机营”,这支火枪部队在土木堡之战中并未与瓦剌军队正面交锋,因此瓦剌未曾见识到火铳和火枪的威力。而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
当然,那瓦剌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统帅也先,意识到明军的主力部队部署在德胜门,于是转而猛攻西直门,好在西直门的明军将士拼死抵抗,守住了城门。
此时,石亨特训的骑兵突击队,与于谦一同从后方夹击瓦剌,也先见状,无计可施,只得撤军离去。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这些将士们的信念与力量都源于四个磅礴大字——保家卫国!
正是这份执着于国家安危和民族尊严的信仰,让他们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显现出无尽的勇气与智慧,共同捍卫着这座辉煌的都城!
自古英雄多凄凉
瓦剌人心里清楚,称霸中原的美梦已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只得释放英宗皇帝,以此作为双方未来和平共处的条件。
当朱祁镇回归大明时,一个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名义上存在着两位皇帝,分别是朱祁镇和朱祁钰。
当初,朱祁钰在极度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登上皇位,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就如同靖康之变中的宋钦宗赵桓,只是一块挡箭牌罢了。
然而,在成功保卫北京,击退瓦剌军队后,朱祁钰不再愿意将皇位让给朱祁镇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
于是乎,年仅24岁的朱祁镇竟成为了“太上皇”。朱祁钰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还将哥哥软禁在南宫。
朱祁钰不幸染上了严重的风寒,卧床不起。一些人见此情景,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商量着拥立朱祁镇为帝,如此一来,自己便可成为朱祁镇重登皇位后的心腹大臣。
景泰八年(1457年),被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南宫复辟”。
那几个所谓的“心腹大臣”,在朱祁镇坐上龙椅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们下令抓捕于谦和内阁首辅王文,声称二者试图暗中将外地的藩王扶上皇位,论罪当处死罪。
这完全就是“莫须有”的罪名,那么,要扳倒于谦的这几位大臣都是谁呢?
一位名叫徐有贞,以前京城危在旦夕时,他主张南迁,结果被于谦当堂怒斥其胆小如鼠。徐有贞无地自容,只好自己跑去南方生活了;
另一位是宦官王振的余党,以前因贪污案也被于谦严惩过;
至于第三位,则是石亨。
当初成功保卫北京后,他是第二大功臣,仅次于于谦。两人的关系起初还算不错,直到后来有一次,石亨为了向于谦示好,向朱祁钰举荐于谦的儿子,但没想到竟被于谦在朝堂上当众呵斥,称其是在徇私舞弊。
“南宫复辟”之前,这三人就告诉朱祁镇,此时朱祁钰还未病逝,若此时复位,则属名义上的谋反。
似乎自古以来,英雄的结局多是悲剧。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被冤斩于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北京城内,享年60岁。后世将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据传在于谦受刑之日,狂风肆虐,天空阴霾,似乎大地都在为这位英勇忠臣的冤屈而哀叹,前来送于谦最后一程的京城百姓也都痛哭流涕,为这位英雄的遭遇愤愤不平。
然而,徐有贞仍不满足于夺去于谦的性命,更企图毁掉其身后的名誉。他派锦衣卫前去查抄于谦的家,试图从中搜出些财宝,以此进一步污蔑于谦。
可惜,锦衣卫抄家后却发现,尽管于谦乃兵部尚书,但家中却如同寻常百姓,家中值钱之物,不过是朱祁钰以前送给他的蟒袍和宝剑。
见此情景,锦衣卫也为自己的行径感到羞愧,再联想到于谦冤死的结局,不禁潸然泪下。
从于谦被捕到被杀,进行得极为仓促,以至于当深宫中的孙太后得知此事时,于谦已经被处决。
她也十分清楚于谦的为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忠臣,断不可能做出谋反之事。为此,她悲愤得几天不吃不喝,并责骂自己的儿子朱祁镇为何要这么做。
当然,对孙太后而言,她心里最清楚的是,一切皆已无济于事,于谦,终究沦为了自己儿子重登皇位的政治牺牲品。
尽管历史给予了于谦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但他的忠诚和英勇仍被后世传颂,成为了一代忠良之模范,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后世的评价中,于谦被誉为——“明朝第一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