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史是伴随着各个朝代更迭发展的,在众多的朝代中,从唐朝开始,古老的中国开始大范围崛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解到有这样一个大国。
唐朝到宋朝、元朝、明朝,中国在当时都属于大国,每年都会接受各方朝拜,享受各国的礼遇。
在这些朝代中涌现出众多有能力、有魄力的文臣武将,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就是在明朝著名的于谦。
可不是开玩笑讲的说相声的于谦,或许在学生时期,仅仅了解到他是那位写下著名诗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人,但其实他还是有勇有谋的将才。
大明危机浮现
大明朝遇到的第一个大危机要属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了。当时的明王朝是一方大国,国家的发展也算是日新月异。
但是耐不住“家里”总有奸臣作祟以及领导的指挥错误,让大明二十万的战士遭受灭顶之灾,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明英宗朱祁镇逼迫称为瓦剌的俘虏。
在这场战役中,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阻拦,听信了宦官的一位吹捧,亲自披挂上阵,奈何遇到了准备十分充分的瓦剌军队,所带领的军队全军覆没,就连皇帝本人也沦为俘虏,颜面尽失。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皇帝亲自上阵杀敌被俘,大明朝一众大臣犹如无头苍蝇,收到前线战报后,这些曾经所谓的“肱骨之臣”也乱了阵脚。
古代封建王朝时期都讲究“国不可一日无主”,这下皇帝被敌人掳走,一时半刻也不能营救回来,可是国家里的万千事物应该如何处理,对于英宗的营救行动又该如何展开,这时就更需要一位主心骨了。
很多所谓的大臣表示皇帝都已经不在了,那么这都城也是不安全了,敌人肯定会趁势占领都城,为保命,还是应该弃城南下。
可是都城内还有万千黎民百姓,这些官宦有能力举家南迁,可是百姓应该何去何从。
百姓常年辛苦劳作,为国家提供大量粮草,可以说军队在前线作战的保障是百姓提供的,现如今敌人当前,竟然要举国南迁,留下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面对残酷的敌人,真是令人寒心。
好在在这些见利忘义的胆小为官中,有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人站了出来,这便是那位曾写下千骨名句的诗人——于谦。
当然他的身份并不只是“诗人”,写诗只是他抒发心绪的一种方式罢了,此时,于谦的官职是兵部侍郎,在治兵方略这一方面,还是有自己的一套见解的。
见众人有逃跑之意,于谦站出来义正言辞的制止这种想法。大敌当前,更应该整合兵力,团结一致对抗外敌,而不是一味地偷懒逃跑。于是在于谦的带领下,大明渐渐重新组建起一支对抗瓦剌的队伍。
于谦机智化解
在当时的条件下,明英宗带领二十万大军对抗瓦剌,大败而未归,所以此时的大明军队受到了重创,最根本的是军队人员、战士装备以及粮草的问题。
在冷兵器时代,两国对战得以战胜最根本的优势就是人数优势,在多数情况下,自然是人数多的一方取胜。
此时明朝元气大伤,急需解决的还是军队人数的问题。于谦提议要结合现有情况,快速建立起战争堡垒,所以这个任务便也落在了他的肩上。那么于谦建设军队的第一件事也是充沛战争力量,集结战士。
这一方面在现在看来,跟毛主席武装农民的做法很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参考地势特点后,于谦当机立断对军队管理机制进行改革,顺应当时形势,要准备一切有可能的机会,将战斗力量武装到百姓。这样即使瓦剌进军,百姓也不至于像待宰羔羊一样,毫无还手之力。
另一方面,下令整顿军队力量,整合大明散落的军事力量,这些整合的军队大概有几万人,原来军队庞大的是大明, 可能并没有把这些军队力量放在眼里。
但是如今国家危在旦夕,这些军队可以说是救命的最后一棵稻草了,就连曾经逃跑的战士,如果如今想要回来,军队也是乐意收纳的。
此外,于谦还下令准备粮草和兵器。战士上战场拼杀不能没有兵器,单靠血肉之躯抵挡瓦剌大军,这自然是不现实的问题。
而且为了让战士能够放心的在前线厮杀,又发动一切可能性,将早前储存在通州的粮草紧急运往都城。
当时运输还不像现在这样便利,为了尽快将粮草运来,于谦也是用尽了所有方法,可以说是威逼利诱,不过好在最后也是实现了目标。
终于在于谦的带领下,大明军队正装待发,最终打败了瓦剌,接回了英宗朱祁镇。对于大明朝或者英宗来讲,于谦都是大功臣,所以在得胜后,他理应受到嘉奖。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下场令人唏嘘
英宗重回大位后,重赏了几位所谓帮他夺回大权的“大臣”,却听信奸臣谗言,对有大功、手握重兵的于谦起了猜忌之心。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当时于谦一心一意为国为民,虽手握重兵,但是在英宗流落在外期间丝毫没有逆反之心,却不想还是被皇帝猜疑。
最终于谦难逃一死,全家也因此受到牵连,没能得到善终。
自古以来,我国每个朝代的兴旺发展都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提起一个王朝,只是知道这个朝代的帝王,而许许多多的功臣并不被提及,甚至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被权利和利益湮灭。
像很多于谦一样的人物,他们不愿同流合污,还保留这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保护了当时岌岌可危的大明朝,但是他的结局却着实令人惋惜。一朝天子可以为名、为利不惜杀害功臣,是那个朝代的错误,更是在制度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