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历史上曾是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一带活动的民族集团。突厥与匈奴、鲜卑等都是在我国西北和北方草原地区一带活跃的游牧民族。
在中国的史书上,与突厥最为有关的朝代便是唐,唐与突厥之间征伐多年。直至公元745年,唐朝联合回鹘部落一同攻灭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落或融入唐朝、或融入回鹘、或在战争中消亡。据说,现在的土耳其人、土克曼人,乌兹别克人等便是突厥人的后裔。
一、突厥的发家史与历史的疑问:为何“契丹”成为了突厥语中的“中国”
(1)突厥的发家史:游牧民族到突厥汗国的华丽变身
历史上,关于突厥的起源各有说法。唐史学家李延寿在《北史》中记载:“突厥者,其先居于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
长孙无忌在所撰写的《隋书》中写道:“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皇帝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世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金山形似兜鍪,俗号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
据史料记载,突厥兴盛之前,曾是柔然汗国的臣属。直到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军打败柔然汗国,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突厥汗国。突厥王庭的势力也迅速扩展到整个蒙古高原,至此,突厥实现了从一个臣属部落到强大汗国的华丽转身。
(2)疑云:突厥语中的“契丹”为何成为了对中国的称呼?
在中国的古书典籍之中,隋、唐与突厥都有着多年相爱相杀的历史。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支持突利反叛,并且承认他的可汗地位。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都与突厥有着许多的故事,中国与突厥的史书都记录着这些。直至现在的中亚地区,依旧有着突厥人活跃。
但是,在突厥人的语言之中,却把中国称作“契丹”。历史的烟云中,是不同民族在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共同造就了这样的巧合。这里面,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二、既是乱世崛起的帝王,又是无意间成就的文化传播大使:耶侓大石
(1)生逢乱世的皇族耶侓大石和崛起于中亚的新西辽王朝
时间的史书里,从来就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跨越二百多年,雄霸中国北方的契丹帝国被崛起的女真族灭国了。然而,一个契丹皇族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一路西行,建立了西辽政权,那便是耶侓大石。
耶侓大石从小受到蕃汉文化的影响,聪明好学,文武兼备,生得仪表堂堂,性格沉稳内敛,精通契丹文与汉文,骑射也十分了得。他于公元1115年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然而,能力出众的耶侓大石却遭受当时的大辽皇帝天祚帝的猜疑,使得他不得不远离故土,另寻他乡谋求发展。
公元1124年,耶侓大石率领二百亲属、随从北上。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跨过了险山恶水来到了可敦城一带。这一路上,耶侓大石也得到了扩充势力的机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之后,耶侓大石召集武威、崇德、会番、达剌乖、敌剌、弘吉剌、茶赤剌、密儿乞、鼻古德、乌古里等蒙古部族酋长,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公元1132年,耶侓大石依据契丹民族的传统,宣布建立哈喇契丹帝国,史称西辽。
(2)耶侓大石,偶然间成为了传播文化的使者,“契丹”因此成了中国的称呼。
耶侓大石建立西辽以后,派遣自家手底下大将东征,想要恢复大辽王朝。怎奈天不随人愿,手底下的大军奔波万里,一无所得,只得西返。
不过,耶侓大石作为一个有能力的雄主,怎么轻易放弃呢。于是他改变战略,向东进发。西辽的军队一路进攻,打到了中亚地区。在历史上著名的卡特万会战之中,契丹人打败了塞尔柱突厥汗国的势力。之后,耶侓大石再次出兵扩张国土,将自家的势力范围扩张到里海、锡尔河等地。
事实就是那么巧合。当时正是以传教为名的十字军东征时期,契丹人的名声进一步得到传播,因此中东地区一直盛传着“约翰王”的传说。卡特万会战让契丹人扬名中亚与西方,乃至于现在在中亚和俄国,依然流行称谓中国为“契丹”。
耶侓大石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担任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他将汉文化与契丹文化带到了中亚。也正是因为他的领导和后续的军事扩张,“契丹”这一名词成为了中国的称呼,被记入了后来中亚和欧洲的一些史书中。直到现在,中亚一些突厥语系的国家依旧称“中国”为“契丹”。
三、“契丹”如何在欧洲和中亚的历史中留下身影,中国怎样成为突厥语中的“契丹”
(1)“契丹”成为中国代称的历史渊源
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契丹这一词汇曾是中国的代称。在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他将此时的元朝称为契丹。
之后从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寄给意大利的信函中断定中国就是马可波罗口中的契丹。此后,中亚和欧洲欧的一些国家便把中国称作契丹。同时,西迁的突厥人后裔也是非常同意这一称呼的。于是直到现在,“契丹”便在中亚流传,成了中国的代称。
(2)西迁的突厥人后裔对于“契丹”的深刻印象,帮助了这一词语的流传
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西突厥依旧在中亚地区活跃。现在的土耳其人、土克曼人,乌兹别克人等便是当时西迁突厥人的后裔。在这些使用突厥语的部族与国家之中,他们依旧把中国称作“契丹”。他们现大多分布在中亚地区,如阿塞拜疆、土库曼斯特、哈萨克斯坦等,人数约有1.82亿。
在这些庞大的人口之中,又有与其他人种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进一步使得使用突厥语的人数增多。不仅仅是使用的人数在扩大,记住历史的教训这一个祖训使得“契丹”这个词语在历史的流传中并没有被遗忘。
卡特万会战的历史,是现在突厥人心中依旧认为的耻辱,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更加深刻地记住了“契丹”。
四、被混淆的文化: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交融,
历史上的契丹虽是强盛一时,但与汉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却是非常频繁的。在耶侓大石的带领下,契丹的文化被带到了中亚、带到了里海、带到了锡尔河流域。这样的文化影响范围那么大,本来应该是不会产生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混淆情况的。
但是,契丹文化在与汉族的交流之中,习得了许多汉族的特点。从服饰上来说,在早先的大辽王朝与后来的西辽王朝遗址中,考古专家在对这些古墓壁画进行了比较,发现这壁画上的汉人、契丹人并没有多大区别。
我们都知道,一个民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己的文字,无论什么样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契丹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也是有自家的文字的。契丹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契丹大字,另一种的话就是契丹小字。
虽然说契丹有两种文字,但在外形上,契丹文字和我们的汉字非常相似。外国的那些考古学家又是不了解我们文字的横竖撇捺,在他们看来,契丹文和汉字都是差不多的。因此,这样的一个历史的疑团就在诸多的巧合下出现了。
当然,要是说契丹人和汉人在哪里不一样,也就是在发型上是不一样的。因为有这些的因素,契丹与汉人在历史的考证中,被经常混淆。同时在岁月的发酵之下,“契丹”也成了突厥语中对中国的称呼。
结语
无论是中国上下五千年,还是世界的历史。纵观人类的所有历史,我们都可以看到,无论是怎样的民族,关系或是亲如兄弟、或是死生仇敌、或是相隔万里、或是近在咫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好像哲学上经常讲到的那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唐朝与突厥这长达百年的恩怨情仇,可以说是真的满足了我们现在的相爱相杀的想象。到了这里,突然有了一种豁然明悟的感觉。
突厥语中的“契丹”刚开始只是为了铭记前辈的耻辱,然而在历史与时间的发酵下,这一个词已经成为了突厥后裔共有的民族记忆。他们或许知道了此“契丹”非彼“契丹”,但因为内心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记忆,不曾更改。根据不完全统计,中亚地区还有十多个国家称中国为“契丹”。
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对于刻在骨子里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的热爱。各美其美,世界才会是多姿多彩的;这才是前人的愿望,我们今人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北史》
《隋书》
《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