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巨轮缓缓碾过,数往朝风云人物,无论是驰骋沙场的将领,还是满腹经纶的文官,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但在众多前辈之中,为什么岳飞可以一直被后代所传颂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属于岳飞的世界,了解一代前辈的英雄神话。
一个人以后的性格乃至言行举止,其实很多的时候取决于他童年时所待过的原生家庭。
而岳飞所处的原生家庭,就饱含着积极向上的色彩,与古代的其他家庭主妇不同,岳飞的母亲识文断字,具有国家大义。
从小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岳飞深明大义,懂得忠君报国。而岳母更是亲手在岳飞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此来警示岳飞以后的言行。
而岳飞更是不负岳母的期望,将报国参军立为人生理想,怀有远大的志向。
20岁的岳飞便开始了军旅生涯,经过了时间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一次次的战役之中,岳飞展示了属于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本领。
因此,岳飞也打造出了一支令金军闻风丧胆的岳家军,成为了金军最为惧怕的宋朝将领。
因此,在金军中甚至还流传着一个口号,叫做"岳飞不灭,大金亡矣"。以此可见,当时金军对岳飞的惧怕程度达到了什么一个级别?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在岳飞的朝代,甚至连宋朝皇帝都被金军挟持,可以看出,当时的宋朝是多么的软弱无能。而此时的宋高宗,也被金军打得丢兵卸甲,一路难逃。
但令人可笑的是,岳飞有心报国,但岳飞所服从的君主并没有那么宏伟的志向。
当时的宋高宗被金军追杀,乃至在海上漂流了四个月,早就已经被金军吓破了胆子。即使手上握着宋飞这样的一代名将,宋高宗也没有胆量放手一搏,无心收复失地,只想居安于南方。
虽然说我们的岳飞的确是一心向国,但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一个朝代,服侍什么样的一个君主?我们都要考虑,来自各个方面的现实因素。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第一点就是宋朝所拥有的制度,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建立宋朝,就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大量兵权,才得以被人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后,也极为的惧怕出现与自己一样的将领,便立下了一个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朝的武将和文将地位悬殊极大,文将无论是俸禄还是说社会地位,都远远领先于武将。而且当时的武将甚至说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仗,只能按照特定的军略部署来进行一场僵硬的战役。
而且为了防止个人掌握军权,当时的军队一把手进行不断的调换,乃至于说长官不认识士兵,士兵不认识长官。
此等做法的确抑制了军权的泛滥,但是说,军队所拥有的战斗力也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在后来被金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而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之下,岳飞却能拥有一整支完整的岳家军,强大的兵权之下,让宋高宗不寒而栗。
因此,宋高宗所担心的就是岳飞谋反,如果说岳飞掌握极大的军权后想要称王的话,那将呈现的就是一个改朝换代局面了。
所以说,这也是宋高宗想要除掉岳飞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我们要了解的是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当时的宋朝分为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和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
但皇帝的决定往往决定了政治局面的走向和派系的存亡,当时的宋高宗并没有打算收复失地的野心,并且和金朝进行了一场臭名昭著的"绍兴和义"。
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金朝惧怕岳飞的战斗力,宋朝惧怕岳飞掌握强大的兵权之后造反。
于是,宋朝统治者和金朝统治者一拍即合,在金朝和宋朝,想要除掉岳飞的目的达到一致时,那么,岳飞就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看到此处,我想诸君可能会问到,宋高宗将岳飞杀害之后,就不怕金朝背信弃义,借此机会推翻宋朝吗?
当时岳飞所属的朝代之中,拥有极高军事本领的并不止岳飞一人,只是说岳飞此人的攻击力极强,是一把可以刺穿金军的利刃。
但在宋朝之中,仍然有着不少年轻将领掌握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所以说在当时,即使岳飞身亡,宋朝居于南方,自保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说这也是宋高宗有恃无恐,敢于杀害岳飞的原因,既然宋高宗想要偏安于南方。那么,岳飞此时就没有了任何价值,而且岳飞手上还有极其强大的兵权,那么对于宋高宗此时所选择的局面杀死他就是最好的打算。
于是宋朝的君主,答应了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接受金朝的册封,成为金君的臣子,并且每年都要向金朝缴纳大量的贡品以及银两,并且杀害岳飞。
用历史审判性的眼光来看,此举虽然损害了国家的尊严,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换取了国家的暂时太平。
而在今日,诸君与我一起研究宋代岳飞,我们不得不一起探讨当时岳家军的军事背景。
众所周知,岳家军在古代宋朝是一支战斗力极强,而且纪律严明的军队。在现实因素考虑下,装备如此先进,人数如此庞大的岳家军,是需要很强大的财力来支撑的。
而当时的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常年的战乱和天灾,宋朝的国库变得极为空虚。宋朝每年的纳税额仅仅只有一千万两白银,但宋家军每年的开支就有七百万两白银。因为岳飞所统领的岳家军要与金军进行战争。
所以说,宋高宗给予了岳飞可以调动国库经费,乃至在宋朝领土中自筹经费的特殊权利。如果说一个君主手下的将领可以调动国库经费,那么说,这个君主没有防备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这也成为了宋高宗想要除掉岳飞的重要原因,国家经费大权怎能长久的落入臣子手中,这是一个君主是万万不可接受的。
而且岳飞此人虽说打仗勇猛,但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
宋高宗因为自己的生理原因,迟迟没有生下后代,这也成为了宋高宗不想收复失地的重要原因,自己无法诞下后代,那么,什么祖宗基业对自己来说,此刻显得并不是非常重要。
而此时的岳飞并没有考虑到宋高宗所考虑的问题,相反来说,此时的岳飞犯了一个极大的政治错误。便是岳飞上奏宋高宗,让他尽快的册封太子。
要知道,在古代上奏皇帝册封太子,如果是文官尚可接受,倘若是武官,便会让皇帝觉得此人居心否测。
此时的宋高宗身体还算健康,但岳飞却上奏催促其立下太子。虽然说岳飞是一心为国,但是殊不知,此举已经触碰了皇帝的大忌,这也是宋高宗想要诛杀岳飞的原因之一。
在皇帝想要杀死一个臣子的局面下,可以动用的手段有很多,并不需要自己直接出手参与此事。
比如说对于此时朝廷中的两大派系,以岳飞岳家军为首的主战派和以秦桧为首的文官的主和派,比如说主和派的丞相秦桧一向是水火不容的。
既然宋朝已经与金朝讲和,宋高宗明摆着已经开始摆烂,想要在南方直接躺平。但此时不明局面仍想要主战的岳飞,只想坚守最初的初心,精忠报国为宋朝收复失地,引匈奴之血。
此时并不了解当下的政治局面的岳飞便成为了众之夭夭的,朝廷上下都支持主和政策,只有岳飞一人主战,那么借刀杀人便成了君主最好的手段。
所以说宋高宗放任和金军勾结的奸相秦桧,借秦桧之手来除掉自己最为担心的岳飞。
而年仅30岁的岳飞便已经成为了宋朝的节度使,此时的岳飞年轻气盛,在与将领闲谈之时,谈起自身所拥有的成就。
便向将士们说道,宋朝至开国以来,只有两个人在30岁时成为了节度使,一个就是我们大宋王朝的开朝皇帝宋太祖,还有一个便是我。
而这句话便传入了宋高宗的耳中,要知道当年的宋太祖便是节度使,手上掌握了强大的兵权,才得以黄袍加身,在乱世之中改朝换代。
而此时的岳飞和当年的宋太祖一样,仅仅30岁便成为了节度使,掌握了宋朝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兵权,此言一出,宋高宗更加坚定了杀害岳飞的决心。
而岳飞的死去,为他的英雄事迹添上了极为壮烈的一笔。岳飞生前受人供奉,死后受人敬仰,而陷害杀死岳飞的人必将成为历史上人人唾弃的历史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