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善长和刘伯温同为朱元璋的文臣,为何二人的地位差距如此之大

李善长和刘伯温同为朱元璋的文臣,为何二人的地位差距如此之大

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登基称帝,李善长是为中书省左丞相、统领六部,总理天下政务。位于文武百官之首,正一品。刘伯温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负责监察机构,掌握纠察、弹劾官员、并编纂历法。秩正三品。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一共封了六位公爵,二十八侯爵,两位伯爵。李善长在六位公爵中位居第一,韩国公,特进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进封韩国公,食禄四千石。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资善大夫、食禄二百四十石。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李善长和刘伯温相差过于悬殊,李善长比刘基大三岁,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用心,朱元璋得天下主要依靠两批人,一批是朱元璋嫡系派系也就是老乡淮西派,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出身,此派以李善长为首,另外一派是后来投靠派系,也就是浙东派,这些人基本是最初在元朝担任中下级官僚的小地主阶层。此派以刘伯温为主,双方彼此都看不上。视对方为政治“仇敌”。朱元璋基本上是站在淮西一派。

具体到李善长和刘伯温的能力而言,刘伯温比李善长高一点,但实事求是地说,刘伯温封伯爵是恰当的。三十六位封爵的官员了,文官仅三人(李善长,刘伯温和汪广洋),可见朱元璋对刘伯温很重用。刘伯温封公肯定级别不够。半路投靠的封伯爵很合适。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给朱元璋所出的计谋,都是战略性的,涉及大政方针的。刘伯温相信张良对于刘邦的作用。刘伯温功劳虽大,但论资排辈的话,刘伯温就远不及李善长等人,李善长更多的像萧何对刘邦的作用。实际政务能力强。明朝开国之后,李善长当宰相很正常,而朱元璋让刘伯温执掌御史台,这个安排恰如其分。其他的他未必合适。

李善长从一开始就投靠朱元璋,是全方位的投入。意思就是辅政朱元璋成就伟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李善长的这个地位从来没有人动摇过,也没有人想过动摇。而刘伯温则不然,从投奔朱元璋开始,地位就一直非常尴尬,半为文人半为巫卜。最大特长是通晓天文历法。对于刘伯温而言,他投靠朱元璋更多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当“帝王师”。而且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这也是封爵第二年就辞官回乡,多次谢绝朱元璋的晋爵和封丞相的要求。固辞不受一切然物外。李善长功名利禄的心思很重。

刘伯温和李善长是各自派系的实际首领,最后李善长不得善终,被株连九族。刘伯温虽然个人被“隐诛”。但家人得以善终,从两人有着不同的境遇,说明两人的能力是有所差距的。对于国家大事的处理能力上,刘伯温不及李善长,但在人际关系以及看待朱元璋的问题上,刘伯温却远远高于李善长。刘基在明朝开国作用比较特殊,很难比较量度。而李善长的能力却在明面上。从这里就不得不说,朱元璋会用人,确实是驾驭人才的高手,他很会选人,也很懂权谋。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臣,派系,明朝,朱元璋,的作用,地位,李善长,伯爵,刘伯温,的能力,观点评论,刘邦,朱元璋,李善长,刘基,刘伯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臣,派系,明朝,朱元璋,的作用,地位,李善长,伯爵,刘伯温,的能力,观点评论,刘邦,朱元璋,李善长,刘基,刘伯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臣,派系,明朝,朱元璋,的作用,地位,李善长,伯爵,刘伯温,的能力,观点评论,刘邦,朱元璋,李善长,刘基,刘伯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