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滥杀功臣导致靖难之役中朱允炆无将可用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滥杀功臣导致靖难之役中朱允炆无将可用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手上虽有百万大军,却没有合适的统帅,迫不得已派出年逾花甲的耿炳文和从未上过战场的李景隆,两人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直接葬送了建文帝的大好局面,那么立国不久的大明朝为什么无将可用了呢?

01 庆功楼惨案

从农民成为皇帝,身份的巨大跳跃让朱元璋非常珍惜眼前的所有,也害怕被别人夺走,对他的帝业威胁最大的莫过于开国功臣。

他命人修建了一座庆功楼,邀请所有功臣赴宴,趁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悄然离席,随后派人一把火把楼内的功臣全部烧死,只有能占卜的刘伯温知晓朱元璋的意图,跟着他一起离开庆功楼,由此躲过一劫!

庆功楼惨案让朱元璋滥杀功臣的暴君形象跃然于纸上,然而这只是小说故事,事实上的朱元璋并没有这么暴虐,接下来就用历史数据来看看朱元璋到底杀了杀了哪些功臣,为什么杀!

天子一怒 浮尸万里 天子一怒 浮尸万里

02 大明开国功臣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洪武三年,北伐之师凯旋,天下大定,朱元璋在南京举办大典,册封功臣。此次受封的功臣主要有36人,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在此之前已经去世的功臣也有追封。

公爵即开国六国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按功劳排名,徐达当属第一,但是朱元璋仿效刘邦,把文臣放在武将之前,因此李善长排第一;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北伐途中常遇春暴毙,朱元璋感念其功劳,荫封其子;冯胜即冯国胜,其兄长冯国用早年去世,被追封为郢国公。

侯爵主要是淮西二十四将,包括中山侯汤和,江夏侯周德兴,长兴侯耿炳文,德庆侯廖永忠,颍川侯傅友德等等。汤和、傅友德后来都升为了国公,伯爵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基,没错刘伯温只被封了伯爵,虽只是伯爵,但在文臣里已是位居前列。

魏国公徐达 开国第一功臣

03 开国功臣的结局

对于上述36位开国功臣的结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善终,第二类犯事被杀,第三类是牵扯胡蓝之狱被杀。先来看开国六国公:

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被认定为胡惟庸同党,夺爵满门抄斩,此时距离胡惟庸案已经过去十年;

魏国公徐达,洪武十八年病逝,追封中山王,其子徐辉祖袭爵;

郑国公常茂,洪武二十年因在军中无状,导致降卒复叛,被削爵流放,其弟常升袭爵,改封开国公;

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其子李景隆袭爵;

魏国公邓愈,洪武十年去世,追封宁河王,其子邓镇袭爵,改封申国公,邓镇是李善长外孙女婿,洪武二十三年牵扯胡惟庸案,夺爵被杀;

宋国公冯胜,洪武二十八年被无罪赐死。

李善长满门抄斩

再看28位侯爵:

寿终正寝的有中山侯汤和,济宁侯顾时,江阴侯吴良,德庆侯廖永忠等15人,其中德庆侯廖永忠是否善终有很大争议。

《明史》记载:“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已经有了称帝的实力,但是他名义上还是小明王韩林儿的臣子,如果称帝就是僭越,给天下人留下口实。

于是他找来廖永忠秘密交代一番后,廖永忠前往滁州觐见韩林儿,他告诉韩林儿,朱元璋在南京为他修建了宏伟的宫殿,请他前往享福,韩林儿在廖永忠的护卫下前往南京,渡江时却被廖永忠沉江,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表面哀痛,内心却乐开了花,不久后顺势称帝。“龙凤”是韩林儿的年号,依照《明史》的记载,廖永忠是因为杀小明王一事被秋后算账赐死。

但是在《太祖实录》中记载“至是卒,年五十三,上赙遗之甚厚,以其子权袭爵。”依照此段记载,廖永忠是寿终正寝,而且朱元璋还让他儿子承袭了爵位,如果是赐死,爵位当被剥夺,况且廖永忠是洪武八年去世的,如果是因为杀小明王秋后算账时间也隔得太久了,因此基本可以认定廖永忠是善终。

战死的有2人,分别是洪武五年阵亡的宣宁侯曹良臣以及靖难之役时阵亡的耿炳文,也有说法是战败后畏罪自杀,这两人的死与朱元璋无关。

因罪伏法的有3人,分别是江夏侯周德兴,永嘉侯朱亮祖,豫章侯胡美。周德兴和胡美都是因为儿子淫乱后宫被朱元璋赐死,朱亮祖是为乱地方,蒙蔽朱元璋赐死了无辜的知县,受人告发后被朱元璋用鞭子活活打死。

以上20人的去世,都不能说是朱元璋在滥杀功臣。

剩下的8人中,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都是牵扯胡惟庸案,与李善长一起被杀;颍川侯傅友德牵扯蓝玉案被赐死,当时他已经被封为颖国公。

两位伯爵,诚意伯刘基告老还乡后病逝,孙子袭爵,忠勤伯汪广洋因罪流放海南途中畏罪自杀。

04 胡蓝之狱 杀功臣的起点

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两件大案前后杀了数万人,朱元璋为什么要兴起如此大狱呢?

明初朝堂之上,活跃着两股势力,一股是以李善长为首,淮西将领为骨干的淮西集团,李善长致仕后胡惟庸成为新首领,另一股势力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淮西集团强于浙东集团。

特别是把刘伯温赶回家后,浙东集团群龙无首,朝政把持在胡惟庸等人手中,他们欺上瞒下,甚至连勾决犯人都能瞒着朱元璋偷偷更改,朱元璋感觉到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威胁,因此使用雷霆手段,借胡惟庸案清理了淮西集团。

然而十年后,朱元璋发现淮西集团依然活跃,于是再次痛下杀手,向淮西集团的核心韩国公李善长和淮西将领举起了屠刀,所以说胡惟庸案是朱元璋削弱相权,保卫皇权之举。

胡惟庸过于越界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培养了二十余年的接班人突然离去,让朱元璋性情大变,也对帝国的未来充满担忧,在刘三吾的劝说下,朱元璋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他知道朱允炆仁孝,没有雷霆手段,根本压不住那些开国功臣、骄兵悍将,因此为了孙子皇位能坐稳,他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借蓝玉案杀掉了包括蓝玉在内的一众军中悍将,并牵连至傅友德、冯胜等国公,然后培养年轻将领,像平安、盛庸、瞿能等人,他以为如此可以万事大吉,结果这些年轻将领资历不够,并不能服众,无法统帅大军,更不是沙场宿将朱棣的对手。

36位开国功臣,寿终正寝20人,因罪被杀4人,阵亡2人,牵扯胡蓝之狱被杀10人,朱元璋是否滥杀功臣,只能见仁见智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称帝,朱元璋,韩林儿,李善长,郑国公,靖难之役,失算,功臣,南京,廖永忠,观点评论,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功臣,廖永忠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称帝,朱元璋,韩林儿,李善长,郑国公,靖难之役,失算,功臣,南京,廖永忠,观点评论,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功臣,廖永忠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称帝,朱元璋,韩林儿,李善长,郑国公,靖难之役,失算,功臣,南京,廖永忠,观点评论,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功臣,廖永忠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