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学不会的南宋守城战略:城门需多开,不设瓮城、吊桥和鹿角

明朝学不会的南宋守城战略:城门需多开,不设瓮城、吊桥和鹿角

“规以为城愈大而守愈易,分段数作限隔则易守。若已先策定险备,设使贼欲登城,已登即死;贼欲入城,引之入城,已入即死。今夫百里之城,内有数步之地,贼人登之,守城之人便自甘心伏其城拔。”陈规作为南宋著名的军事技术家,最为擅长的便是守城之法,在他的军事指导下,甚至抵挡住金、蒙的入侵。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比较弱的一个朝代,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大辽和金的战斗中,屡屡败绩。北宋更是发生靖康之耻这样窝囊的事,

之后赵构躲去汴京,偏安一隅,建立南宋朝廷,在金国和蒙古的夹缝中生存。

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无论是金国还是蒙古,论作战能力都远远强于南宋,特别是蒙古,更是差点征服整个欧洲,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但羸弱的南宋居然在这两个国家的入侵下坚持一百多年,可见南宋在防守上是很有一套的。南宋守城防御思想的集大成者正是陈规。

他撰写的《守城录》科学地指导南宋的城池建造,防卫布置,守城技巧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他的守城思想指导下,南宋军队成功防御住金、蒙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在《守城录》中,陈规提出极具颠覆性的城池防御的思想,他认为城池在修建时最核心的应该是多修几个城门。

这些城门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城池内的军队可以快速地出城突袭敌军,也就是说要变被动防守为防守中寻机进攻。

其次,陈规认为城门处不应该建瓮城、敌楼和吊桥,城外也不要设置鹿角,只需要在城门外面建一座护门墙即可。要知道在汉唐时期,城池建设时都是大量的建造瓮城和吊桥,陈规的提议可以说和以往的建城经验完全相悖的。

陈规之所以反对瓮城,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战争中已经广泛使用抛石机,

瓮城在抛石机面前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小,且造价很昂贵,防御效果还不如造一个简单的门墙。而吊桥和鹿角则是会对城内突袭的军队造成妨碍,门墙则只会挡住敌军的视线,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总而言之,陈规的所谓城防思想,一改被动防守的传统做法,提出在积极防御中寻求战略主动的作战思路。陈规的这个新式战法的效果,在南宋的守城实战中得到证明。

公元1140年,南宋发生著名的顺昌之战,此战金国的大将完颜宗弼率领十万金军攻打顺昌城,守城的陈规和刘琦手下只有两万八字军。

在陈规的指挥下,八字军依托背靠顺昌城不断出击金军的薄弱之处,在金军大军包围时,就返回城里坚守这样的方式将金军的精锐部队打得毫无脾气。除城池守御的思想外,陈规还是一个领先于时代的发明家。

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守卫德安城的实际情况,发明中国最早的管状火枪——突火枪。

还有城防中经常使用的“狗脚木”也是他的杰作,此外他还对南宋的投石砲进行改进,使之成为攻守利器。

由于北宋时期吃过亏,南宋朝廷对城池建设十分的热衷,而南宋许多城池建设的指导思想,正是陈规的《守城录》。不过陈规废除瓮城、敌楼和吊桥的提法遭到守旧分子的反对,几乎没有被实践。

但他发明改进的各式城防武器,以及变被动防御为防御中主动进攻的作战思想,在南宋流传甚广。

不过陈规优秀的守城战法到明朝时期就被抛弃,特别是明朝后期,明军又回到死守城墙的老路上,甚至把城门直接堵死,不让守军出去进攻,也不让援军进来。

在这种纯粹被动挨打的消极防御思想指导下,明军只能龟缩在城里,

即便偶尔出城反击,也会在作战不利时被敌军追击消灭在吊桥、鹿角和壕沟边,而这些地方正是陈规当初想要废除的。

从西安城墙的建设也可以看出来,依然修建昂贵无用的瓮城,城墙转角也是极易遭到投石机攻击的直角,而陈规当年是提议将拐角设计成圆角,让敌军无从下手。

由此可知,封建王朝的作战思路不仅没有随着时代而进步,反而还走回老路上,明朝以后封建王朝的武力越发衰落,其实也是对以前军事思想不重视的结果。

我们不提倡一味的是古非今,但对于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思想,进步之处,我们也应该持肯定的态度积极接受。

参考资料:

《守城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吊桥,城门,战略,敌军,作战能力,城池,指导,思想,防御,陈规,观点评论,吊桥,城池,守城录,瓮城,陈规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吊桥,城门,战略,敌军,作战能力,城池,指导,思想,防御,陈规,观点评论,吊桥,城池,守城录,瓮城,陈规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吊桥,城门,战略,敌军,作战能力,城池,指导,思想,防御,陈规,观点评论,吊桥,城池,守城录,瓮城,陈规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