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从南京出发,朝着茫茫西洋一路南下。
自此,为期28年的郑和下西洋正式开启。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围绕它的讨论和研究也从未停止,其中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下西洋的意图。
1911年,印度洋港口打捞出一块郑和下西洋时期石碑,经过研究和翻译后,世人才终于得以弄清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探访建文帝下落
公元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改元建文,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趁着侄子的帝位尚未坐稳,径直挥师南下。
三年后,南京城被攻陷,明帝易主,明成祖朱棣登基。
不过,明成祖虽说坐上了帝位,但朱允炆却在动乱中不知去向,这让他寝食难安。
民间对于朱允炆的探寻,始终未曾中断。
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奉命南下西洋。
而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足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沿岸三十多个国家,最远一度抵达东非、红海地区。
那么,明成祖究竟为何命令郑和七下西洋呢?
很长时间以来,外界对此众说纷纭。
据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从化年间,兵部尚书项忠曾命人探寻郑和下西洋的档案,结果在皇城内并未找到任何记录。
后来才知道,是车驾郎中刘大夏以“郑和下西洋”于国家无益为由,将所有档案付之一炬。
自此,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记载便没有了资料考证,数百年的下西洋动因猜测也随之展开。
结合当时的明朝朝局,以及明成祖朱棣对朱允炆的追查,人们自然而然将下西洋的目的,与探寻朱允炆结合了起来。
《明史》中也曾有过记载,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踪迹,防止其暂避海外,日后伺机复辟。
清朝政治家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郑和等通使西洋。”
《明史》主编万斯同、明末著名学者赵士哲、以及大批在明史研究方面颇为权威的专家,均有类似说法。
古籍中记载:“惠帝或云遁去,帝疑之,谴颁御制诸书,遍行天下州郡县邑...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谴内臣郑和数辈泛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意思是传闻朱允炆在战乱中逃走,朱棣明令诏书各地探访,后来传言朱允炆到了海外,于是朱棣派遣郑和等人数次下西洋寻找,仍然没有找到其踪迹,朱棣这才放下心来。
这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归来发生的事,所以民间传闻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探访朱允炆的推测,是顺理成章的。
不过从明人的著述中看,“踪迹建文”不过是郑和船队的一个附带任务,而非主要目的。
在使团中,郑和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寻找朱允炆,只有少数几人知此事。
从时间和局势上推断,郑和最后两次下西洋时,朱棣已经坐稳皇位长达二十余年,此时仍然费心费力南下西洋寻找朱允炆,显然已经不必要。
因此推断,探访朱允炆绝非朱棣主要意图。
相较于此,反倒是弘扬国威、巩固统治的说法更为可靠。
弘扬国威、清除匪寇
其实,朱允炆可能会流落海外的问题之所以产生,与当时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局势脱不开关系。
彼时中国东南沿海、南洋群岛一带,局势动荡不堪,战乱四起,各种反明势力、盗匪武装、地方豪强、亡命之徒层出不穷,甚至海外势力也在此盘根错节。
这些人时不时聚众闹事,做出打家劫舍、霸占岛屿、为祸一方的乱举。
胡惟庸案败露后数年,朝廷方知其勾结国外,与外人里应外,图谋政变,仅这一件事,就使得明政府在东南亚的外交关系深陷泥潭。
安南政权伺机扩张侵略,数次侵扰广西、云南一带,明朝西南边境局势紧张。
一起起明朝使者被杀害事件的爆发,显示着大明朝的威望正在逐步下降,这引起了朱棣的重视。
另一边,中亚帖木儿帝国发兵二十万来袭,一心帮助元朝复辟,此时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朱棣不得不腾出手来严阵以待。
他统筹全局,将东南亚边境问题与北部帖木儿入侵作为一盘棋走。
其中,郑和下西洋就是想要恢复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重振大明朝威望。
从海运方面解决外部危机,不失为一步好棋。
然而,还未等帖木儿帝国大军到来,其国王便暴病身亡,帖木儿国内大乱,东征明朝之举就此夭折。
此时郑和下西洋尚且未成行,不过即使北部边境问题高枕无忧,郑和仍然没有打道回府的意思,反倒是维持了原先的西洋计划。
另一方面,相较于东南亚众多撮尔小国,大明朝的实力无疑要雄厚许多。
经历三次南下西洋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冲突问题几乎被平息,不过,郑和依旧没有停止自己的西洋之行,明成祖朱棣也并未阻止。
显然,此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已经不仅限于平息边境冲突,弘扬国威、宣德化而柔远人才是主要目的。
从郑和船队愈发深远航路也可以看出,明朝此时的注意力已经放宽到印度洋、非洲地区。
所以,郑和后期的主要任务,是抵达印度洋、甚至越过波斯湾,向更远的世界航行。
当然,除了弘扬国威、平定边境叛乱,关于郑和下西洋目的,还有发展海上贸易、寻找海外仙人等猜想。
只不过,大多数说法只是后人的推测和臆想,并无事实材料支撑。
直到1911年,印度洋港口一块石碑的现世,终于为揭开郑和下西洋目的提供了参考依据。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1911年夏天,一位名叫托玛琳的炮舰工程师,在斯里兰卡南部港口城市高尔发现了一块黑色石碑,石碑长4.9英尺、宽2.6英尺、厚5英寸。
石碑顶部两侧呈圆拱形,上面刻有二龙戏珠的浮雕,周遭饰以花纹,背面光滑平整,没有任何文字,但石碑的正面却雕刻着整整齐齐的数排文字。
经过初步判断,这些文字包含三种语言,分别是汉语、泰米尔语、波斯语。
石碑的出现引起了斯里兰卡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他们开始破译石碑上的文字,并邀请印度的考古学家前来鉴定。
碑上的中文经由英国驻北京大使馆工作人员破译后,被送往斯里兰卡。
虽说石碑经受多年海水侵蚀,表面损坏严重,但专家们仍然成功还原并翻译出了主要内容。
据悉,这是一块名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的石碑,此碑正是郑和下西洋期间所刻。
据史书记载:“永乐七年,郑和二下西洋,在锡兰山佛寺内广施财物,最后携该寺珍藏佛家至宝佛牙回到大明。”
明成祖朱棣将佛牙请到皇宫供养,而郑和为了纪念此事,则是命人刻碑将此记述了下来,这块碑就是后来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锡兰也就是现如今的斯里兰卡。
石碑的出现,多少能够为推测西洋之行的目的提供参考。
据悉,郑和之所以对锡兰山的寺庙广为布施,是希望寺庙内的僧众能够为过往的船只祈福,保佑他们在海上的平安。
从郑和此举可以看出,其西洋之行多少具有结交外邦、与他国友好往来的意思,另外,郑和使用三种文字篆刻碑文,也体现了与其他民族人民友好交流的意愿。
至于碑文上的内容,大意是中国皇帝听闻了释迦牟尼在锡兰山的巨大影响,特意派遣郑和通达此处,供奉大量财物,郑和船队之所以能战胜许多危难安全航行,多亏了佛祖赐予的神圣力量,所有人类都由佛祖保佑,才能生活在幸福之中...
总而言之,无论是中国方面的史书记载,还是石碑本身篆刻的内容,都体现了郑和想要与外邦交好的意愿,这也是大明朝当时的对外主张。
换言之,这便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而且是为数不多有资料考证的推断。
结语
世人对郑和下西洋的讨论与研究从未停止,探访建文帝、寻求对外贸易、弘扬国威、平定边境动乱、与各国建立邦交关系,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理由。
不过就当下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踪迹建文帝”的目的显然无法成立,最多算得上附带任务。
解决大明朝与边境各国冲突的目的,在前三次郑和下西洋后也早已荡然无存。
此后郑和四次下西洋,如果仅仅是为了宣德化于阿拉伯、非洲国家,与其建立友好往来关系,似乎又显得有些兴师动众。
郑和下西洋到底是否还存在其他不为人知的目的,谁也无法得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和讨论,注定不会轻易停下。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能够彻底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意图。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