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的臣民正在享受春节带来的欢快。
而本该在家吃饺子的宰相范质却如坐针毡,因为一条来自边关的战事摆在了他的面前,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了。
此时他们的皇帝柴荣刚刚去世,而继位的柴宗训只有7岁,身为宰相的他,自然明白主上年幼,朝政的重担需要他一力承担,可偏偏他不懂军事,更不会带兵打仗。
范质等人这时候才看清赵匡胤的真面目,只是为时已晚,柴宗训也只好让出自己的宝座,毕竟赵匡胤手中大权在握,他不想让可只有死路一条。
还别说,赵匡胤确实有当皇帝的本事,在他的治理下,大宋王朝先后灭掉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数个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地区的统一。
可偏偏这么一位有能力的帝王,只活到了50岁。
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正是由于这般简陋的记载,让赵匡胤的死因成为了北宋的一大谜团,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那么赵匡胤究竟为何猝然而逝?
相信了解宋代历史的小伙伴,很可能会将赵光义列为头号嫌疑人,其实除了他之外,这事还可能与花蕊夫人有关。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从“烛影斧声”说起。
烛影斧声
开宝九年,赵匡胤已经做了近十七年的皇帝,看着全国大部分的统一,他意气风发,想要谋求更大的功绩。
可是生命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夜色降临之后,两人还在喝酒,在蜡烛的照耀下,宫女们看到赵光义的影子时而离席,时而躲避,好似不胜酒力。
两人喝完酒之后,已是深夜,赵匡胤看到殿前的积雪很厚,便用玉斧刺雪,发出阵阵响声,并且时不时地对赵光义说:
好做,好做。
当天晚上,赵光义却反常地留宿于了禁宫之中,而就在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便传出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这便是北宋历史上的悬案,看似很正常,但根本不合情理的“烛影斧声”。
迷雾真相
封建帝制时代的皇位传承,讲究的是一直都是“父死子继”,虽然也有过“兄终弟及”,但毕竟不多,而且一般都是身后没有子嗣的皇帝才肯把皇位传给兄弟。
赵匡胤又不是没有儿子,而是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已经有能力来继承皇位了,赵匡胤在这种情况下自愿将帝位传给赵光义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小。
如果赵匡胤真的自知大限将至,他根本不会单独召见赵光义,毕竟这是国家大事,召集群臣是必须要经过程序。
所以结合赵光义在喝酒时的几次离席躲避,很可能烛影斧声其实是两兄弟在进行搏斗,赵光义趁着赵匡胤喝酒喝多了之后,心狠将他杀死。
他自知自己已经犯下了罪过,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基称帝,根本不给两个侄子为父亲报仇的机会。
所以结合这些历史上的蛛丝马迹,赵匡胤突然崩逝这一事件中,赵光义的嫌疑是最大的,至于说两兄弟为何苦大仇深,这可能就要牵扯到花蕊夫人了。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本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因擅长宫词和颇有姿色而受到了孟昶的百般宠爱,在赵匡胤大军压境之下,孟昶选择了归降。
在孟昶投降之后,赵匡胤便“盛情”邀请他去了北宋的国都,孟昶为了继续宠爱花蕊夫人,便将她一起带着去了开封。
在孟昶到达开封之后的第七天,他便不明白地去世了,而在这之后,赵匡胤便将花蕊夫人纳为了自己的妃子,并且对她百般宠爱。
可是赵光义对花蕊夫人也有意思,碍于赵匡胤的威势,他虽然很想接近花蕊夫人,但根本没有办法如愿以偿地得到,但他对花蕊夫人的想法却被赵匡胤知道了。
所以烛影斧声又有了这样的一个版本:
有一次,趁着赵匡胤熟睡,他便当着赵匡胤的面调戏花蕊夫人,只是没有想到赵匡胤却突然惊醒,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怒火中烧,之后拿起枕边的玉斧便砍向赵光义。
可能因为生病的缘故,他并没有击中慌忙闪避的赵光义,赵光义看到无法平息赵匡胤的怒火,也害怕他会秋后算账,便一狠心将哥哥给杀死,之后堂而皇之当上了皇帝。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就没人再能管他与花蕊夫人的事情了,只不过后来花蕊夫人却卷入了宋廷的权力之争,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触犯了赵光义的利益。
综上分析,赵匡胤的突然崩逝是可疑的,赵光义不仅是既得利益者,还有杀人的动机,所以他的嫌疑最大,而花蕊夫人只是在这件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参考文献:《宋史》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