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扶灵继位,史称建文帝。
新君即位,国家是最容易发生动乱的时候,朱元璋似乎也想到了这点,所以他遗诏分封在各地的诸王,不准回京奔丧。
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愈发觉得他的这些藩王亲叔叔们手中的权力太大,四周藩王强悍,势必会威胁中央皇权。
朱元璋是个很善于总结学习的帝王,他觉得元朝的灭亡就是由于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于是他便分封自己能信得过的亲儿子,让他们镇守四境以拱卫中央。
为了增加这些藩王的权力,朱元璋还允许他们私自组建不超过三支的护卫队,每支护卫队的人数在三千到一万五千人不等,而在执行的时候,藩王们一般都会按照上限来组建,这也就是说,每位藩王拥有的护卫队多则将近五万人。
朱元璋在的时候,这些藩王都很听话,但作为晚辈的朱允炆登基,让他们心里很不爽,尤其是朱允炆在登基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干掉了五位藩王,明眼人都知道,朱允炆要做的是将他们全部给收拾了。
朱棣带兵打仗确实一把好手,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在他面前,就像待宰的羔羊,可是朱棣没想到,打败了李景隆之后,会在一位书生面前栽跟头。
此人便是当时的山东参政铁铉,负责给李景隆押运粮草,李景隆溃败后,他一路收集溃兵,最终在济南城中坚守数月,在城池将被朱棣攻破时,他心生一计,让朱棣无奈退兵。
草包将军李景隆
朱棣起兵造反,虽然在当时是无奈之举,但也是不义之举,尤其是想以藩王的身份来对抗皇帝,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在战争之初,朱棣虽然收拢了很多旧部,但在实力上很难与中央抗衡,尤其是在粮草补给上,朱棣更是难以为继,所以他需要打一场闪电战,以瓦解南军的军心。
很快,耿炳文便选择了自己擅长的防守战,妄图拖垮朱棣,这是一条明智的战略,只是朱允炆求胜心切,他见耿炳文无法取胜,便立即启用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换掉了耿炳文。
不得不说,虎父生下的多为犬子,李景隆就是一个脸上写着草包的草包将军,更重要的是他还特没骨气,后来南京城中就是他开门迎降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景隆率领大军直奔北平,只是此时的朱棣并不在北平,即便如此,李景隆愣是没有拿下黄毛小子朱高炽防守的北平,等到朱棣抢夺了宁王的朵颜三卫(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相对于现在的雇佣兵)后,李景隆几十万大军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
看着南军败退,押运粮草的铁铉很生气,他没有选择一走了之,反而开始收集败逃的南军,然后押运着粮草进了济南城,开始固守。
气急败坏的朱棣
朱棣打败了李景隆之后,觉得南军中再也没有谁能阻拦他称帝的脚步,于是兵锋直指济南。
殊不知,他所迎来的是铁铉给他当头一棒。
铁铉,河南邓州人,元代回回人后裔,性情刚决,聪明敏捷,熟读经史,成绩显著,曾审理多起悬而未决的案件,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还得到了朱元璋赐给他的字:鼎石,意思是明朝的扛鼎之石。
在固守济南时,铁铉遇到了李景隆手下另外一个能打的将军盛庸,此人可一点都不平庸,他的骨气比李景隆强多了,铁铉与其歃血为盟,约定与济南城共存亡。
面对大军围困,铁铉死守,多次打退朱棣的进攻,气急败坏的朱棣,决定掘开黄河大堤,以黄河水灌城。
要知道,当时济南城中还有很多百姓和士兵,朱棣此举明显已经丧心病狂,但铁铉不敢大意,为了打消朱棣的这个念头,他想到了诈降,引朱棣入城,然后要了他的命。
铁骨铮铮铁鼎石
朱棣明白是被铁铉给坑了,便大军压城,铁铉则立在城头大骂朱棣是逆臣反贼,本就注重名分的朱棣,自然不能任由铁铉大骂,便决定以大炮炮轰济南城。
当时明军的火器已经非常先进,那些威力惊人的大炮,早已经用在了战场之上。
济南城城墙的坚固也挡不住大炮的轰炸,济南城已危在旦夕,在朱棣将要杀进济南城的时候,铁铉心生一计。
毕竟他起兵靖难打着的也是朱元璋的旗号,利用朱元璋政策中,藩王发现帝王身边有小人时,可以起兵靖难以清君侧,如果他坚持破城,势必会损毁朱元璋的画像和灵位,那么他靖难的谎言将无人在信。
朱棣不敢以大炮轰城,铁铉瞅准时机又召集壮士,骚扰燕军,相持之下,朱棣无路可走,只得退兵而去,济南城得以保存,百姓欢呼雀跃,称铁铉为城神。
朱棣休整之后再度南下,这次他绕过了济南,相继攻占沛县、徐州等地,又在灵璧击败南军,紧接着突破淮河防线,兵锋直指南京城。
铁铉再有能耐也仅仅只能防的了一座城,朱棣最终还是攻破了南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则自立为帝。
紧接着他挥兵北上再度围困济南,并在河北一代大肆屠戮百姓,铁铉则誓死不降,最终因寡不敌众,济南城被攻破,铁铉也被俘虏。
即便如此,铁铉依然咒骂朱棣为乱臣贼子,立而不跪,愤怒的朱棣则命人割下铁铉的耳朵和鼻子,然后煮熟受塞进他自己的嘴里,还问铁铉滋味如何。
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
气急败坏的朱棣,最终将铁铉处以磔刑,一代忠臣就此落幕,时年37岁。
铁铉已死,铁骨仍在,人们对其行为十分敬佩,以至于后来山东各地涌现出了不少铁公祠,以祭拜铁铉。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铁铉就是这样的人。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