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在他临死前,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2个已成年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这件事在历史上显得非常反常,纵观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能够长期执政的王朝选择“兄终弟及”的概率非常低,他们大多数都遵循“立长立嫡立贤”的一个原则来进行皇帝的传位,像大宋朝这样绵延超过300年的政权,你做出这样的选择,别人当然有理由怀疑你了,提出质疑的人也拿出了自己的一些证据。
网络配图
第一个证据就是“烛影斧声”这样的一个记载,在北宋年间,有一本书叫《续湘山野录》,这里面记载了一个“烛影斧声”的谜案,就在农历976年10月10号这一天,赵匡胤望着满天的乌云,感觉心情不是很好,就派人把他的弟弟赵光义叫来,哥俩就摆上酒菜,喝上了酒,饮酒过程中,赵匡胤把闲杂人员全都赶了出去,房间里就剩下了他哥俩,因为天色已暗,所以就点上了蜡烛,蹊跷的是这个烛光一直闪烁不定,映照着两个人的影子,透过窗户看上去忽大忽小,显得非常扑朔迷离,这个时候就见赵匡胤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柄玉斧,杵在地上咣咣咣地响,口中还喊着:好为之、好为之,过了一会,赵光义就退出来了,回家了,当天晚上,赵匡胤就死了,第二天一早,赵光义第一个赶到皇宫,和丞相赵普一起宣布说皇帝传位给他了,因为有了《续湘山野录》这样一个记载,后来人越来越觉得这件事非常可疑,人们就开始猜测是赵光义趁赵匡胤不备,在酒中下了毒,毒死赵匡胤后,自己继承了皇位。
网络配图
第二个证据就是赵匡胤没有正式立太子,但他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完全拥有继承权,并且也具有继承能力,首先他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并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级别,他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年近20岁了,担任过贵州防御使以及山南西道节度使,这些职位都已经很高了,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位给弟弟,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更加蹊跷的是,事后赵光义的这两个皇侄下场都不好,首先来说赵德昭,赵光义继位后就想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他不是打仗的料,结果在高粱河一战中不仅没取胜,自己还中箭了,最后是坐着驴车逃走的,和大部队也跑散了,就在这段时间里,大将石守信等人一看情况不妙,皇帝生死未卜,军中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根据老规矩,拥立皇子赵德昭继位,就在大家都同意准备蠢蠢欲动时,赵光义灰头灰脸的出现了,如果他不出现,没准赵德昭就继位成皇帝了,当时由于情况紧急,大家也都什么没说,回到开封后,赵德昭就替大家跟皇上讨封赏,结果赵光义没好气地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赵德昭一听,这是皇上在怀疑自己了,心里万分紧张,回家后不久,为了不牵涉自己的家人,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自杀了,赵匡胤的另外一个儿子赵德芳听说这件事后,也是寝食难安,不久也一命呜呼了,这样一来,两个侄子的死都和赵光义脱不了干系,大家有理由怀疑他因为得位不正,担心事发,害死了两个侄子,这也成了他的一个重要一点。
网络配图
第三个证据就是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的动机并不明显,当时为了证明赵光义得位很正,丞相赵普就提出了一个所谓的“金匮之盟”之说,说是当时三兄弟都在的时候,赵匡胤的母亲就说你们哥仨轮流当皇帝,这样大宋的江山才能千秋万代,这件事哥仨都同意,老太太也知道,就把这件事写成诏书放到一个匣子里,赵普信誓旦旦地说,这个盟约是存在的,我可以作证,但到最后,谁也拿不出这样一个东西来,谁也没见过,全凭赵普的一句话,这怎么能让人信服?另外你说皇帝轮流做,赵匡胤死了,赵光义坐,可是赵光义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廷美还不断受到迫害,最终死在了赵光义的前面,这件事就很可疑,而且赵匡胤的妻子死后,赵光义还不让她葬入赵匡胤的皇陵,更加显得赵光义人情凉薄,你得位要是正的话能干出这些事吗?这也恰恰说明你心虚。
网络配图
历史上有这么多不利于赵光义的证据,看来他得位不正的传说也越发证实了,同时也让人怀疑赵匡胤传位弟弟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也是要讲究证据的,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以现在的思维去品评古代的历史事件,首先我们要把自己放在当时的人物生存的环境当中去,才能找到这些证据和原因,然后再把自己放宽到历史的大视野中去,也许就不难发现历史的真相,让我们先回到当时的案发现场,看看赵匡胤当时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环境,赵匡胤刚当皇帝时,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一个长命的王朝,因为在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这53年时间里,共产生了八姓十三个皇帝,这么频繁的皇帝更迭,显然王朝的寿命都不长,赵匡胤虽然也当上了皇帝,可他也许和他们一样,也是很快就会被推翻,而且赵匡胤当时建立的政权也只不过是众多割据势力当中的一个罢了,还是接手柴荣未完成的事业,他也没有比别人特殊的地方。
网络配图
我们在考虑赵匡胤传位的时候,一定要把他放在一个动荡的、政权割据的环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在一个政权取代另一个政权的情况下,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下去考虑传位的问题,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案例特别值得借鉴和参考,一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的东吴政权,当时掌握东南势力的是小霸王孙策,在公元200年5月5日这一天,孙策领着人出去打猎,结果被仇家的门客用暗箭偷袭,孙策面颊上中了一箭,回来之后病情就很严重了,估计箭头可能喂过毒,他觉得自己命不久也,于是他招来大臣们,说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弟孙权,希望各位共同协助他,凭借三江之险,保住江东之地,并给孙权留下著名的遗嘱: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要知道当时孙策是有儿子的,但是他却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而且传给了弟弟孙权,原因很简单,当时孙氏统治的江东地界,这里的豪强表面上臣服,可心里不服,孙氏在江东的基业并不稳固,如果孙策传给儿子,孩子还比较年轻,不能掌控军队,说不准很快就会被别的政权颠覆,所以,综合来判断,孙策为了保住孙氏基业,他必须选择孙权来继承,从以后的情况来看,孙策的决定是对的,孙权也果然不负他哥哥的期望,不仅巩固了东吴政权,而且还三分天下,成就了一番伟业。
网络配图
另外一个著名的“兄终弟及”案例是三国后期的司马氏政权,是作为兄长的司马师临终前传位给弟弟司马昭的故事,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杀掉了大将军曹爽,掌控了曹魏政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接班,司马师接手的政权也不稳固,外面有吴、蜀两大政权虎视眈眈,尤其是蜀国的诸葛亮,时不时就来那么一次北伐,东南的孙权也不消停,另外曹魏也在这里经营多年,司马氏掌权后各地的反对声也是此起彼伏,搞得司马师焦头烂额,公元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两个人开始起来造反了,司马师只得亲自带兵前去征讨,结果对峙中被文钦的儿子文鸯偷袭,司马师的眼睛本来就不好,看不清还不说,还一直在流脓,结果在慌忙逃跑时,眼珠子从眼眶里掉了出来,这个真假不知,但经过此战司马师命不久也倒是真的,关键时刻,他把弟弟司马昭找来,将王位传给了他,并嘱咐他一定要继承司马家的遗志,一统天下,因为他也知道自己死后必须由司马昭出来掌托才行,否则司马家族就有可能就此终结,果然,司马师的决定也是对的。
网络配图
看完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赵匡胤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是和他们也有相似的情况,首先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武将出身,而且武艺高强,按说他50岁的时候正当盛年,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呢?我们猜想这背后肯定有问题,实际上,赵匡胤虽然武艺高强,能力也很强,但多年的征战也留下一身的伤痕,备受伤痛的困扰,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是一位精力充沛的皇帝,而且北宋的压力也很大,和东吴的孙氏、曹魏的司马氏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北宋处在中原地区,周围环伺的都是敌对政权,另外当时赵家的江山也不稳固,这从赵光义仅仅失踪一个晚上就差点更换皇帝来看,赵氏江山也很脆弱,今天可以换成赵德昭,保不齐明天就换成了别人,赵匡胤对他手下的这些兄弟不是看不明白,不然他也不会搞个“杯酒释兵权”的“鸿门宴”来,另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赵光义是出过大力的,很多赵匡胤不方面亲自出面的时候都是赵光义代他行事的,赵光义在北宋建立中是有大功的,因此在北宋建立时,赵匡胤将赵光义封为开封府尹,这个职位,在五代十国时期一直都是由皇储担任的官职,赵光义在这个位置上接班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对赵光义继位的事提出异议,而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写得非常清楚,赵匡胤驾崩时,赵光义并不在现场,像“烛影斧声”这种在野史中流传的故事也是北宋政权稳固后一些地位被提得很高的文人捕风捉影、挖掘出来的一个饭后谈资罢了,随着大宋王朝延续的时间越来越久,这种质疑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