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嘲苏世长》李渊
提起唐朝的开国皇帝,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下意识便将唐高祖李渊给忽略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主要是因为相比于李渊,人们对于李世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并且李渊在位期间,也没有做过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大事。
其实不然,只要将李渊4个儿子的名字联系来读,就会发现李渊当初起兵并非偶然,他的野心是实际上大得惊人。
唐高祖李渊
李渊与朱元璋都是开国皇帝,但是在称呼上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李渊被称之为唐高祖,而朱元璋则被称呼为明太祖。
高祖、太祖,虽然看上去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最大的一个区别,便在于二者的背景上。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明太祖,是因为他出身平凡,家族之中当时并没有身份显赫的贵族,而他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一步步走上皇位的布衣天子,因此他是他们家族辉煌的开创者,所以被称之为太祖。
隋朝建立之后,李渊作为前朝贵族,非但没有受到打压,反而在仕途之路上更加顺利,逐渐成了整个隋朝炙手可热的重臣。
起初,李渊身为贵族,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野心,无论是在隋文帝期间还是在隋炀帝期间,他总是一副忠心耿耿、为君分忧的样子。这让这两位皇帝,都对他信任有加。
可是随着隋朝末年,隋炀帝的荒淫无道,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隋炀帝的统治,也到了风雨飘摇之时。
面对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各地义军,李渊最初的打算仍然是替隋炀帝平乱,但是他逐渐发现,纵使他荡平了一支又一支的义军,仍然解决不了这次浩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隋朝覆灭已经是大势所趋,区别仅仅是谁能够最终夺得覆灭隋朝的胜利果实,从诸多义军之中脱颖而出,建立新朝。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渊,深藏许久的野心再次被激活,在李世民的建议之下,高举“志在尊隋”的旗号,开启了他的争霸大业。
从李渊正式反隋开始,到最终建立李唐王朝,李渊在李世民等人的帮助下,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如此惊人的速度,除了证明李世民等人的能力超群之外,还从某种角度证明了,李渊对于图谋天下,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在许多影视文艺作品当中,李渊的反隋之举,都是受到李世民的影响而决定的,他本人还是一心向隋,并无称霸之心。而后续一系列的反隋行动,也都是李世民进行执行的。
李唐王朝的建立,有大半的功劳,都归李世民所有,甚至于李渊这个“便宜的”唐高祖,也是沾了李世民的光。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李世民在建立李唐王朝时功不可没,但是幕后的指挥者,却一直都是李渊。
如果他真的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又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如此精妙的计划呢?
其实只要将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我们便可以了解一些李渊的“真实想法”。
但从字面上来看,这些名字并无不妥,反而各个都十分的大气。可是再联合李渊的身份来看,那么这四个名字就不由得引人深思了。
建成之名,可理解为,建功立业, 大事可成。李渊身为贵族,又是朝中重臣,衣食无忧,荣华富贵更是享之不尽,能让他所图谋的大业,除了一统江山之外,便再无其他。
而在“大业建成”之后,首要的一点便是“治世安民”。
在李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第一件所做的事情,便是安抚隋朝旧臣,体恤百姓、减免赋税,这正符合了他“治世安民”的计划。二子李世民的名字,也就说得通了。
三子李玄霸,玄霸之名威武霸气,所谓天玄地黄,称霸天下。这足以证明李渊野心极大,不仅是想要建立王朝,更是要凌驾于诸多小国之上,做当世霸主。
三、寓意深刻
先要建立大业,成功打造一个属于李氏的王朝;之后再治世安民,稳定内政,提升国力;接着图谋天下,将李唐王朝打造成天下霸主。最后希望一切计划顺顺利利地完成。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我们便足可以看出李渊的野心。为人父母,常常在为子女起名之时,都会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其中,而李渊将自己的野心融入儿子的名字当中,也不足为奇。
只不过虽然李氏一族的走向,完全按照李渊的期望而一一实现,但是完成这个“计划”的人,却并不是李渊。
在李渊成功建立李唐江山,安抚百姓之后,由于夺嫡之争,李世民坐上了皇位,而后来将李唐王朝,推向霸主地位的,也并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
李渊的野心,在李世民的身上得以实现,虽然被后人称赞的并不是他,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计划,以及为李唐王朝未来发展做好的铺垫,那么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或许也就不会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