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祁连山中曾发现唐代古墓,附近或许还有更大“皇陵”,但至今没有发现

祁连山中曾发现唐代古墓,附近或许还有更大“皇陵”,但至今没有发现

华夏5000年,能始终屹立东方,传说有“龙脉”护佑,其中就包括昆仑和祁连山脉;昆仑和祁连山,从古至今都是苦寒之地,又远离中原,数千年来始终没有太多发现。

直到2019年,“祁连山”中竟然发现了一座唐代大墓;专家却说:这仅是一座“陪葬墓”,附近或许还有一座规模更大,文物更多的古墓!

古有“昆仑、祁连必有大墓”之说,原因很简单,谁不想葬在“龙脉”之上,说不定还能当皇帝哩!

这话也就一说,都几千年了,古代的金石家、如今的考古队也没在这两座山系中发现太大的古墓;至于历代皇帝,更是多葬在中原腹地,难道“祁连山中有大墓”只是传说?

2019年秋,甘肃武威天祝县由国土局牵头,在岔山村附近的山岗上开展“修整土地”作业;挖掘机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了不少大青砖,还出现了一眼黑漆漆的大洞。

不用多想,这是挖穿了坟冢,现场负责人赶紧叫停作业,迅速将情况汇报给了当地文管处。

考古专家既惊喜又奇怪,惊喜的是“祁连山中果然有大墓”;奇怪的是“几千年都没发现,如今出现古墓,会是哪位历史名人呢?”

不管怎么说,一支由专家组成的考古队迅速赶往现场;由于古墓已被破坏,“抢救性发掘”就此展开。

这座古墓果然宏大,除了厚厚的封土外,地下墓道、甬道以及墓室等一应俱全,整座墓大抵呈“甲”字形。

祁连山中石多岭深,有这样规模的大墓,主人的身份至少也是王侯级别;究竟是谁,敢葬在“华夏龙脉”上?

“墓顶”已被现代机器破坏,因此“墓道”并不难找,考古队顺着墓道进入,刚进去就被吓了一跳。

首先出现的是一座高大的“木质”墓门,上面钉满了鎏金铜泡钉,甚至连上面的铜锁都是“鎏金”的。

从墓门“鎏金”来看,再次证明了墓主人的尊崇身份,可这“木质”墓门就有点奇怪了;经初步勘察,这座古墓应该是唐代产物,都一千多年了,“木门”居然还能保存下来?

当然,或许是大墓密封的好,因此木门才能保存下来;这也证明了一件事,穿越一千多年,土夫子还没有“光顾过”这里。

古有“十墓九空”之说,这话说的可不仅是汉墓,富庶的“唐墓”同样如此;如今这座“没被光顾过”的唐代大墓,专家们庆幸之余,反而有点奇怪了。

千年前的“铜锁”自然挡不住考古队,墓门后面就是直通墓室的“甬道”;这座大墓,自甬道到墓室,一路密密麻麻摆满了陪葬品,甚至考古队员们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这么多“文物”,专家们自然欣喜不已,但也有点发愁“落脚地儿都没有,文物又都是色彩绚丽,且非常脆弱的彩陶,这该怎么清理呢?”

经研究,考古队决定采用“悬空搭架”,可就在将要搭架子的时候,有队员发现了古墓中最重要的东西,“墓志铭”。

别奇怪,考古的意义并不在于“出土了多少金银玉器”;最重要的,其实是“佐证历史”的文字。

尤其“祁连山中的古墓”,墓主人究竟是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可专家只看了一眼,就连忙要求大家“不要靠近!”

或许“祁连山”就比较特殊,这座墓的“墓志”位置也很特殊,竟然在“珍宝环绕”的甬道正中。

远看,这块“墓志铭”四四方方又硕大无比,上面用篆书刻着碗大的字,这也再次证明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可难受的是,这块墓志铭只能“远看”,却不能“近开”。

“远看”到的只是墓志盖,下面才是记录墓主人生平的“铭书”;最大的麻烦是,“墓志盖”与“铭书”之间压着一层丝绸。

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丝绸,本身就是珍贵文物,更何况夹在墓志铭中间,难道上面有什么秘密?

“千年前”的丝绸,到今天已是吹弹可破,如果此时打开墓志铭,或许考古队员带来的一阵风都能将这层丝绸“吹碎”,因此专家才要求大家:不要靠近。

“墓志铭”记载着墓主人的身份、事迹,因此必须要打开;但这层丝绸同样是珍贵文物,专家也不能放弃,这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将墓志铭整个转运至温、湿度更加适宜的研究所,怎么打开另行研究;但运走了墓志铭,“墓主人是谁”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了,这可咋办?

这个不难,“墓志盖”上的9个大字,其实已经透露了墓主人的身份信息;“墓志盖”写着: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

“大周”是哪个朝代?“慕容”又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还得从史书中寻找答案,“大周”不难解释,指的是唐武周时代;可“慕容”究竟是谁呢?

很明显,“慕容”是一个姓氏,唐武周时期的“慕容氏”又是谁呢?

据史料记载,西晋至唐初,西北祁连山一带,曾有一个国家叫“吐谷浑”,其王室成员就以“慕容”为姓。

“吐谷浑”也曾兴盛一时,但任其如何壮大,终究难以在强大的吐蕃和唐王朝之间生存;唐太宗时期,“吐谷浑”归顺大唐,李世民还将弘化公主嫁给了“慕容诺曷钵”。

“吐谷浑”归顺大唐,吐蕃不乐意了,最终将其吞并,可汗“慕容诺曷钵”带着弘化公主逃往大唐的凉州。

如今古墓中出现的“慕容氏”,或许就是“吐谷浑”的王室成员,可究竟是哪一位呢?

“墓志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紧跟着又有人发现了70组色彩绚丽的彩绘俑。

理论上来说,这座大墓千年处于“密封状态”,彩俑保持最初的艳丽,似乎也不奇怪;但如今既然发现了,就要把这些珍宝弄出大墓,可怎么“不被风化”的弄走呢?

除此外,考古队还发现了众多金银玉器,比如金银质地的腰带饰和革带饰等;尤其上面的花朵状浮雕,上面原本镶有宝石,千年后已是风化脱落。

再有就是千年前的丝织品,饰有“连珠双龙纹”、“穿插宝相花”图案,以及“大象”等;千年前的祁连山一带,难道还有大象存在?这个问题至今未被解释。

但毫无疑问,这些同样是“吹弹可破”的珍贵文物,怎么运出去也是个难题。

令专家颇感意外的是,考古队还在墓中发现了千年前的粮食;千年后,专家仍旧能分辨出是青稞和粟,居然还发现了唐代的“核桃”。

不同于金银玉器或丝绸,“粮食”属于有机物,能穿越千年保存至今,其“幸运”程度难以用语言形容;其历史价值、珍贵程度,甚至不输于金银玉器等。

前面说了,这座大墓最珍贵的还是那块“墓志铭”,打开它太难了;甚至古墓都清理完了,研究室还没能打开“墓志铭”。

简单来说,经各路专家不懈努力,“墓志铭”终于被打开,里面果然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墓志记载,这座古墓的主人叫“慕容智”,是弘化公主与“吐谷浑可汗”生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唐朝册封的“喜王”。

这个人没什么好说的,14岁逃离吐谷浑,后入长安做了禁卫军职。

其最重要的部分是,“慕容智”离世后,按吐谷浑的礼制,他被迁葬至祁连山中的“大可汗陵”。

也就是说,如今发现的古墓,附近或许还存在一座规模更大、规格更高、文物更丰富的吐谷浑“皇陵”。

消息一出,瞬间轰动考古界,专家们跃跃欲试,纷纷在祁连山一带搜索;结果直到今天,“大可汗陵”仍旧杳无音信。

看来,所谓的“大可汗陵”,隐藏的比“秦始皇陵”还要深,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只能等后世某一天的“偶然发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皇陵,墓志铭,丝绸,身份,古墓,主人,慕容,唐代,千年,祁连山,观点评论,墓志铭,古墓,吐谷浑,大墓,祁连山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皇陵,墓志铭,丝绸,身份,古墓,主人,慕容,唐代,千年,祁连山,观点评论,墓志铭,古墓,吐谷浑,大墓,祁连山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皇陵,墓志铭,丝绸,身份,古墓,主人,慕容,唐代,千年,祁连山,观点评论,墓志铭,古墓,吐谷浑,大墓,祁连山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