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九曲十八弯”的壮阔景象,蕴藏了无数尚待开发和考证的秘密。
民间关于黄河的传说可谓多如牛毛,其中,关于“黄河铁牛”的故事,更是在黄河沿岸地区传得神乎其神。
“黄河铁牛”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传世之宝,作为古代用来固定桥索的重器,不仅蕴含了古人的高超智慧,也鉴证了我国桥梁发展的历史。
但由于后世疏于保护,一尊唐朝70吨“黄河铁牛”被捞出后,露天暴晒无保护措施,终日被风水雨淋而逐渐腐朽,这是为何?
一、黄河铁牛的来历
“黄河铁牛”也叫唐朝铁牛或开元铁牛,早在古代社会时期的黄河,可谓“三年一决口,十年一改道”。基本上从秦汉时期开始,生活在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就深受黄河决口、改道之苦。
因为每当黄河决口、改道之时,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水灾,不仅会破坏老百姓赖以生存的耕地和房屋,而且还会造成大面积的人员死亡。
为此历朝历代都绞尽脑汁治理黄河,都江堰、郑国渠就是黄河水利工程中的经典之作。
今天要介绍的“黄河铁牛”,就曾是古代黄河著名渡口蒲津渡上蒲津桥的固定物。
这个渡口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唐代时曾在此建立了这座大桥,而“黄河铁牛”就是固定这座大桥桥索的重物。
由于蒲津桥和铁牛建造于唐代开元时期,故此“黄河铁牛”也有开元铁牛的叫法。不过后来因为黄河东移导致蒲津渡和蒲津桥被淹没,故此开元铁牛也没入了黄河之中。
后来关于开元铁牛的传说,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左右开始流行。据当地老人回忆,在黄河枯水期,蒲州西城墙外流域还能摸到铁牛牛角,甚至还有船只的底部被牛角划破的传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治理黄河,建造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在三门峡水库蓄水的时候,导致开元铁牛被深埋于2米左右的河道淤泥中,知道1988年才重见天日。
二、唐代铁牛,浮出水面
1988年在山西省永济市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永济县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经过长达一年的勘探才最终确定了铁牛的位置,并于次年的8月份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这个消息一出几乎震惊了我国考古界。
这次“出水”的四个庞然大物就是唐开元铁牛,它们都是铁质桥体墩台。从外表上来看这些铁牛,身材十分魁梧、健壮,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
牛尾巴的位置还有一个类似炮筒大小的实心“横轴”,而且上面还浇筑了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
铁牛的肚子下面还有6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这些铁柱的作用类似地锚。粗略估计每一尊铁牛的重量至少有四十吨重,作为大桥的墩台十分牢固、结实。
这次考古除了发现了四座铁牛之外,还“出土”了“铁人”,每一尊铁牛的身旁都有一个“铁人”。
这些唐代开元时期的文物,不仅展现出了我国古代桥梁技术的成熟,而且也展现出了唐朝年间高超的冶金工艺。
三、为啥不保护铁牛
据考古专家研究后发现,铁牛浇筑的时间应为公元732年,由于当时的蒲津关是洛阳的对外贸易渠道,所以才会在黄河两岸架起了一座吊桥。
但由于黄河水流湍急,所以很快吊桥绳索就被侵蚀了,为此唐玄宗曾下诏铸造蒲津铁索桥,这座大桥建造完毕之后,为了稳固桥身还在两岸各放了两头铁牛,牛尾巴处的横轴则可以缠住桥身铁索,为了美观铸造了四个牧童,同时,也寓意让他们看住铁牛。
至此之后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蒲津铁索桥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但后来黄河改道向东横移57公里,这也直接导致这座铁索桥和四个铁牛、铁人被废弃了。后来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才重新浮出水面。
不过由于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十分落后,所以导致黄河铁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黄河铁牛重达40吨,腹底铁丘重30吨,这种重达70吨的文物既不利于搬运,也不利于人工维护。
但让人意外的是这四尊铁牛,在出水的时候就没有锈迹,原因就是因为陷入了黄河淤泥中,和外界空气隔绝所以才会千年不腐。
故此永济博物馆出于保护文物的初衷,于是便停止了挖掘黄河铁牛的工作,以免接触外界空气后锈迹斑斑。而此时的黄河铁牛已经露出面了,导致铁牛的颜色已经发生了氧化反应,并且正在出现上锈的问题。
可以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考古,就是以文物作为牺牲品捞名声的做法,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类似的事情出现了,毕竟谁也不希望重蹈兵马俑的覆辙。
结 语
文物对于发掘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考古学。但考古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千万不能头脑一热就开始发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给文物造成无形的伤害,也会让后人无法了解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