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入阁后报仇雪恨,撤销辽王的封地,将其废为平民
隆庆初年的张居正,还不能调动整个帝国的力量,实现他的宏图。不过他毕竟是内阁三学士之一,虽然地位靠后,却是掌握实权最积极的一个。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可能比较难,想毁掉一个人却比较容易,张居正准备找湖北江陵老家的辽王朱宪炜算账了。
湖北江陵辽王朱宪炜是张居正小时候的玩伴,从小顽劣,读书远不如张居正,屡屡被嫡母毛王妃训斥。辽王心怀嫉妒,在张居正中举之后,用美酒灌死了张居正的祖父张镇。在辽王的贵族脑子看来,这只不过是恶作剧般的报复,而丝毫不会考虑夺走他人的生命是怎样的罪孽。那时作为平民的张居正,确乎不具备报复的实力,辽王自己也很快忘却了这事,所以当张居正请假回乡时,辽王还兴高采烈地把张居正邀请到府中,成天饮酒赋诗,并把自己的一些歪诗拿去请张居正点评。
这个昏庸糊涂的王爷,怎么也想不到,身边这个同龄人,对自己怀了一颗极端仇恨的心。现在,张居正成为了内阁大学士,有了权柄,于是机会到了。
明朝的王爷受到严格监视,但经济上则享有很大特权。对于那些胸怀大志的王爷,会很郁闷不得志;而对于只求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又是很滋润的。
辽王朱宪炜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守规矩,嫡母太妃居丧期间,仗着王爷威势,没少干欺男霸女的事,不是特别过不去,地方一般官员都不去找他的麻烦。如果有人深究,那就另当别论了。朱宪炜绝对想不到,儿时的恶作剧,让张居正痛失爷爷,张居正曾发誓言要报仇雪恨,朱宪炜遇上灭顶之灾,算是报应吧。
隆庆元年,朱宪炜被削去了“清微忠教真人”的名号。隆庆二年,朱宪炜遭到了巡按御史郜光先的弹劾。历数他十三条罪状,最主要的违反礼制,荒淫无道,更要命的说他勾结方士,图谋不轨。
隆庆皇帝没有轻易下结论,派遣刑部侍郎洪朝选前往调查真相。四十四岁的朱宪炜不甘心接受处罚,决定以另一种方式向钦差洪朝选鸣冤叫屈。他既不拦轿,又不击鼓,而是在自己的府邸门口,竖起了一面写着“讼冤之纛”白旗。往来的行人停下来,忍不住驻足观看,朱宪炜不免得意起来,心想钦差洪朝选得体谅我吧。他绝对想不到,他这个举动给自己带来的不是福,而是祸。
竖大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造反的标志,按察副使施笃臣早对骄奢淫耻的朱宪炜不满,立即派兵围住辽王府,朱宪炜就这样抱着他那面已经成为造反罪证的大旗,沦为阶下囚。
随后赶到的洪朝选通过走访,认为朱宪炜荒淫无道、酗酒、暴虐,违反了礼法制度,但绝对没有造反的主观意识。洪朝选据实上奏,隆庆皇帝下旨,撤销辽王的封地,剥夺了朱宪炜的王爵,废为平民,囚禁在皇家监狱里。辽王曾给当地很多老百姓家庭带来灭顶之灾,落得这个下场也是报应。有人说,朱宪炜受到严惩是张居正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爷爷张镇报仇。辽王那富丽堂皇的王府,最终被张居正占据,成为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