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以来就不缺乏民族英雄,每当国家危难之际,都会有一些人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
不论是汉朝少年成名,封狼居胥,达到历代武将最高军事成就的霍去病。
还是在宋代风雨飘摇之际勇于抗击金人、发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岳飞,亦或是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誓死不从,最终慷慨就义的文天祥。
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脊梁!
大宋脊梁——岳飞、文天祥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充满着浪漫色彩的朝代,之所以说它浪漫是因为宋朝时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但与之相反的是宋朝军事实力的衰弱,北宋时期,金朝完颜宗翰大举兴兵南下对当时的北宋政权发起挑战。
但对于那些在马背上长大的金人来说,在繁华稳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宋朝士兵的武力值实在是不够看。
于是宋兵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随后便发生了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政权,可是强大的金人依旧不想放过这个衰弱的王朝。
于是与金朝的战争就贯穿了整个南宋的时代,在那时,南宋朝臣对于抗金,大多数都持保守态度。
只有少数血性男儿能对金人展现着大宋男儿的热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和文天祥了。
一个是在宋朝全军畏惧金兵的情况下,依旧依仗自己卓越的军事能力,组建岳家军,在金人心中留下“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心理阴影。
另一个是面对威逼利诱依然不为所动,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
民族英雄称号要被取消?
岳飞和文天祥的英雄形象也因此在后人的口中代代相传,被公认为是民族英雄。
而我们历来都对这些民族英雄们满怀崇敬之心,他们的英雄事迹时常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之中。
然而在2003年之后,历史教材之中却不再将岳飞和文天祥二人称为民族英雄了,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儿呢?
关于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余桂元了,他可是全国历史教材主编,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可都是要经过他的手!
但是余桂元却认为文天祥和岳飞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在他看来金朝和元朝对中国的统治是完全合理的。
那既然是合理合法统治,那么任何在合理统治期间内,文天祥和岳飞所进行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就都属于“内战”了,只有那些在西方侵略之时奋起抵抗的人物才能称得上是民族英雄。
这些观点一经发出,便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桂元不仅遭到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还招来了各地文学家们的严厉抨击。
大家不能接受这番言论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对于民族英雄这件事贯穿了众多网友们的整个学习生涯,也对他们的人生历程产生着不可否认的影响。
但为何一个全国历史教材主编会跟众多人民的认知相悖呢?
华夷之辨是源头
原因很简单——观点不同。
余桂元坚持“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这句话意思就是:只要外族接受了华夏文化,接受了华夏文明那他就是中国人。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余桂元提出这样的观点了。
余桂元认为,金朝和元朝在击溃宋朝政权入主中原之后,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统治政权在华夏地区生根发芽。
那么金朝和元朝就是当时的合法政权,岳飞和文天祥对这个政权的对抗就是“以下犯上”了,既然如此那夷狄蛮戎就都是华夏之人,就不存在什么抗击外侮一说。
而这根源在于华夷之辨,自古在中原大地上关于华夏和夷狄的争论就一直存在。
古代华夏群居于中原,是文明之中心,因此他们认为中原之外都是蛮荒之地,那里的人都是蛮夷未开化之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点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只不过在后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瓦解这种才有所减弱,不像封建社会时期那么严重。
但是这种思想观念是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因里的,在现代社会中还是会有一些固有印象。
而作为历史教科书编辑的余桂元基于历史的角度,把这种观念给置于明面了而已。
只是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在面对着这种观点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些许隔阂,民族英雄是整个民族的信仰,是民族的脊梁。
我们无法想象中华民族失去我们的信仰的样子,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能将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民族英雄的存在至关重要。
英雄概念不应被局限
而对于民族英雄的概念也不需要因为其他因素而有所局限,对于岳飞和文天祥的所作所为,我们能不说他们是民族英雄?
在近代,对于谭嗣同、陈独秀这样的革命志士,我们能不说他们是民族英雄?
到了现代,对于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为我国铸造“锋利宝剑”的钱学森先生以及“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我们能不说他们是民族英雄?
还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钟南山院士,我们能不说他们是民族英雄?
近几年的戍边卫士陈祥榕、祁发宝还有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我们能不说他们是民族英雄?
在每一个时间段,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奋战的人物都能算得上是民族英雄,面对民族英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而不是选择遗忘和淡化。
失去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中华民族是不会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屈服的。
因此,我们要永葆对英雄的崇敬之心,为让中华文明更加源远流长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