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言:“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许多时候,我们虽独一无二,却又淹没在人海中。能够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实在少之又少。郑和作为一位太监垂名青史,实在难得。
在欧洲开始“地理大发现”后,美洲这块新大陆被发现,使得整个世界开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然而在此之前,郑和下西洋曾创下了当时世界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于中国而言,这更是古代社会里规模最大、船只与海员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史料的记载中发现当初郑和下西洋时队伍的宏大以及船只上物资装备的充沛。据史料记载,郑成功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彼时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为这次西洋行拨下了巨额的资金。当时整合所带领的随行人员就有将近三万人,除此之外,既然是下西洋,船只对于此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为此,朱棣下令打造了六十余艘海船。亲眼见过这些海船的,无不为其感到惊讶。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总共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虽然历史上关于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具体花费鲜有记载,可人们还是不难看出,这数次来回耗费了明朝一大笔国库资金。人们不禁开始思考,为何朱棣要花费如此多的资金让郑和下西洋呢?时至今日,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仍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寻人,在《明史》郑和的篇章里,有过一段短暂的记录,在这里面,史官表示朱棣极有可能是为了寻找当初在政变过程中消失不见的建文帝。朱棣看似大方,可是这件事一直是他心里一个抹不去的阴影。虽然史书上如是记录,可这个说法却有些经不起推敲。在很多人看来,虽然建文帝多年下落未明,可朱棣早已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已不用为了建文帝而担忧,所以这个说法并没能让人们信服。
第二种说法是军事目的,有人认为,朱棣一方面遵循着祖上的“海禁”,另一方也希望能够通过郑和下西洋的方式来解决沿海地区倭寇猖獗、南方军士水军此类问题。此种说法只是人们的一种推测,未曾真实地出现在史料记载之中。
第三种说法是为了宣扬国威,这种说法出现在了历史教科书中。当时的明朝虽然有周边的一些小问题,可整体看来,国家还是十分的强盛,所以有人以为,朱棣是为了要让其他的一些国家看到明朝的强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从当时郑和每次下西洋船上满载的珍宝来看,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不过,如果说朱棣就是为了炫耀而让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一说法实在有些站不住脚跟。
尽管郑和下西洋早已过去了数百年,可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在民间,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疑点,直到在印度洋挖出了一块石碑后,这个困扰了人们数百年的疑问才终于得到了解答。
在郑和下西洋期间,他曾经在途径的许多地方都立下了碑,在第二次下西洋时,郑和就在锡兰(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进行过布施,他还为此立下了一块《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以此来纪念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
1911年,彼时的英国正在疯狂地进行殖民,锡兰沦为了英国的一块殖民地。没想到,当英国海军行驶在印度洋的海面上时,这块石碑重新被他们发现,打捞了出来。虽然海军们辨认不出石碑上的文字,但是他们看这块石碑刻有的五爪双龙戏珠很精致,于是就把它放在了码头上。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块宝贝也总会有识货的人会发现。这块石碑再次被人注意到时,是一位工程师的路过。这位来自英国的工程师无意间在路上看到了这块石碑,石碑上刻有中文、波斯文以及泰米尔文,虽然后两种文字已经不太能看清楚,可是一些汉字还能够依稀看见。
正是这上面雕刻的文字解开了郑和下西洋的秘密,上面写道: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永惟大德,礼用报施……仅以金银、香炉……以充供养。”
虽然能够辨认出的汉字并不太多,可是从这些仅有的汉字我们也不难感受到当时明朝的高傲与自信。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不惜花费巨额的资金,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竟然真的是为了“宣扬国威”。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最终被揭晓,这有些像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局,既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合乎情理之中。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关于历史的启发,当我们作为现代人回溯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迸发出各种观点,有时难免将事件弄得更加复杂,或许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太可能的答案,正是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