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时期,名门望族崔氏家有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因为不想嫁给武则天的酷吏,结婚当天哭着不去,妹妹见状挺身而出,替姐姐成了亲,没想到却因祸得福,成了武则天宰相夫人,这个新郎,就是吉顼。
吉顼是个很有争议的人,他是酷吏出身,心里却想着李唐正统,在武则天晚年时期,极力反对武则天亲武疏李。
有人说吉顼可以和狄仁杰媲美,其实吉顼是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武则天,为什么这么说呢?
酷吏与名相起名,凭什么?
根据史料记载,吉顼没做过什么坏事,反而每一件都是让人拍手称快的好事。
第一件,他杀死了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作恶多端,吉顼诬陷他想要陷害武三思和天平公主,武三思得知后果然向武则天求助,最终来俊臣被武皇下令处死,身上的肉都被百姓分割而食。
第二件,他主张还政李唐。
他先是劝谏武则天的情人二张兄弟,让他们在武则天吹枕边风。劝人是个艺术,二张兄弟凭什么听他的呢?其实吉顼只说了一句话:“你们兄弟既没有功业,又没有品德,如果不立大功于天下,何以自保呢?”
一番话戳中了二张兄弟的痛处,武皇年事已高,而他们才青春正茂,一旦武则天驾鹤西去,他们还能有活路吗?
于是,他们决定全力支持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这个太子软弱无能,好摆弄,二张兄弟自持有功,还不是继续吃香喝辣。
不管二张兄弟什么出发点,在外人眼中,吉顼和名相狄仁杰同样立下了赫赫功勋。可惜,吉顼却不如狄仁杰的动机纯粹。
吉顼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其实,不是吉顼本身定力好,而是时势造就了吉顼。
所谓有能力又无德的人,是危险的,吉顼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他生活在武周时代早期,那么第一个毒害李唐的就是他。正因为武则天后期的力不从心,让吉顼嗅到了改朝换代的气息。
吉顼是聪明的。他不同于其他酷吏,周兴、来俊臣无一不被武则天秘密处死,只有吉顼成为了幸存者。吉顼之所以能活下来,一是因为他进士及第出身,能力出众,本身就不同于周兴之辈、胸无点墨;二是因为吉顼非常聪明,懂得审时度势。
随着武周革命接近尾声,武则天不再需要酷吏维持恐怖政治,吉顼也摸索到了女皇的心思,成功转型。他一方面和张氏兄弟打得火热,及时摸清武皇的心态,另一方面,他又密切关注着政局的发展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缜密观察,吉顼认为,未来必定还是李唐的天下,所以他才拥立庐陵王复位,借此捞取政治资本。正如司马光所言:
张吉(吉顼)非能为唐社稷谋也,欲求己利耳。若仍立皇嗣,则己有何功,故劝太后立庐陵为太子,而太后从之。然则欲召还庐陵者,仁杰之志也;立为太子者,张吉之谋也。
千算万算,最终还是郁郁而终
不过,吉顼千算万算,还是没能逃脱自己悲惨的命运。
就在吉顼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得意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得罪了还在位的武则天。
吉顼曾当着武则天的面将武懿宗数落了一番,这让武则天相当愤怒:“吉顼在朕的面前,尚且看不起我们武家人,要是到了将来的某个时候,这种人岂能依靠?”
吉顼就此彻底失去了武皇的信任,很快他就从宰相被贬为安固(今浙江瑞安市)县尉。
临走前,吉顼还在为自己争取最后一线生机,他极大发挥了自己的劝人艺术,对武则天说道:“土和水,和合成泥,二者会不会争执?”
武则天说:“那当然不会。”
吉顼又说:“如果分一半塑造佛像,另一半塑造道家天尊呢?”
武曌说:“那争执就大了。”
吉顼又说:“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犹然为王,双方都不得安宁。”
只可惜,女皇只是长叹一声,并没有赦免吉顼,最终他抑郁死在了任上,结束了他投机取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