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一代明君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历史评价不高?

一代明君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历史评价不高?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唐太宗李世民后期因为太子争权,唐太宗废了太子改立李治为太子,而后唐太宗去世,身为太子的李治继位,这便是唐高宗,唐高宗在位34年,在位期间唐朝国力强盛,先后攻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唐朝的版图达到极盛,也是华夏汉族政权版图的巅峰,不止如此,李治在位期间,改良科举,改善经济,缓和矛盾,对外用兵。综合来看,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都是有很高的建树的帝王,但是历史知名度远没有李世民,武则天那么大,评价也不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治通鉴》评价李治“昏儒”,意思是昏庸儒弱,《新唐书》评价李治:“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意思是唐太宗不能识人,选了昏庸的儿子李治做皇帝,李治太宠爱武则天,又懦弱,管不住老婆,导致武氏篡唐立周,祸害天下。评价普遍不高的李治能力到底怎么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高宗李治政治手段特别高明,一上位信任长孙无忌,褚遂良,利用高阳公主事件,铲除了所有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人,又打击了功臣,把军权收归于自己和李勣。然后,又联合李勣把长孙无忌压下去,李治打算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时,长孙无忌等一波大臣都反对,李治之前就对李勣说过:"茂德旧臣,惟公而已。"李勣自然就能理会李治的意思,在李治改立皇后时表达意见:“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而武则天称为皇后时,长孙无忌的势力仍然很庞大,李治与武则天配合默契,狠狠的打击了关陇门阀,长孙无忌被流放,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高宗一人之手。很多历史史料上说,后期高宗因为患病,不能理政,大权落在武则天手里这里经不起推敲,在公元676年间,李治让当时的太子李贤监国,李贤得以处理政务,而且675年时,李治还问过大臣,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大臣都反对,李治是683年去世的,都可以说明这时候的李治都是总揽大权的,而且从681年开始,李治的身体都是特别差的,武则天真能权倾朝野这两年都可以篡位,篡丈夫的位置跟儿子的位置区别应该也不大,但是武则天仍旧等到高宗去世后一个月才敢篡位,可以大致确定高宗去世时仍旧大权在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高宗李治的心狠,先说对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皇舅,没有李治的授意一个中书舍人敢杀皇舅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再说他的儿子李忠,上面说过李治在675年肯定是把握大权的,前期当太子后面被废囚禁在黔州,并被赐死就可以看出,李治的心狠不亚于武则天的,因为李忠是李治亲自下诏赐死的,所以,之前不能理解为什么说李贤是政治牺牲品就可以看出,李治为了把权利把握住,心也是比较狠的,所以李贤的监国,与亲母武则天的矛盾都可能是李治的有意安排,只为了把握后期的权利。

唐高宗李治的能力:

勤政: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重用长孙无忌创造“永徽之治“的治世。

人才选拔: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

完善法律: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军事

军事: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李世民,杨广没干成的事情,李治干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济:唐高宗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重点打击假币,使得物价平稳,国库充盈。

文化: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大大的打击了门阀世家。

李治文治武功都是很有成就的帝王,但是因为武则天的称帝为后世儒学大家们所抨击,而高宗被作为这一事件的源头,自然也不会得到大儒们好的评价,所以他的功绩被掩盖,他的成就被缩小,甚至被武则天取代,他统治时期的强大默默无声,而武则天的下坡路却被冠以“贞观遗风”的历史治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治,评价,历史,孙无忌,唐太宗,黔州,李贤,武则天,唐高宗,太子,观点评论,李治,孙无忌,武则天,高宗,唐高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治,评价,历史,孙无忌,唐太宗,黔州,李贤,武则天,唐高宗,太子,观点评论,李治,孙无忌,武则天,高宗,唐高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治,评价,历史,孙无忌,唐太宗,黔州,李贤,武则天,唐高宗,太子,观点评论,李治,孙无忌,武则天,高宗,唐高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