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都想穿越到宋朝?大宋王朝真的有那么好吗?

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都想穿越到宋朝?大宋王朝真的有那么好吗?

文人最幸福的朝代——大宋王朝

文/梅湾农夫

为什么那么多的读书人都梦想穿越到宋朝?

我在《北宋七帝八陵·永昭陵》的视频合集里说过,宋朝是让我们既爱又恨的朝代,文人、知识分子和读书人却都梦想生在宋朝,网上也曾经有过一个调查,问现在的读书人最想穿越到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答案几乎百分百地选择宋朝!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宋朝真的有那么好吗?

最近我一直在参观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北宋皇陵墓葬群·七帝八陵,查阅了很多宋朝相关的资料,宋朝被称为读书人的天堂,是读书人的幸福时代,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整个有宋一朝不仅为读书人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拓宽了读书人的上升通道,而且对读书人是相当地宽容。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祖训,刻于碑上,“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赵匡胤之后历代大宋皇帝也都不约而同地谨遵了这一祖训,一直延续到南宋灭亡。

对于寒门学子们进京赶考的车马费问题,宋太祖曾下令印制“官券”,发放给家徒四壁的穷苦人家的读书子弟,那些湖北、四川等山高路远的偏僻地区的寒门学子凭此“官券”,不仅能够解决车马舟船费用,更是能够在赴京途中使用官方的驿站食宿,并得到各级官府的招待,这种“官券”的出现,解决了当时非常多的寒门学子的经济困难,让他们不至于因贫放弃读书至仕,学子们功成名就之后便一心报效国家。

像包拯、寇准、司马光和王安石等北宋名相重臣,都是年少时都是无背景的寒门出身,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

宋真宗赵恒更是亲自作《劝学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经典名句,来劝勉学子们读书上进,考取功名。

而根据《宝佑四年登科录》(注:宝佑四年即公元1265年,宝佑为宋理宗年号)记载,当年一共录取了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是184人,平民出身的有417人,差不多三分之二来自于民间,整个比例的确令人折服。

正是因为宋朝对读书人的如此垂青,也让宋代名人辈出,经典频传,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胜枚举。

宋代,尤其是北宋,人的家世、身份背景逐渐趋于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朝通过不问出身的科举取仕,为寒门学子打通了改变命运之路,甚至开启了迎娶白富美的坦途。王安石的名句:“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就是对这一特殊现象的描述。红裙就是指的这些少女,绿衣郎则是金榜题名的进士们。

东京汴梁(开封)的达官显贵们对这些天之骄子可谓是求之若渴,争着邀请他们给自己当女婿,那个时代权贵们投资一个新科进士,比投资任何其它产业都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所以说,那些官僚显贵、地主豪绅们,甚至包括皇家,为了家族财富和地位能够巩固、兴旺发达,把宝押在了这些新贵们身上,不是没有道理,

为了追到这些金龟婿,宋朝的岳父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不但不要什么聘礼,反而倒贴,嫁妆、资助......那是相当丰厚,生怕新姑爷不进门。

宋朝由于打破了之前的门阀制度,士族大家变得不再是一成不变。朝廷的要员里面,超过九成都源自科考,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官绅士族队伍之中,不断激励着更多的底层普通民众读书上进,考取功名。

宋代的寒门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不断形成了新兴的士大夫阶层。底层群体的自觉意识日渐加强,不至于让阶层固化,从整体上形成了普罗大众“承当天下事”的价值取向,整个两宋政通人和,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祚真正超过三百年的朝代。

这样的朝代,作为文人和知识分子能不向往吗?

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制度所导致的几次两次亡国,我会再单独发文详解,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学子,名句,穿越,底层,经典,王安石,读书人,宋朝,朝代,寒门,观点评论,宋太祖,赵匡胤,读书人,宋朝,寒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学子,名句,穿越,底层,经典,王安石,读书人,宋朝,朝代,寒门,观点评论,宋太祖,赵匡胤,读书人,宋朝,寒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学子,名句,穿越,底层,经典,王安石,读书人,宋朝,朝代,寒门,观点评论,宋太祖,赵匡胤,读书人,宋朝,寒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