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正史中的《水浒传》:梁山不成规模,宋江也斗不过方腊,只是配角

正史中的《水浒传》:梁山不成规模,宋江也斗不过方腊,只是配角

众所周知,《水浒传》以宋朝农民起义为背景的故事,水泊梁山聚集了由呼保义宋江统领的一百单八将,以“替天行道”为口号,势力强盛,后期被招安后征战四方,战无不胜。不过正史之中,梁山这一众根本不成规模,真正威胁到朝廷统治的,是小说中与宋江杀得头破血流的方腊。

方腊也叫方十三,是杭州人,出身漆园(记载不详,不是打工的就是漆园主)。当时的宋徽宗是个文艺青年,除了写字画画就喜欢收藏各种宝贝,还特意成立了“应奉局”四处搜刮民间宝物,凑够十船就通过运河往皇宫运,此为“花石纲”。而且,宋徽宗也很喜欢漆器,对于浙江的漆园自然也要横征暴敛。除此之外,朝廷对农民的苛捐杂税更重,以至于农民不做强盗就只能饿死。

在这种环境下,起义自然是必然的。宣和二年,方腊带着一票兄弟,把革命的屠刀率先砍向了“应奉局”局长朱勔。由于应奉局没有什么武装,方腊等人得以长驱直入,看到当差的就杀,虽然没找到朱勔,但是也杀了不少人,一时间应奉局血流成河,大快人心。

起义一开始的成功,鼓励了更多人参与进来。在南方,摩尼教的信徒众多。加入到起义队伍的人大多是教徒。于是方腊为了更好的号令群众,便自称得到了上天赐予的“符牒”,以摩尼教的教义为起义口号,使得起义大军的数量和凝聚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当地政府当然不能放任农民造反,于是当地知州便派了两浙五千兵马前去镇压。虽说是官方军,但都是些杂役、难民之流,自然没有什么战斗力。加上方腊手下大部分都是当地人,熟悉地形,一来二去这五千兵马全军覆没。官方军被瓦解之后,方腊大军名声大震,其他的起义军纷纷加入。随着势力越来越强盛,方腊大军逐渐占领了江浙一带的六州五十二县,几乎和朝廷分庭抗礼。

方腊看着手下这几十万的起义大军,加上占了如此广阔的富饶之地,哪能不飘飘然。他仿照朝廷也建立了政府,任命了各部官员,把起义军按头巾颜色分了等级。此时的起义军已有百万之众,有了正规军的样子。

方腊崛起速度太快,让宋徽宗大吃一惊,马上停止了花石纲等横征暴敛。但是这些并不够,方腊占据的都是江南富庶之地,大宋的绝大部分税收都是由此而来。于是宋徽宗做了个大决定。

在方腊起义的时候,宋徽宗正在和金国合作,准备南北夹击辽国,已经在北方集结兵力。此时南方沦陷了这么多州县,使得宋徽宗不得不放弃北伐,让这一路十五万精兵强将迅速南下,评定叛乱。

起义军毕竟都是农民出身,没经过系统训练,遇到正规军还是要歇菜。在起义的第二年年初,方腊开始攻打嘉兴的时候,遇到了正规军的前锋王禀。大宋最强大的军队让起义军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战斗,起义军抵抗了没一会就丢盔卸甲各自逃命去了。王禀抓了五百俘虏,在城外全部斩首。

待到北伐的正规军全线到来,方腊便开始了节节败退。正规军攻城略地的速度,比他当时占领没有守备的各个城邦的速度还要快,不到两个月,方腊就只能率最后十几万人躲进一开始起义的地方:帮源峒,躲到深山老林里面了。由于这里山高路险,地形复杂,讨逆大军反倒无计可施。北伐军在山下集结完毕之后,便组成几个小

队上山寻找,同时在当地悬赏,以重金为酬,找寻方腊的藏身之所。

大部分百姓当然不愿意出卖方腊,但总有贪图富贵之人。一日,还没有发迹的韩世忠正带一小队正在山上搜寻时,遇到了山上一个妇人。这个妇人听说了朝廷重金悬赏之事,动了歪心思,主动告知了韩世忠藏身的帮源洞的具体位置。韩世忠大喜,率队直捣黄龙,生擒了方腊等一众起义军。

方腊等人被押回京后处以极刑,这个曾经占据了半壁江山的起义领袖最终也以失败收场。

其实在北伐军中,倒是有一个小队,正是被招安的梁山众人。《水浒传》倒是也不是完全胡诌。不过宋江只是一山之主,并不能及方腊万分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水浒传,起义军,宋徽宗,朝廷,规模,方腊,梁山,正规军,大军,宋江,观点评论,起义军,宋徽宗,方腊,梁山,宋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水浒传,起义军,宋徽宗,朝廷,规模,方腊,梁山,正规军,大军,宋江,观点评论,起义军,宋徽宗,方腊,梁山,宋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水浒传,起义军,宋徽宗,朝廷,规模,方腊,梁山,正规军,大军,宋江,观点评论,起义军,宋徽宗,方腊,梁山,宋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