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优秀老板都是这样用人的:燕昭王的用人策略足以让崇祯皇帝汗颜!

优秀老板都是这样用人的:燕昭王的用人策略足以让崇祯皇帝汗颜!

战国时期燕昭王与明末皇帝崇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临危受命,都有富国强民的意愿。燕昭王治下,燕国日益强盛,燕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崇祯皇帝治下,国家日趋衰落,终至亡国。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两人对待人才的策略不同:燕昭王宽人、容人,不拘一格使用各路人马;崇祯皇帝器小、多疑,满朝文武无一不可杀!

明朝亡国有很多原因,比方说天下大旱、鼠疫盛行、官员贪腐、皇室负担沉重、农民活不下去、内外夹击两边作战等。今天不讨论这些宏大的题目,仅从用人策略方面讨论崇祯皇帝的失误之处,与战国时期燕昭王的用人策略做横向对比,大家就更能了解崇祯的昏招频出,值得我们借鉴。

崇祯皇帝临死都还在说:“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看来到死都还不明白,错误的根源在自己,而非那些奸臣。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是个别大臣不行,这样说还说得过去;要是全体大臣都不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皇帝自身出了问题!

崇祯用人目的模糊,燕昭王真心求贤。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犯事被罢免了(崇祯年间高级官员被罢免很普遍,譬如说刑部尚书17年就换了17个),朝廷急需一个兵部主事的。怎么选拔呢?要是其他皇帝肯定会将朝中懂军事的文官筛选一遍,再找朝中重臣商量一番,慎之又慎,挑最优的(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责任重大)。

崇祯皇帝的选拔方法堪称儿戏:有一天,崇祯面见百官,忽然发现王洽相貌很奇特,印象不错,就直接拍板了,兵部尚书就你来当吧!主管全国军事力量的最高长官就这样轻率的决定了,可谓开旷古之先河,何况当时内有叛乱、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军事斗争异常激烈。各位不妨设想一下,要是你们公司的老总觉得一个新人看起来很顺眼,就让他直接当财务总监,你会怎么想?这样的公司还有前途吗?崇祯就干了这样的一件奇葩事。

幸运的是,王洽本人很不错,积极上进,也很清廉,只是遇到崇祯皇帝就倒了八辈子霉了。崇祯二年十月,清军大举入侵,王洽调兵遣将,积极做好战事准备,正干得热火朝天时,崇祯一纸诏书,将他下大狱。怎么回事?不贪污不腐败,也无作风问题,干得好好的。原来有大臣对皇帝说,嘉靖年年,蒙古军来犯,皇上把兵部尚书杀了,将士振奋,把蒙古军赶跑了。如今,只要皇上效法世宗(嘉靖),清军也会很快兵败。这么白痴的主意,崇祯会信吗?还真信!先把王洽下狱,第二年处死。毛骨悚然啊,崇祯视大臣为木偶、草芥,那个大臣还敢实心实意的为朝廷办事?

相反,燕昭王对待人才的态度就好极了。燕昭王刚继位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辅佐。有人就对他说,老臣郭隗很有见识,他或许有主意。燕昭王就到郭府问计。郭隗就说,要我一时来推荐人才,还真想不出,我给大王讲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吧。燕昭王一听,大开眼界,就修了黄金台,恭恭敬敬的拜郭隗为师。其他国家的士子听说燕王礼贤下士,就纷纷跑到燕国去,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一时间燕国人才济济。

邹衍是当时著名的阴阳五行家,肯到燕国来,燕昭王迎接邹衍时,狠下了一番功夫: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入坐时昭王主动坐在弟子坐上,敬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燕昭王还特意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终其一朝,燕昭王都对邹衍十分恭敬、信任,颇有魏文侯的作风(魏文侯每次路过段干木的住宅时,都会恭敬鞠躬《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

君主如此对待臣下,群臣自然拼命卖力。短短三十年的努力,燕国国力快速上涨,领土面积超过魏、赵、韩、齐,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崇祯冤杀袁崇焕,燕昭王信任乐毅,杀掉挑拨离间者,高下立判。

袁崇焕的死,对明朝而言可谓一悲剧,自毁长城!崇祯皇帝听信皇太极制造的反间计,大为恼火,将袁崇焕一刀一刀地刮了,残忍至极(其他大臣会怎么想?)。听信反间计,不智;凌迟大臣,不仁、不义!如此糊涂,再努力也没用。

乐毅攻打齐国时,国内也有小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这种小人似乎到处都有),说乐毅久攻即墨不下,一定是存有二心,想自立为王,摆脱燕国(诬陷大臣造反,历来是最具杀伤力的一招)。燕昭王怎么做的?和崇祯皇帝恰恰相反,其做法颇值得称赞

第一步:举办了一次宴会,当场杀掉造谣者;

第二步:送给乐毅妻子王后才能穿的衣服,送给乐毅儿子王子才能穿的衣服;

第三步:派军队将乐毅妻子、儿子送到齐国;

第四步:封乐毅为齐王,宣称燕国、齐国交好。

效果怎么样?乐毅非常感动,宣誓永远效忠燕国,永不背叛!

燕昭王这招高明在什么地方?燕昭王非常清楚,燕国的强大与乐毅的乐毅的贡献密不可分,处置乐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君臣必将离心离德,燕国又将回到老路上;况且,乐毅率国家精锐出动,如果真想当齐王,燕昭王是没办法制止的。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顺水推舟,封乐毅当齐王,这样至少对燕国有利。

燕昭王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利益,而崇祯首先想到的是皇位的权威,这就是差别!

看到燕昭王、崇祯皇帝的用人策略,你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策略,崇祯,燕国,邹衍,尚书,皇帝,人才,乐毅,王洽,用人,观点评论,燕国,邹衍,燕昭王,乐毅,崇祯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策略,崇祯,燕国,邹衍,尚书,皇帝,人才,乐毅,王洽,用人,观点评论,燕国,邹衍,燕昭王,乐毅,崇祯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策略,崇祯,燕国,邹衍,尚书,皇帝,人才,乐毅,王洽,用人,观点评论,燕国,邹衍,燕昭王,乐毅,崇祯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