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些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全盘推翻前人的观点,然后引用一些所谓专家的话,推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论断,比如有人就认为杜甫生前并不窘迫,甚至说: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杜甫过的其实是地主生活,他只是喜欢哭穷而已。”
对于这样的话,六甲番人是不以为然的,杜甫在诗里所描述的困境不容怀疑,他的艰辛的心路历程不容怀疑,他的推己及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容怀疑。
天宝十四载十月初,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刚入家门却悲哀地看到小儿子饿死了,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记录了这段不堪回首的遭遇: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诗里充满了对愧疚和悲伤,绝对不是那些无病呻吟的富贵诗人所能写出来的,当了官,儿子还是饿死了,老杜的生活能不算窘迫吗?
老杜这首诗之后,安史之乱爆发,老杜一家更是开始了颠簸流离的日子,一直到成都浣花溪时才算稳定了下来,但生活依然贫困,“恒饥稚子色凄凉”,“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其间,他还写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杜晚年的困境是从未经历饥饿的今人所无法想象的,他的死因甚至是因为久饿之后暴食所引起的消化不良。
这样一位在生存线边缘挣扎却又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居然还有人怀疑其诗情的真挚,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至于说杜甫当时那么有名,其实也是算不上的,老杜在世时名声并不算显赫,至少和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相比,诗名是远远不如的,他真正声名远扬是在中唐之后,而被尊为诗圣则是宋朝的事情了。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作为最强盛王朝转衰的见证者,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后人怎样推崇老杜都是不为过的,只是这一切,与老杜生前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