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东晋皇族的崛起到底是顺势而为还是天命所归?

东晋皇族的崛起到底是顺势而为还是天命所归?

淝水之战结束后,东晋帝国的所谓“北伐”,不出意料地又失败了。但这次失败的原因,和之前几次北伐又不太一样。

之前几次北伐失败,无非就是中原实力派有奶就是娘,豪门士族在后方不断掣肘。

可这一次北伐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晋帝国的皇族势力不断增强,大家根本没工夫去管什么北伐,而是绞尽脑汁对付皇族。

很多人都说:东晋帝国自谢安之后,豪门士族一代不如一代。

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淝水之战结束后,皇族代表人物司马道子成为执政官。当时谢安还活着,但依然被司马道子逼得一退再退,后继者不如谢安,并不是什么能力问题。

比如说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国宝,面对司马道子的时候从来都是俯首帖耳的;司马道子公然嘲笑桓温,桓温的儿子桓玄也只能跪在地上谢罪。

桓玄尝候道子,正遇其醉,宾客满坐,道子张目谓人曰“桓温晚涂欲作贼,云何?”玄伏地流汗不得起。——《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太原王氏和桓氏都是东晋帝国赫赫有名的豪门士族,连他们都如此战战兢兢,其他豪门士族就更不用说了。

从当时的朝堂局势来看,能与司马道子相抗衡的,只有他的哥哥——孝武帝司马曜。可这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东晋帝国似乎已经完全被司马皇族所掌控了。

司马皇族是如何崛起的?历史的记录非常模糊。给人的感觉就是:淝水之战中,前秦帝国败得稀里糊涂,谢安和谢玄赢得稀里糊涂,然后稀里糊涂地被排挤,司马皇族稀里糊涂地大权在握。

出于神话皇权的考虑,史书在说起司马道子权势滔天的时候,总在刻意强调他的皇族身份,好像他天生就拥有权势一般。可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东晋帝国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一套。

不要说司马道子,仅仅是皇帝的弟弟,就算是司马道子的父亲简文帝司马昱,谢安都是一万个瞧不起。说起司马昱的时候,谢安说他和晋惠帝那种傻子差不多。

帝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故谢安称为惠帝之流,清谈差胜耳。——《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如果司马道子仅仅是皇帝的弟弟,谢安怎么可能怕他?谢安可是淝水之战的大功臣。

皇族是怎么崛起的?从司马道子兄弟的能力和身份上,我们找不到确切答案,因为史书对他们兄弟的评价都很低。虽然这种评价未必客观,但从事实上讲,司马道子兄弟确实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丰功伟绩。

在我看来,皇族的崛起,要追溯到庾氏主政的时候。为了打压庾氏,桓温和司马昱崛起。

那一年是公元345年,桓温坐镇帝国西部,司马昱坐镇帝国东部,两人井水不犯河水。可到了25年以后的公元370年,桓温权势滔天,司马昱被桓温逼得朝不保夕。

但如果我们排开桓温不算,单独比较谢安、王坦之和司马昱三人的权势,会发现司马昱的权势绝不逊色于前两人。因为此时的司马昱以亲王的身份执政二十多年,其权势不可小觑。

而桓温又在废立过程中犯了错误,把司马昱推上了皇位,这更是极大地加强了司马昱的权势。

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只不过桓温过于亮眼,出面对抗桓温的又是谢安和王坦之。与这三人相比,司马昱实在是没什么存在感。而司马昱又不是什么霸气外露的人,所以谢安一直都很轻视司马昱。

冲既代温居任,尽忠王室。——《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而司马昱的儿子(司马曜、司马道子)已经成年,他们立刻开始了对谢氏的围剿,这才给人造成了一种“皇族一夜间崛起”的错觉。

我们在说起司马皇族崛起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司马皇族和豪门士族区分对待。其实从身份上看,五马渡江的司马皇族都是西晋皇族的旁支,并没有八王之乱中各位诸侯王那样的实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皇族的身份与王谢桓庾差不多,都是豪门士族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吉祥物。

在东晋帝国中,除桓温以外的各大豪门士族几乎都无法真正做到一枝独秀,整体上是轮流坐庄的,只不过现在轮到司马皇族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司马道子,权势,东晋,司马曜,皇族,谢安,崛起,帝国,士族,天命,八卦爆料,司马道子,司马昱,皇族,谢安,桓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司马道子,权势,东晋,司马曜,皇族,谢安,崛起,帝国,士族,天命,八卦爆料,司马道子,司马昱,皇族,谢安,桓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司马道子,权势,东晋,司马曜,皇族,谢安,崛起,帝国,士族,天命,八卦爆料,司马道子,司马昱,皇族,谢安,桓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