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说法是在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中原人口锐减,有的说法是减少了95%,还有很多人说三国时中原汉族几乎等于被灭族了,那么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呢?三国时期人口为何锐减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
说三国时期人口几乎等于被灭族的说法是不是真的?
我们直接从相关典籍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按照《汉书》以及《后汉书》记载,东汉汉桓帝时期对在籍户口人数统计,当时西汉人口为980万户,接近5600万人。但是仅仅过了20来年,到了赤壁之战时也就是三国刚刚形成鼎立之时,魏蜀吴三国加起只有区区的140万人。从5600万到140万,到底中原大地经历了什么?说灭族真的一点都不为过。还原当时的情况,千里田地荒芜,杳无人烟,尸横遍野,用这两个词形容当时也不为过。
而且现代很多人学者也经常说一句话,就是“原子弹都不如关羽张飞的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可见三国时期的人口真的是减少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步了。
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数据变化如下: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统计的三国时期140万人口可能还是算多了,真正东汉汉末只有90万人口,中原汉人真的是差点就没了。当时曹魏建国之时,大臣陈群曾说“现在的一个国家的人口和以前的一个郡一样,有的还不如”。从此可见当时人口是多么的稀少。
但是,后来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疆域维持了很长时间,所以魏蜀吴三国都不同程度地恢复生产,积攒人口,到了蜀国灭亡之时,蜀国籍册中的人口已经超过90万了,而魏国更多,为400万,吴国则是230余万。这时就算全加起来,也才800万左右,这和汉桓帝时统计的5600万人口依旧相差巨大。
因此,到了司马氏统治的西晋大一统前期,由于中原汉族务农人口太少,百业凋敝。于是没有脑子的司马皇室便想出了招揽北方游牧民族来中原从事农业生产,以达到增加生产力的作用,加上西晋王朝的军事孱弱、作风糜烂,最后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发生,又一次差点造成了汉族的灭族。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的情况呢?
首先,就是连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各地政权割据,全国各地除了打仗就是抗灾,广大人口饭都吃不饱,也就没有经济能力再生孩子了,就算是生了也只有很少能长大,所以人不少才怪。
其次,连年的战乱导致农业人口大量逃离原籍,躲避战火,这就导致了每个地方官府统计的人口出现严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