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高炽耐人寻味的新政

朱高炽耐人寻味的新政

朱高炽耐人寻味的新政

事先声明,此文章为原创,请大家支持原创。

旧皇驾崩,新皇登基要有遗诏。新皇奉遗诏登基后要颁布登极诏,昭告全天下,我当皇上了。遗诏和登极诏都是向全天下宣布最高统治者的变更。登极诏还有另外一个重大作用,那就是革除掉上任的一些弊政然后颁布一些新政以及实施一些改革。这都是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在里面,第一,消除上任的影响力。第二,聚拢人心。第三,加强自己的影响力。第四,为自己的执政朝代打上深刻的烙印。第五,加强团结。颁布能让大家都满意的新政能让所有人都力往一处使。可以说在新皇登基后,颁布登极诏是必走的流程。

因为朱高炽没有遗诏,所以我们只能研究他的登极诏了。永乐二十二年8月15日也就是1424年,朱高炽在即位的同时颁布了登极诏。这里面有个很冷门的小知识,那就是朱棣在死前曾预计8月中旬回京,结果半路就驾崩了。结果朱高炽在8月中旬的15日登基,这个巧合实在是有点让人起疑心。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朱高炽的登极诏,学者们发现朱高炽的登极诏又创造了一个大明新历史。朱高炽的登极诏颁布了35条新政,建文帝登基后的新政为8条,朱棣的登极诏新政也才24条,而且这24条里大多数还是针对靖难之役所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历史规律来分析,朱高炽颁布这么多新政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朱高炽全面否定朱棣的治国政策。第二种可能是对社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与革新。究竟是哪一种?小弟在下文会为网友们详细讲述一下。

朱棣

在朱高炽颁布的新政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停止朱棣时期的许多大型工程,物料采办活动以及最著名的下西洋活动。朱高炽全面停止了大臣们口中这些劳民伤财的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朱高炽的执政理念是休养生息,朱高炽要让大明从朱棣那段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岁月中走出来。朱高炽表达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否定朱棣。联想起朱棣和朱高炽尖锐的矛盾关系,我们也搞不懂朱高炽究竟是掺杂进了太多个人情感还是单纯的为了大明好。

小弟详细讲述一下这些核心内容吧。新政总共35条,停止下西洋的规定就有4条,我们由此可见朱高炽否定的力度。第一条,下西洋的船只全部停止。已经在福建,太仓附近停泊的出海船只一律回南京,船上的货物由内府接收。第二条,在大明境内的国外使者全部回各自的国家,大明会派一定数量的人与船护送其回国。第三条,已经出海的大明内外官员全部回京,普通百姓要立即返航回家。第四条,大明各个造船点全部停止造船。为了出海交易而买办的物品,已经购买的交于官府,还没购买或是准备购买的则全部停止。

朱高炽

朱高炽这突如其来的新政打了准备出海贸易群体一个大大的措手不及。先不说很多人因这个新政而下岗,咱们就谈谈下西洋的经济利益。第一,下西洋提供了很多职业岗位。很多人都因下西洋活动而有了养家糊口的工作甚至不少人都过的挺富裕,老百姓有钱,消费能力自然变强。下西洋活动一停止,不少人都失去了谋生的饭碗。老百姓手里没钱,消费能力自然变弱,沿海地区的经济一时间滑落不少。这其中也包括造船的工人,造船点的停止让很多工人无以为生。

郑和

第二,朱高炽这变相的封海,让很多人铤而走险的私自出海贸易。海外巨大的经济利益全被这些铤而走险的商人们占据了,大明朝廷是没沾到一丁点油水。

第三,在当时的大明里,有很多商品在大明本土没多大市场,属于堆仓库的那种。但拿到海外去卖,却能获得到高昂的利润。下西洋不单拉动了内需,更让不少冷门行业活络起来。下西洋活动一停止,大明的商业以及手工业均遭受到不小的打击。

第四,已经准备好的出海贸易商品全被朝廷接收。在当时,下西洋本就是官方活动,这些贸易商品也自然是朝廷购买的。被朝廷接收从而留下,这看似没什么损失,但实际上则是亏大了。这些出海贸易的商品全是海外的热门商品,价格已经被炒起来了,大明朝廷购买时也花费了不少钱,算是一笔巨资。现在下西洋活动停止了,这些花高价购买的商品只能由大明朝廷自我消化了。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商品里有很多东西都是大明朝廷用不上的。说句老百姓话就是花了冤枉钱。这笔冤枉钱让大明的财政有点疼。如果出海贸易,那这波是稳赚不赔的。但现在只能由大明朝廷为自己买单。

第五,从海外买回来或是交易回来的商品也刺激了大明本土的消费。

第六,频繁的海外贸易让大明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碰撞出火花。大明文化输出的意义远比金钱上来的更为重要。这是一笔意识形态上的无形财富。

第七,下西洋也提升了大明的海军实力。这样的军事意义也远超经济意义。

下西洋的好处还有很多,小弟一时说不全,暂且只能说这么多。有兴趣的网友们可以为小弟补充补充。

说实话,下西洋对大明朝廷本身没多大的好处。因为交易或买回来的稀有商品全被皇家自我消化了,说白了就是当个奢侈品享用了。这批奢侈品用完后,大明皇室尝到了甜头,自然要购进下一批奢侈品。这属于一个消费循环,而为皇室买单的则是大明财政。这才有了劳民伤财的说法。如果放眼整个大明,下西洋绝对是大有益处的。下西洋让大明的商业无比繁荣起来,这样的经济利益是农耕经济的几百倍。商业繁荣了,老百姓自然有钱赚有饭吃,这也为大明新增加了一个经济体系。不收商业税那是大明决策层的问题,但大明的朝臣绝对不能说收商业税是与民争利。

退一万步来说,出海贸易的确很容易引来倭寇与海贼海盗。但你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固步自封。哪个国家的进化史没经历过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和军事是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停止海外贸易,既阻碍了经济发展也失去了练兵的机会。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小弟个人认为海外贸易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大明朝廷觉得自己为皇室买单是吃了亏,但大明整体却得到了巨大利益。小弟可以理解停止大型工程,但停止下西洋真的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小弟也不能理解停止大型买办活动的意义在哪里。当时大明的买办路线是由陆路到东南亚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买办的物品多为奇珍异宝和西北那面的马匹,说白了这就是一条到东南亚的小型丝绸之路,这又是极具经济意义的一件事。这条陆路甚至能到达撒马尔罕和失喇思。撒马尔罕是今乌兹别克斯坦,失喇思在今伊朗,这两个地方是大明买马的地方,结果大明一样给停了。大明朝廷不能因为自己买单给皇室买奇珍异宝就否定这采办的活动。这世界的所有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你不能因为这件事有弊的一面就去忽略它有利的一面。凡事都要趋利避害,哪能一棒子全打死啊。

是朱高炽时期的国情不适合出海贸易和陆路贸易吗?朱棣给大明的底子打的很好也很扎实,朱高炽真就是一个吃现成的富二代。如果朱高炽在朱棣的基础上稍加改变,那大明绝对能比朱棣时期更繁荣一些。但朱高炽的全面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明发展。仁宣之治在某些层面上来说就是吃朱棣的老本,到了朱祁镇这,朱棣的老本算是被彻底挥霍干净了。如果没有于谦,大明就剧终了。

在出海贸易和陆路采办的贸易中免不了有些人科敛害民,这的确是一个大弊端。但这个弊端谁能制止住?现代也在不断的发生。这东西只能靠自我的道德品质与良心来约束。还是那句话,趋利避害。如果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请及时通知小弟一声,小弟也想亲眼目睹一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完美之事。

总而言之,朱高炽的新政就是在反对朱棣。史学家称朱高炽扭转和改变了朱棣时期国力超负荷状态和不正常的政治风气。嗯。朱高炽的休养生息是属于原地踏步的那种,外患都被朱棣收拾老实了,所以朱高炽才能安心的休养生息。可以说朱高炽的执政是没什么进取心的,他算是属于守成的一个人。

至于说扭转和改变了朱棣时期不正常的政治风气,小弟多多少少想笑。第一,朱棣时期,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重用特务机构。第二,朱高炽就没用过特务机构?

小弟本人对朱高炽没什么偏见,只是觉得朱高炽在颁布新政这件事上实在是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如果朱棣时期的这些政策真这么糟糕,那大明早就乱了。但事实就是大明在朱棣时期是极为繁荣的。朱棣真的是在朱元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以说人和人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天生就有极强的进取心,他们始终想干一番大事业。有些人天生就是个求安稳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人的各自追求不同罢了。说到这,小弟想起了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也是个干大事的皇帝,可惜的是万历皇帝被那些文人们处处掣肘。如果万历皇帝能放开手脚大干一番,那他的成就会很高,大明又会变的有所不同。所以说人所处的环境也很重要呀。

朱高炽监国20余年,但当皇帝却没多长时间,我们也看不出他的水平如何。根据目前的史料来看,朱高炽算是一位不错的守成之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高炽,活动,经济,商品,登基,新政,朝廷,贸易,大明,朱棣,观点评论,朱高炽,新政,小弟,西洋,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高炽,活动,经济,商品,登基,新政,朝廷,贸易,大明,朱棣,观点评论,朱高炽,新政,小弟,西洋,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高炽,活动,经济,商品,登基,新政,朝廷,贸易,大明,朱棣,观点评论,朱高炽,新政,小弟,西洋,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