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在封建王朝中,时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句话来形容宰相,由此可知,宰相的权利仅次于皇帝,拥有实权。
在中国的历史中,宰相约有1500多人,在历史的记载中,王安石、诸葛亮、狄仁杰、范仲淹、李斯等皆为德才兼备的宰相,身居高堂,身怀天下。
宋朝名相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远大抱负和伟大的胸襟,在其位,谋其职,正是这些名相的特质。在宋朝中,寇准也是一代名相,一生为政清廉,深受百姓喜爱,但是晚年却很凄惨,令人唏嘘。
后来寇准被录用,宋太宗非常喜爱他,他为人正直,深受太宗重用,被任命为枢密院直学士,太宗时常把他与当时的名相魏征相比,认为他的才学胆识可与魏征相匹配,可见宋太宗对他的政治才学的认同。
寇准在任期间,他负责的县里没有百姓不叫赋税的,对于皇帝直言进谏,指出问题,宋太宗非常喜爱。虽然太宗很认可寇准的才能,但是寇准性格刚烈,不懂变通,时常在殿前与其他大臣争执,所以也被贬过好多次。
后来有外敌入侵,寇准力排众议,建议真宗御驾亲征。甚至说出了如果真宗不出征,回到宫中,那么不久后将家国无存,后来真宗听取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
在战事中,寇准也发挥了他极高的军事作战能力,不断为真宗提取建议,最终获胜,消除了兵患。
由于寇准为人太过正直,不懂变通,与朝中大臣时常有争执,再加上他后来位居宰相,任人不分资格,这使得其他朝臣很不满意,后来朝臣和他说这件事时,他直言宰相是需要推荐有才能的人获得官职,贬黜没有才能的人,这使得其他朝臣更加不满。
宋真宗重病后,刘皇后干预朝政,寇准便秘密向皇上进谏,说皇太子是合格的储君人选,百姓都很喜爱,希望圣上传位于他。
真宗同意后寇准便开始拟召,不想计划被刘太后知晓,寇准又被贬黜。真宗得病后一直是刘皇后掌权,甚至有大臣向刘皇后进谏,说可以效仿武帝掌管朝政。
刘皇后虽然很想效仿,但是却害怕百姓说她篡权,于是便说只是暂时掌管朝政,不可能代替赵氏的江山,但是她却时常身着龙袍,在宫中享受皇帝的礼仪。
由于寇准在宰相时得罪了不少人,当时刘皇后身边的宠臣很不喜欢寇准,便一再贬黜寇准,后来寇准被贬到雷州。
寇准年幼时家境良好,生活优渥,因此生活待遇很好,后来即使当上了宰相,也不改其奢侈的生活,后来即使一再被贬,俸禄也一再降低,也不肯降低生活条件,即使生活艰苦也不剥削百姓。
可是由于寇准生前得罪的人太多,银钱大多被克扣,只运到洛阳便没有了银钱,妻子无奈,只能将寇准安葬于洛阳。
后来仁宗想起来了寇准,派人去了解寇准安葬于何处,才知道寇准由于银钱不足只能葬于洛阳,心里很过意不去,便下令将寇准归藏于他的老家,于是寇准10年后才魂归故里。
回顾寇准的一生,年幼得志,深受宋太宗,宋真宗重用,一生廉政清洁,深受百姓爱戴,但也因为性格太过于刚直,多次受贬。但是对于寇准来说,即使多次受贬,最终被奸人迫害,晚年凄惨,他仍旧是宋朝最为伟大的宰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