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范仲淹,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岳阳楼》中写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文中最后一段范仲淹自谦的问到:“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是说:“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其实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范仲淹,出生于989年,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范仲淹出生名门世家,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高祖范隋曾任丽水县丞,后来正是因为中原兵乱所以才移居吴县的。范仲淹的祖父、父亲都曾在吴越为官。
淳化元年(990年),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谢氏只得带着年幼的范仲淹改嫁,在范仲淹成年后,才将真实身世告诉了范仲淹。范仲淹感慨不已,于是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苦读及第,步入仕途。
范仲淹虽以乙科第九十七名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却因为没有家世背景,只被任命为了“广德军司理参军”这样的九品小官。
但范仲淹胸怀大志,以国家之兴;百姓之福为己任,并一步步做出了自己的功绩,得到了提拔。不过在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时,发起“庆历新政”却遭到了挫败,受到了弹劾。范仲淹自请出京先后在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为官。
被调任杭州的时候,范仲淹已经60几岁的高龄了。当时在富裕的江浙一带,因为干旱的原因也闹起了大饥荒。杭州地广人多,官府储备的那一点点粮食根本不够吃,一时间饿死的饥民数不胜数。
常言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时杭州一些无良米商,还趁机抬高米价,然后将米抵押给饥民,让他们用田产来换,坐收暴利。饥民们换得“心甘情愿”官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后来范仲淹想出了一个主意,你们不是要抬高米价吗?好那就多涨一些,再涨一倍!米商自然是很高兴的响应范仲淹的号召,米价又大幅度的提高。
米价涨了之后,百姓们怨声怨道,不理解范仲淹这样做是为何?连朝中弹劾范仲淹的大臣也更多了。但范仲淹顶住了压力,几天后果然发生了转机。
外地的商人听说杭州的米价上涨以为灾荒已经过去了,于是纷纷把大米运到了杭州,很快杭州的大米便饱和了,大米到了杭州结果卖不出去,眼看着雨季就要到来,不好运送,于是只能低价促销。一些灾民们终于能够买得起大米了,再加上官府买了一些救济灾民,最终让杭州数百万灾民度过了难关。
大家这才明白了范仲淹的用意,从前骂范仲淹的灾民也感到非常的惭愧,纷纷在范府叩首致谢。不过范仲淹虽然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却并没有在任太久,一年后又调到了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常年的奔波让范仲淹身体每况日下,最在上任颍州时病逝,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