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河南发现隋唐时期粮仓,其储量惊人,粮食历经千年不腐还能发芽

河南发现隋唐时期粮仓,其储量惊人,粮食历经千年不腐还能发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很多先进的知识,而且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产品,可以说这些产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改变着人们的习惯。作为一名现代人,享受着手机和网络带来的便利,享受着空调风扇带来的舒适。当现代人在回首历史时,一部分人带有一些轻视的意味看待,认为那些创造发明不过如此。而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奇迹”,体现古代智慧的建筑,它的名字叫做含嘉仓。

含嘉仓是在河南境内发现的一处隋唐时期的粮仓,它的储粮量十分惊人,最多时储存了当时全国二分之一的粮食。更令人感到惊叹的是在考古工作人员对含嘉仓进行挖掘勘察后,发现了里面千年未腐的粮食,而在有关部门尝试进行培育后,竟然像普通种子一样发芽了。那么含嘉仓是如何被发现的,而它又是如何做到粮食历经千年不腐,并且还能发芽的呢?

话说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国内的焦枝铁路正准备开始修建,就在建机修车间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之后上报给了有关部门。经过考察之后,确定这是一处古代遗址,随即上级就派考古相关人员前来进行勘察。在一系列的勘探工作后,考古人员在河南洛阳共发现了287处排列有序的粮窖。

在对其挖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在一块铭砖上发现了“含嘉仓”的字样,并在其上发现了其他的记录信息,这不仅让考古工作人员确定了这处遗址的“身份”,而且证明了在隋唐时期就已经采用了制度化、规模化的粮食储存方式。

含嘉仓可以说是唐朝时期排名第一的大粮仓,它的占地面积超过了40万平方米,曾储藏了全国约二分之一的粮食。虽然考古专家对于含嘉仓建造时期抱有分歧,但是专家们一直认为含嘉仓真正大规模投入使用是在唐朝。

隋朝时期,不少粮仓是建在城外的,这让隋朝皇帝吃了不少苦头。在隋末,瓦岗军曾占领了位于城外的回洛仓,使得洛阳城陷入了无粮可食的困境。之后瓦岗军更是用这些粮食招兵买马。到了唐朝,当时皇帝吸取了隋朝的教训,于是在洛阳城内建造了含嘉仓。建成之后,含嘉仓开始投入使用,并逐渐成为当时的第一大粮仓。直到宋朝,由于战乱,含嘉仓被废弃。

可能与大家想象的普通粮仓不同,含嘉仓采用的是地下储粮的方式,而在发现的粮窖中,最深的大约12米。在对含嘉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在一处粮窖里发现了储藏量好的粮食。在使用相关检测仪器检测后,发现这些粮食不仅没有腐烂,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活性。换句话说,这些粮食仍然具有发芽的可能。而在之后的实验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粮食历经千年不腐,并且还能发芽,这都得益于科学的设计和储藏。含嘉仓位于洛阳城中地势较高的位置,这里的土质干燥,不易积水,是储存粮食的有利条件。仅仅如此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储藏方式。当时的人们,先烘干仓窖,然后在窖底铺上了草木灰,用来吸收窖底的水分。在草木灰之上铺木板,之后又用谷糠和席子作为隔断,一层层地铺粮食。这些措施不仅起到了控制水分的作用,而且还保持了窖内的温度,避免粮食发芽。

除此之外,聪慧的古人还使用树木作为温度计。树木是如何充当温度计的呢?原来古人在将粮窖封土之后,在其上种上树苗。如果粮窖内部温度过高,那么树苗就会出现枯黄的现象。在看到这种情况后,人们立即就会知道粮窖出现了问题,随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在上世纪对含嘉仓挖掘结束后,当地的有关部门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而含嘉仓的发现,对考古学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证明了在古代就具有完善和科学的储粮方式,而且能够从中改进当代的储粮方式。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而透过古代的粮仓,考古人员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漕运情况和农业水平等多方面信息,也让考古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含嘉仓的发现也侧面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只不过因为时代所限,他们无法创造出更多先进的产物,但是这已经能够让我们敬佩。收起我们的轻视之心,正视历史,并以史为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温度,古代,时期,洛阳,人员,方式,粮仓,千年,储量,考古,观点评论,嘉仓,含嘉仓,粮窖,粮仓,粮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温度,古代,时期,洛阳,人员,方式,粮仓,千年,储量,考古,观点评论,嘉仓,含嘉仓,粮窖,粮仓,粮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温度,古代,时期,洛阳,人员,方式,粮仓,千年,储量,考古,观点评论,嘉仓,含嘉仓,粮窖,粮仓,粮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