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9年,屯驻蓟州的三千戚家军活不下去了。
因为军饷被拖欠得太久,将士吃饭都已经成了问题,军队中逐渐产生负面情绪。
情绪越积越大,朝廷的军饷迟迟不落实。
最终,南征北战的三千戚家军,被总兵王保骗到演武场,上演催人泪目的一幕。
戚家军以为王总兵组织娱乐活动,全部放下武器列队站好。随着王保一声令下,旁边的朝廷军万箭齐发,射向手无寸铁的戚家军。
三千戚家军在不明不白中,惨死。
解决掉戚家军后,在御史马文卿和兵部尚书石星的帮助下,这场围杀三千戚家军的大明惨案,被说成一场“平叛”,王保摇身一变成了平叛的大功臣。
参与这场平叛阴谋的满朝文武,全部跟着王保升官发财。
悲哀的戚家军没有死于倭寇的长刀下,反而死于自己忠心耿耿的朝廷。
当朝廷满朝文武在弹冠相庆沉浸在“平叛”带来的喜悦时,没有人意识到大明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
一、戚家军的崛起
自元朝以来,沿海倭寇的边患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原王朝。
这群来自东海岛国的小矮人,跟水晶耗子琉璃猫一样,实在太难对付。你打他,他就跑到海里。你人刚走,他又回来了。
即使朝廷下达海禁令,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本上缓解倭寇问题。
在倭寇横行霸道,日益猖獗时,大明首辅张居正发现一个人才——戚继光。
来自南方的戚继光,从小与水有着不解情缘。在张居正的支持下,一支骁勇善战、水陆两栖作战的戚家军诞生了。
从嘉靖三十八年到四十五年,整整七年的时间,戚家军与倭寇大战十三回合,全部以倭寇灭团告终,而戚家军单次伤亡人数最多的只有69人。
基本上,戚家军与倭寇的伤亡比例保持在“一比三十”。
过去,倭寇是大明王朝的心病。
现在,戚家军是倭寇的梦魇。
因为治倭有功,戚继光在大明王朝名声大噪,老百姓把他视为保境安民的抗倭英雄,戚家军也成为当时受人尊敬的子弟兵。
二、皇帝的不安
凡事都有两面。
倭寇猖獗祸乱时,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帮助朝廷解决心头大患,皇帝当然高兴得不得了。
每次论功行赏,加官进爵,赏赐财宝都不在话下。
戚继光本人也是平步青云,一步步做到神机营副将,出任蓟镇总兵一职,由东南沿海转至北部边陲,负责镇守大明王朝的北方门户。
此时,戚继光和戚家军没有意识到。
皇帝和朝堂对他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功劳是一把双刃剑,皇帝依仗你时,功劳是你建功立业的本钱。皇帝忌惮你时,功劳则是生死簿上一道道红勾。
朝堂上那帮大臣,往往都是龙胜帮龙、虎胜帮虎。一看皇帝的态度发生转变,他们立刻联合起来对戚家军各种诽谤弹劾。
直到戚家军达到蓟州时,皇帝与戚继光的矛盾彻底发生质的变化。
在皇帝眼皮底下建功立业,皇帝觉得无所谓。
但在蓟州这种兵家要地,皇帝彻底变得无眠。
戚家军是南方派系,以前专门辗转沿海跟倭寇打仗。
调任北方重镇,属于南兵北派。
这种做法让老东家北方派系感到不爽,因为自己的利益要害受到冲击。
再加上,戚继光平时对士卒管理相当严格,很多北方将士平时自由散漫惯了,受不了戚继光的训练强度。
慢慢地,他们对戚家军开始心生排斥。
有戚家军罩着,当地的北方将领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表面上,仍然维持着一团和气。
但背地里早已杀心顿起,恨不得把戚家军这群“南兵”全部赶走。
他们没有及时发作出来,而是静待一个机会。
正在他们打盹时,有人送来枕头。
内阁首辅张居正,死了。
死了也就算了,关键还被万历皇帝清算了。
三、来自内部的反扑
那些佞臣看到万历皇帝的态度后,立刻对戚家军进行反击。
第一步是削减戚家军的待遇。
皇帝不差饥饿兵,当兵的不能空着肚子打仗,再困难也得吃饱饭。总不能饿着肚子,饿得打晃上战场。
朝廷办事的效率是很高的,做事也是有套路的。先用压缩军饷待遇的办法打压一下,看戚家军是什么态度。
你要敢有负面言论,那就直接扣上污蔑朝廷的帽子办你。
你要是忍气吞声,那就继续折腾你。
终于在万历十五年,戚家军失去了最后的依仗,一代名将戚继光去世,戚家军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戚继光刚死,戚家军的实力依然很猛,各方面素质都是大明王朝的王牌。
但是朝廷的军饷待遇永远在路上,甚至拒发。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来了。
万历十九年,倭寇盯上高丽。戚家军不远万里,奔赴高丽抵抗倭寇。经过拼死拼活的战斗,终于把倭寇解决了。
在班师回朝,凯旋归来后,万历皇帝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悦,反而变得更加猜忌。
朝廷没有给戚家军任何犒赏,而是直接停发了戚家军的粮饷。
万历皇帝的举动,彻底让戚家军伤透了心。
当兵确实是要保家卫国,但也是谋生养家糊口的渠道。
停止赏赐金银财宝也就罢了,基本的粮饷总得照发吧,全家老小都指望自己养活。
忍无可忍的戚家军集体向新任蓟镇总兵官王保反映情况,想问问什么时候发粮饷。
王保心里很清楚,朝廷“用心”何在,故而心生一计。
导演了开头那一幕,三千戚家军被骗至演武场,万箭齐发屠戮殆尽。
戚家军或许以为王总兵准备给自己一个说法,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明晃晃的大刀片子。
王保借题发挥,把残害戚家军一事,说成戚家军集体造反,自己出于平叛的需要,采取了“以武止乱”的办法。
万历皇帝内心狂喜,王保太会办事了。你说想要什么吧,能给你的赏赐全部给你。
此时,万历的朝堂弹冠相庆。
当戚家军灰飞烟灭后,当万历十九年的朝堂欢呼雀跃时,殊不知,那是大明王朝的丧钟之声。
四、戚家军敲响了大明的丧钟
没有戚家军的大明王朝北方防御,已经彻底失去防御意义。
当年,戚继光一手设计的军事防线彻底报废了。
大明王朝,开始有一年没一年。
英雄没有死于敌人的利刃,而是死于自己人的屠刀。
帝国最强大的军队,没有死于马革裹尸、保家卫国,而是死于皇帝的猜忌与同僚的排挤。
这样的大明王朝,哪有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