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历史迷对于清朝这个朝代的印象都不太好,毕竟晚清时期的中国的确是乌烟瘴气,除了列强的入侵、民间的动乱之外,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清内部已经腐败不堪,最可恨的是这大清的皇帝,每次遇到国难之时总是想着逃亡,反观明朝,似乎没有一个皇帝怂过,尤其是最后的亡国之君崇祯,宁愿吊死在歪脖子树上也没有选择逃亡,难道真是人与人的差距有这么大?有网友提出了一个观点,直戳清朝的痛处,答案其实从两朝文武就能够看出来,不过也说明一点,明朝皇帝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硬气。
明朝(3次重大危机)
1.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当时的明朝面对的是瓦剌大军的逼近,这时候咱们的民族英雄于谦站了出来,明代宗任他为兵部尚书,遗憾的是后来于谦被奸人诬陷。
2.公元1629年,满清大军来袭,京城几乎要失守,但崇祯皇帝并没有逃走,选择死扛。
3.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来袭,这次崇祯皇帝也没有逃跑,但遗憾的是没能力挽狂澜,只能自缢在那棵歪脖子树上。
1.公元1860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法联军攻下了京城,当时的清帝咸丰在哪呢?他已经置身事外,逃到了热河。
2.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光绪皇帝和那慈禧太后又在哪儿呢?原来他们已经到了陕西境内。
其实咱们换句话说,明朝的皇帝也许也并没有咱们想的那么高尚,并不是不想跑,而是没跑成,他们是怕背负“弃国逃亡”的骂名罢了,选择殉国至少还能够保留一个好名声,不是吗?
所以咱们还是得客观点看到明清两朝,说实话,哪个帝王不怕死呢?都想要长生不老,天天听着“万岁万岁万万岁”,面对国难,皇帝也不过是个慌了神的普通人而已,做出什么任何一种,那肯定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说白了清朝的致命问题在于官员没有太多话语权,但也别过分高估了明朝皇帝的血性,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