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朱棣两人的人生经历极为相似,两人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皇位,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但是为何李世民在他爹在世时就敢反呢?而朱棣却要等到侄子继位后才反?
提起唐朝,我们就会想起大唐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提起明朝,我们就会想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唐朝繁荣,明朝有气节,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这两个朝代都为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和贡献。
先看唐朝
公元626年,长安剧变。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为夺取政权,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发动战争。当时场面一度混乱,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两人被乱箭射死。李世民的军队与太子府的精兵开展了激烈的战争,死伤无数。
本来太子府的军队是不服李世民的,但是当见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之后,军队没了主心骨,失去战心,不战而溃,而当时的整个长安城皆已被李世民的军队控制,皇城四面受敌,李渊却毫不知情,只知道纵情声色。
直到尉迟恭拿着长矛闯入李渊的宫中,满身杀气,空气顿时凝固。李渊大惊,连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只说道:“爱情到此干甚?今日作乱者是谁?”“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平息并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尉迟恭镇定回答,丝毫不慌。
李渊被吓得不轻,只好与众大臣商议对策。见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陈叔达和萧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太子和齐王本来就不安好心,没有为国家做贡献,而今天秦王所做的这一切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理应立为太子。”
李渊也表示赞同,反正太子和齐王都已经死了,宫中也被李世民掌控,如果自己不能如他所愿,恐怕最后也不能保全。既然结果已经这样了,那就立李渊为太子吧!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李渊和大臣们向李世民低头了。
本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早已到了白炽化的阶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为了生存,为了权力,兄弟之间不得不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实在是可悲。同年9月4日,李渊正式退位,李世民登基。
再观明朝
再观明朝,开局一个碗,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推翻元朝,通过自己的双手建立明朝帝国,实力是真的强。在政期间,他勤俭节约,开创“洪武之治”,可以说很少有帝王能与他并肩。毕竟是驰骋过沙场,经历过生死的人,自然是看得更加透彻。
朱元璋看重太子朱标,虎父无犬子,虽然有人推测朱标不是朱元璋亲生的,但是不可否认朱标的实力不可小觑,只是可惜是个短命鬼,死在了老爹的前面。朱元璋痛定思痛,明白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在生前将继承皇位的事情定下来。
于是,爱屋及乌,朱元璋立下诏书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而他的其他孩子们则被分配到各地做藩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允炆继位后想要急切地想要削藩,大大削减藩王的势力,这引起了朱棣的不满。
朱棣本来就觊觎皇位,加上朱允炆要削藩,这就更加激发了他内心的躁动,于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在1399年发动了靖难之役,这场战争一共经历了四年,1042年,朱棣攻破皇城,顺利登上皇位,而朱允炆下落不明。
虽然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夺位,但是两人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李世民夺位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实力就很强,但是朱棣不同,他是打着朱元璋“遗训”发动战争的,他对朱元璋很是畏惧,即使朱元璋死了,但是他心中也仍然有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