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 ),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魏徵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后世辑存有《魏郑公集》 。
石雕魏徵雕像,石材人物雕刻,名人塑像
广场园林大型人物雕像,魏徵铜雕像,景观装饰
城市广场标志人物雕塑,魏徵雕像,户外大型人物雕刻
政治
魏徵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徵的谏诤涉及面很广,朝廷军国大事的失误自然是他上谏的主要内容。为了医治隋末战乱的创伤,他规谏李世民要与民休养生息,一改隋炀帝奢靡之风,反对营造宫室台榭和对外穷兵黩武;为了社会的安定,他规谏李世民要废除隋的严刑峻法,代之以宽平的刑律;为了政治清明,他规谏李世民用人要“才行俱兼”,对官吏中的贪赃枉法之徒要严惩不贷。在刑赏问题上,他认为刑赏之本在于劝善惩恶,在王法面前,“贵贱亲疏”一律对待;在君主的思想作风上,他规谏李世民要兼听广纳,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以防止贵臣壅蔽,下情不得上达 。他规谏李世民要以“亡隋为戒”,接受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力戒骄奢淫逸。
对这些有关国家治乱、社稷存亡的大问题,魏徵在上谏时一向是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唐太宗的失误批评也是尖锐的。他提倡上书言辞激切,无所顾忌。尽管李世民对魏徵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毕竟认识到魏徵是忠心奉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对其进言多所采纳。当然,李世民的开明政治是魏徵屡次极言直谏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回答说:“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
魏徵对朝政失误的批评,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李世民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金子原在矿石里,它之所以称贵,是由“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名人胸像,石材人物像,魏徵半身雕像
纪念馆人物雕塑,魏徵雕像,名人雕塑
园林景观人物,古代名人像,魏徵人物雕塑
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太宗偃革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致化”思想。
李世民即位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徵则认为:“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他举例说,犹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一样。他还批驳大臣封德彝的“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的说法,认为商汤灭夏桀,周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他又进一步说:“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李世民采纳了魏徵等贤臣的建议,制定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对于贞观之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徵还提出了以静为化之本的施政方针。他认为隋朝虽然府库充实,兵戈强盛,但由于“甲兵屡动,徭役不息”,最后虽富强而丧败,其原因就是因为“动”。在大乱之后,百姓疲敝,人心思治,当以安静为本,“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非微而难察也”。
魏徵以静为本的思想,主张社会有个安定的环境,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为此,魏徵曾屡次劝谏太宗停止兵事,提倡轻徭薄赋,布德施惠。为了防止劳役百姓,他还劝谏李世民停止周边诸国的入朝贡献。贞观二年(628年),高昌王麴文泰将入朝,西域诸国也欲遣使贡献。魏徵上谏认为此举劳役使者途经州县,是现在的地方所不能承担的。李世民听后,马上下令追回迎接西域使臣的使者。
魏徵还劝谏太宗停止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以减少费用。如贞观六年(632年),文武百官屡次请求东封泰山,唯独魏徵不同意。他认为尽管李世民功高德厚,国泰民安,四夷宾服,“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在魏徵的规谏下,又恰遇河南、河北数州闹水灾,李世民遂停止了东封活动。
魏徵认识到,帝王崇饰宫宇,奢侈无度的结果必然疲劳百姓。在与李世民谈及此事时,曾以“亡隋为鉴”,举其亲眼所见的隋炀帝之例说明,提醒他慎自惕勉,以防重蹈覆辙。李世民在位既久,有时忘记了俭约的作风。贞观十一年(637年),他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认为这是渐生奢侈之风的危险信号,马上举出隋朝“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的道理,劝说李世民正当“兢惧戒约”之时,“奈何令人悔为不奢”。之后,魏徵又上疏,表示“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
石雕人物雕塑,一代名相魏徵雕像,纪念人物
博物馆文化人物装饰,石材名人像,魏徵雕塑
户外大型人物雕塑,铸铜人像,魏征雕像
魏徵作为一代谏臣,其文学创作多是为政治服务的。故在《全唐诗》《全唐文》中收录的魏徵作品多具有政治色彩。虽然魏徵的文学作品传世数量不多,但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表现了他高超的文学水平与文学素养。
《全唐诗》中收录魏徵诗歌共34首,其中祭祀乐歌30首。《旧唐书·音乐志》载:“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贞观)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 可知魏徵的这些乐歌,应是贞观六年(632)奉诏所作。30首乐歌中,《舒和》均为七言四句,《大明之舞》为四言二十四句,其余乐歌大多为四言八句。乐歌用词素雅、庄重,为大雅之词,气氛庄严,仪式感强,为研究唐朝祭祀礼仪有重要意义。
南朝齐梁以来,文风浮华。唐初文坛受齐梁余风影响,专尚骈俪,意少词多。魏徵的文风则反之,如《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展示了贞观时期朝廷、民间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一个新兴王朝的勃勃生机,也体现了魏徵愿意为国鞠躬尽瘁的志向。又如《述怀》一诗,写了自己初事李密、后事李唐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李渊的忠心以及对李渊知遇之恩的感激。可见魏徵的作品皆言志述怀,而非无病呻吟。
总的来说,魏徵提倡文质并举、反对浮华文风的态度,为矫正唐初专尚骈俪文风起了良好的示范及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