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到底是不是奴隶制社会?这个问题古人不会关心,但是对现代的历史爱好者, 尤其是先秦史爱好者来说,这个问题却存在很多争议。
当然,很多人受中学历史教科书影响,认为夏商、西周都是奴隶制社会。但是其实中学的文科教育,宣传、教化的意义,优先于学术研究的意义。因此这种说辞只能视为一种宣传话术。
1、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奴隶制社会的特征。所谓奴隶制社会的特征,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存在奴隶进行生产劳动,就可以视为奴隶制社会。但这个认知是非常不正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奴隶属性的群体,如果以中国古代史角度来看,在晚清一直也存在:比如很多大户人家的丫鬟,就具备奴隶的属性。
中国古代的法律,最具备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律》(包括《武德律》和《永徽律》),事实上唐朝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在立法方面,大多以《唐律》为蓝本。明清王朝也不例外。在《唐律》中有明文规定:奴婢的地位,是类比牲畜的。
而奴隶制社会里,奴隶的社会地位其实就约等于牲畜。
所以,如果认为存在奴隶这样的群体,就属于奴隶制社会的话,那么,晚清依旧是奴隶制社会。甚至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丫鬟的人身自由事实上依旧延续晚清惯例,难不成要认为民国也是奴隶制社会?
而界定一个社会是否属于奴隶制社会,主要是要根据在该社会中,努力参与社会劳动所占据的比例。如果社会上主体的劳动者都是奴隶,那么自然可以将这个社会视为奴隶制社会,反之则不然。之所以秦汉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依旧有努力,但却不被视为奴隶制社会,原因就在于秦朝以后,奴隶并不是主流的劳动力。
2、殷商情况
当代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殷商属于奴隶制社会,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殷商存在大量的人殉现象,殷商的君主或者贵族去世后,会有大量的人跟随殉葬,其中被人殉的群体中,不乏奴隶群体。这种人殉传统其实在后世也有偶尔发生情况。比如春秋时秦穆公就让大臣殉葬,到了明朝,朱元璋更是让嫔妃殉葬成为一种制度,直到明英宗二次称帝期间,明英宗深感人殉太过残忍,于是宣布废掉这个制度。
第二,殷商热衷杀人祭天。而被杀的人里存在奴隶群体。
不过,这两点顶多可以证明殷商存在一定基数的奴隶群体,却不足以论证殷商的主流劳动力是奴隶。
而由于关于殷商的史料较少:最起码和后世的王朝相比,当代历史学界对殷商历史的了解,其史料来源,大部分依靠考古和甲骨文的卜辞。这些无从对殷商劳动力结构方面做出有效的判断。这也是殷商到底是不是奴隶制社会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
3、生产力情况
不过,不论殷商是否是奴隶制社会,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殷商的生产力水平比照之前的时代有明显的进步。最起码在殷商时期,文字形成了体系,并且殷商也发展出了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并可以将青铜冶炼技术用于军事。殷商能够碾压周边的部族,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殷商拥有青铜器武器,反倒是当时很多部族,在军事方面,还处于石器社会时代。
不过,当其他部族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以后,殷商的霸主地位也就早到了动摇。周能够取代商,其实也是因为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