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孝洁肃皇后陈氏:被嘉靖皇帝一脚踢成流产,死后险些不能合葬永陵

孝洁肃皇后陈氏:被嘉靖皇帝一脚踢成流产,死后险些不能合葬永陵

前言: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三月十一日,大明礼部官员来到位于天寿山袄儿峪的悼陵,准备打开玄宫,将入葬于此近四十年的孝洁肃皇后梓宫取出,然后护送至永陵与刚刚驾崩的明世宗朱厚熜合葬。

三月十七日,经过一番冗长的仪式之后,永陵玄宫之中又多了三具梓宫:明世宗朱厚熜、孝洁肃皇后陈氏、孝恪皇太后杜氏(明穆宗生母)。再加上早已入葬于此二十年的孝烈皇后方氏,这座帝陵之内最终入葬了一帝三后。

从谥号上我们可以看出陈皇后是世宗原配,方皇后只是继后。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继后葬在了帝陵之中,原配却没有?据稗官野史,这位陈皇后是被嘉靖皇帝一脚踢死,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因流产而去世的皇后

陈氏,大名府元城人(今属河北省大名县),落第老生员陈万言之女。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八月,陈氏被选定为皇后,其父陈万言升任鸿胪寺卿,随即又进封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昭圣慈寿皇太后谕礼部:“今选得鸿胪寺卿陈万言长女为皇后,大婚有期。合行礼仪,尔礼部会同翰林院定议以闻。”—《明世宗实录卷十七》

伯母选中的皇后

世宗也是可怜,自己的婚姻大事,本来想让亲祖母寿安皇太后做主。结果司礼监到内阁传旨,却被首辅杨廷和驳回,坚称只有请昭圣慈寿皇太后下旨才行。

这里略作解释,寿安皇太后即明宪宗邵贵妃,生下了世宗之父、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而昭圣慈寿皇太后则是明孝宗元后,即世宗的伯母。由于朱厚熜是以小宗入继大统,所以邵贵妃的名位不能压过张太后。故而邵氏不但不能被尊为太皇太后,甚至徽号也要比张太后少两个字。换句话说,选陈氏为皇后,是张太后的意思,这也为日后帝后翻脸埋下了伏笔。

丙子,先是司礼监官传谕内阁:“以大婚礼取到女子赴宫简选,欲从寿安皇太后传旨。”大学士杨廷和等再言其不可,云:“去年宣谕礼部举行,今春分遣司礼监官选取,皆由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诰谕。在廷之臣与天下之人皆知之。今日传旨改从寿安,事不归一,礼不由正,何以昭示中外?”乃传奉昭圣懿旨行之。—《明世宗实录卷十七》

九月二十八日,成国公朱辅充正使,大学士杨廷和、毛纪充副使,持节奉册宝行奉迎礼,册立陈氏为皇后。大婚之后,为了麻痹张太后,世宗表现得对陈皇后格外宠爱。但是随着在朝中的根基越来越稳固,朱厚熜也开始出手对皇伯母和杨廷和进行反击。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八月,世宗下旨封岳父陈万言为泰和伯,给诰券世袭。旨意一出,朝野震惊。吏部尚书乔宇认为这个速度太快了,他以张太后之父张峦举例,表示孝宗即位三年以后才封其为寿宁伯,现在陛下您才登基几年?

世宗微微一笑,小样和我斗?他封老岳父,就是为了和张太后较劲。但是两年皇帝做下来,朱厚熜的政治手腕越来越纯熟。因为他老人家同时进封张太后的弟弟张鹤龄为昌国公,同样违反祖宗旧制。所以最终乔尚书反对无效,陈万言顺利进封泰和伯。

吏部尚书乔宇等言:“累朝皇太后戚属无生前封公者,惟寿宁侯张峦没后赠昌国公。今以父之赠而封其子,非制也。若万言之封伯,比峦已太骤矣。而子授尚宝司丞,又峦诸子所无者。祖宗之法俱在,皇上当世守之以垂万世。”上报已有成命。—《明世宗实录卷三十》

皇后死亡之谜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十月初九日陈皇后崩,年仅二十一岁。在《明史》的记载中,这位皇后的死亡原因是“堕娠崩”,也就是因为流产而去世。而起因则是世宗当着她的面和顺妃张氏打情骂俏,摸着人家的小手不肯放,引得皇后失态。然而朱厚熜素来以刻薄寡恩而著称,他一点没有体恤身怀六甲的皇后,反而对其大发雷霆,最终导致陈皇后受到惊吓之后流产。

帝性严厉。一日,与后同坐,张、方二妃进茗,帝循视其手。后恚,投杯起。帝大怒。后惊悸,堕娠崩,七年十月也。—《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

此后更有路边社小道消息称,皇后是被皇帝踹了一脚,从而由于流产而引发大出血去世。这里我们要有一说一,虽然世宗确实翻脸比翻书还快,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但是陈皇后在病榻之上缠绵了近半年时间,她的死亡和流产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嘉靖七年时候的内阁首辅早已不是杨廷和,而是换成了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杨一清。这位杨首辅在其所著的《密谕录》之中,收录了世宗和他的对话,揭示了陈皇后的染病时间。

今日午后钦蒙圣谕云:“皇后自春患病,至今未愈。近日加重,恐致大故。明日着司礼监文书官口传内阁预议宫中事宜,临期则传旨所司。特预谕卿知,可同同官具回。钦此。”—《密谕录》

从中可以得知,陈皇后自嘉靖七年春天便已经得病,至十月才去世。是否和流产有关,大家不妨见仁见智。而在杨一清奏对之后,世宗表示要预先为皇后准备后事(注意此时人还活着)。白眼狼皇帝此举自然令朝野为之哗然,普遍认为他根本就不想给皇后治病,泰和伯陈万言更是请求由其夫人冀氏入宫探视。

世宗勃然大怒,一面痛斥老岳父此举为“窥伺朝廷”,一面又对杨一清进行解释:“夫人患疾病如至二三分时,犹可调理。至于八九分之地,恐难治之。况病非一条,又不受药,何可之有?”意思就是皇后本来就快死了,早点准备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不但如此,世宗还打算给奄奄一息的陈皇后最后一击:废去她的皇后名号,迁出坤宁宫,到冷宫去等死。杨一清苦苦劝阻皇帝,认为皇后已是将死之身,这个时候废后一定会令陛下圣德蒙羞,废后之举这才作罢。

凄凉的身后事

皇后崩逝之后,礼部很快就上呈了丧祭礼仪,却被世宗给打了回来,认为“过隆”。大臣们都懵圈了,我们该怎么做?随即皇帝“躬自裁定”,然后让内阁大学士们过目。

当年大礼议之争的第一功臣、精通礼制的张璁看到以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愤而上疏,认为世宗如此降杀大行皇后丧礼,可谓“杀而又杀则至于无矣”!此时另一位功臣,礼部尚书方献夫也上疏“反覆争辩”,然而世宗却根本不为所动,坚持要打压陈皇后的丧礼规格。

闰十月初二日,皇帝下旨为陈氏上谥号曰“悼灵”,此举也是令朝野感到愤慨之极。在陈氏之前,死在皇帝之前的大明皇后有这么几位:太祖马皇后、太宗徐皇后、景皇帝杭皇后,当时给的谥号分别是:孝慈、仁孝和孝肃,“悼灵”算怎么回事?

十四日,方献夫呈上了修改以后的悼灵皇后丧葬礼仪,世宗还是不满意,不但删掉了其中的辞祖礼(其实就是不想认陈氏的皇后身份),还不肯让皇后梓宫从午门中门出葬。面对百官的劝谏,朱厚熜依然我行我素,就是要用葬礼规格来羞辱陈皇后。

上曰:“是所言亦系忠爱,但未审其轻重。思善门哭临逼近仁智殿,从减可也。午门等中门亦当避其所尊。陵地既远,于列圣则辞祖之礼不必渎也。且朕已祭告内殿矣。夫后尊则王益尊,朕岂不知?第有所压,不得不斟酌裁制耳。”—《明世宗实录卷九十四》

皇后崩逝之后,世宗让张璁和精通风水的兵部员外郎骆用卿一起去天寿山选择陵地。然而皇后陵地定在了袄儿峪,世宗却把自己的陵寝位置选在了十八道岭,显然将来不打算和陈氏合葬。

悼灵皇后梓宫发引日定在闰十月二十日,而此时的悼陵根本尚未竣工,内官监和礼部都希望能够暂缓葬期。但是世宗对陈氏深恶痛绝,让她的梓宫在宫中多待一天都觉得晦气,因此逼迫营建陵寝的大臣加班加点,不许拖延。

戊子,时悼灵皇后山陵犹未成。内官监太监傅平以方冬寒冱,请缓葬期。礼部亦以为言。上不许。令保定侯梁永福,侍郎何诏朝夕程督,务令速成。香殿可缓姑缓之。—《明世宗实录卷九十四》

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七月,泰和伯陈万言去世。由于悼灵皇后去世已久,加上日后成为继后的张顺妃也因为“不敬不逊”而在去年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被废,世宗终于消去了对陈皇后的怒火,下旨追赐陈万言为太子太保。

到了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在察觉到世宗对悼灵皇后态度有变之后上奏,称“悼”字虽然有“年中早夭”之义,还算是一个平谥。但是“灵”字“非大美之称”,希望能够重新为陈皇后上一个谥号。世宗很快批准了夏尚书的建议,将陈皇后的谥号改为“孝洁”。

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议请改谥。时帝意久释矣,乃改谥曰孝洁。—《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

合葬永陵

张顺妃被废黜之后,世宗又立德嫔方氏为自己的第三任皇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方皇后去世后,皇帝一面赐谥号“孝烈”,一面将她葬入自己的陵寝:永陵。随后又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从太庙之中祧走仁宗朱高炽的神主,让孝烈皇后的牌位进去为自己占位置。

这一切的一切,既是为了保证老爹睿宗在太庙的位置,又是打算给孝烈皇后以“元后”的地位。换句话说,世宗虽然不再记恨孝洁皇后,但依然认为以后有资格与自己合葬永陵并且祔享太庙的只能是孝烈皇后。

然而有的时候形势比人强,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驾崩之后,新即位的穆宗朱载坖立刻推翻了老爹的安排。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正月,新天子为大行皇帝上上尊谥曰:“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庙号“世宗”,简称世宗肃皇帝。当年二月,孝洁皇后陈氏被谥为“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简称“孝洁肃皇后”。而孝烈皇后则被谥为“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不系帝谥中的“肃”字,表明她依然被视作继后而非原配。

而在与世宗合葬永陵之后,三月二十二日,世宗肃皇帝和孝洁肃皇后神主升祔太庙,孝烈皇后神主则迁奉于弘孝殿。朱厚熜筹划了数十年,没想到最后在太庙中陪着自己享受后世香火之人,还是陈皇后。

结语:世宗虽然不待见陈皇后,并且不想让她和自己合葬。但是陈氏毕竟是皇后,所以袄儿峪的陵寝依然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近一万五千平方米,陵墙高达近四米,享殿、神厨、神库等一应俱全。

故而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十月世宗沈皇贵妃去世之后,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明神宗朱翊钧下旨将悼陵改成了妃子墓。由于日后文贵妃和卢靖妃也入葬于此,悼陵也被称为“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

壬寅,定世庙皇贵妃圹域,以孝洁肃皇后遗址为之。时肃后已迁祔永陵,有旨改用。—《明神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七》

在世宗之前,大明皇帝向来以深情著称,比如太祖之于马皇后、太宗之于徐皇后、宣宗之于孙皇后、英宗之于钱皇后、宪宗之于万贵妃、孝宗之于张皇后。至于仁宗后期虽偏宠郭贵妃,但对于原配张皇后依然给予了足够的礼遇。同样武宗虽然跳脱,夏皇后该有的礼遇也一样不少。像世宗这样因为一时冲动导致皇后流产,并且在之后对其病情不闻不问,死后又给予最大恶意羞辱的皇帝,在明朝历史上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皇太后,张太后,陈氏,嘉靖,明世宗,皇帝,公元,杨廷和,合葬,朱厚熜,观点评论,张太后,陈氏,世宗,皇后,陈皇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皇太后,张太后,陈氏,嘉靖,明世宗,皇帝,公元,杨廷和,合葬,朱厚熜,观点评论,张太后,陈氏,世宗,皇后,陈皇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皇太后,张太后,陈氏,嘉靖,明世宗,皇帝,公元,杨廷和,合葬,朱厚熜,观点评论,张太后,陈氏,世宗,皇后,陈皇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