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发生的“应州大捷”,在历史记录上,的确让人奇怪。
这是一场高级别的对决,双方主帅,一个是大明朝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另一个则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鞑靼首领,素有“小王子”之称的达延汗。
双方决战之时,共出动了近10万大军,厮杀了一整天,历史记录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鞑靼被明军击退,却仅仅被斩杀了16人。如此小的损失,倒是吓得鞑靼在此后数年,都不敢再大举入侵明朝。
而明军,也只阵亡了52人。
特别是,明武宗朱厚照,还特别自豪地向他的老师杨廷和炫耀,说他在这次大战中,“斩虏首一级”。
单看战果,就会让人觉得必有蹊跷,而这场大战之所以能够打起来,也同样充满了神奇。
明武宗朱厚照,一生爱玩,行为荒唐、怪诞,绝对是古代帝王中,典型的“昏君”。但是,却又不能否认,朱厚照绝对是一个被皇帝事业给耽误了的“天才”。
朱厚照登基之后,专门修建了供他吃喝玩乐的行宫:豹房。其中,除了有无数美女之外,还有从各地搜集来的花鸟虫鱼、珍禽、猛兽,特别是有很多明武宗非常喜爱的豹子、老虎。
在大太监刘瑾被杀之后,锦衣卫钱宁受到了明武宗的信任,俨然成了豹房的大总管。钱宁又向明武宗推荐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让朱厚照成长为了一名“将军”。他就是劣迹斑斑,但是武功高强,作战勇猛,军事才能出众的宣府把总江彬。
江彬绘声绘色的给朱厚照讲了很多战场作战的故事,让明武宗开始神往驰骋战场的快意。江彬还向朱厚照讲解了一些战斗中的战术、战略得失。最后,江彬语重深长的对朱厚照说,国家的军队体系急需改革,最好将京营和边军定期互调,既可以提高京营的战斗力,也可以让边军得到休整。
朱厚照听了,深以为然。
他不顾李东阳等内阁大臣的反对,绕过兵部,直接下诏将3000名宣府边军调到了京城。
明武宗下令拆毁皇宫西边,紧挨着豹房的一些房屋,让这些士兵驻扎在那里。
这支军队,就成了皇帝直属的私人军队。
此后,朱厚照经常身披甲胄,在江彬的辅佐下,开始排兵布阵,模拟战场作战。朱厚照要体验亲临战场的感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住在帐篷中,和3000将士吃住在一起。
为了追求战场的真实感,朱厚照又玩了一把大的。
他让人将关在笼子中的豹子、老虎放了出来,手拿武器跟这些野兽战斗。
江彬为了保护朱厚照,紧跟左右。
朱厚照击败了很多老虎、豹子,不过,意外还是发生了,他被一只老虎抓伤了。
明武宗的智商绝对不低,他经过了这次教训,变乖了,不再去跟野兽搏斗,开始研究起了炸药、佛郎机火炮等物。
自此之后,京城居民经常可以听到皇宫内枪炮声隆隆。直到有一天,京城居民听到了一声巨大无比的爆炸声,整个紫禁城上空弥漫着黑烟,接着便是冲天的大火。皇宫走水了,数座宫殿被焚之一炬。
满脸漆黑,只有两颗眼珠闪闪发亮的明武宗朱厚照看着大火,喃喃道:“好一棚大烟火!”
果然是神人!
接下来,明武宗面临的就是一顿疾风暴雨,文官们的弹劾、劝谏如雪片般飞舞而至。
搞笑的明武宗,跑去皇家猎场,打了很多野味回来,作为战利品分给文官,你们就不要再上书了。可是,文官们拒绝接受。
朱厚照心中暗骂,看来京城是待不下去了。
江彬见状,趁机劝道,我们去宣府吧,那里无拘无束,还有很多漂亮妹子,甚至可以看到军队跟蒙古骑兵战斗。
好!好!好!
早已厌倦了在文官监视之下生活的朱厚照大喜,开始实施“逃跑”计划。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朱厚照换上便服,带着江彬、谷大用等几个随从,骑马从京城溜了出去,直奔昌平而去。
文官们很快得到了消息,舍轿骑马火速追赶,竟然追上了正德小皇帝。
可是,下定了决心的朱厚照,根本就不顾文官们的生拉硬拽,找机会又逃了出去,一路狂奔到了居庸关下。
“快开门,老子是皇帝朱厚照!”
恰逢巡关御史张钦在居庸关,他当然认得关前的人是谁。可是,张钦站在城楼上大声宣布,皇帝出巡关系重大,没有诏书明告天下,作为巡守关门的官员,万死也不敢放皇帝出关。
嘚,原本无比兴奋的朱厚照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当场蔫了,耷拉着脑袋,悻悻地返回了京城。
难道朱厚照就此放弃了?那他就不是历史上最爱玩、最能折腾的皇帝了!
一个月后,朱厚照突然探听到,巡关御史张钦近期要出关巡视,不在居庸关。
来呀,速速陪朕出关!
又是一路狂奔,小皇帝再次成功躲过了文官们的“追捕”,顺利抵达居庸关下。然后,叩开了关门,火速出关。
临出关前,朱厚照还不忘将提督西厂的大太监谷大用留在了居庸关。他特别交代谷大用,任何试图通过居庸关的文官,统统拦住,不得放行。
这下,小皇帝彻底自由了,而应州大捷也近在眼前了。
朱厚照在宣府度过了一段没皮没脸的日子。可是,他出关的主要目的是看打仗,或者自己亲自打上一仗,没仗可打真无聊。
朱厚照就又跑到了距离边境更近的阳和,开始向边境各将领发布命令,先过过当指挥官的瘾。
好在,朱厚照期待已久的战争很快就到来了。
到了当年十月份,鞑靼小王子率五万骑兵进犯,直奔大同。
很快,京城就收到了一份调兵令,署名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要求速速筹集粮草,派兵支援,准备与鞑靼作战。
谁是朱寿?还是威武大将军?一开始,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很快,都明白了过来,这不就是正德小皇帝本人。
好吧,那就照办吧。
大太监张永、魏彬、张忠等人,带齐粮草,率军紧急从京城出发驰援。
同时,另外一封同样署名的命令送到了大同总兵王勋那里,让王勋率兵北上迎击鞑靼大军。
王勋觉得自己兵力单薄,出击就是以卵击石。但是,这可是皇帝的命令,王勋抱着战死的决心,还是率军出发了。
陪同朱厚照的江彬也觉得王勋孤军不可能取胜,劝阻朱厚照收缩防御。但朱厚照却是信心满满,根本不听,依然按部就班地调兵遣将。
鞑靼小王子听说王勋率军出击,也改变了进军路线,直扑王勋。
朱厚照得到斥候的回报,立刻做出反应,命令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火速支援王勋。同时,命令副总兵朱銮、游击将军周政、大同右卫参将麻循、平虏城参将高时等人立刻领兵出发,尾随鞑靼军。并调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都督龙隆、游击靳英率兵与诸军在阳和汇合。参将江桓、张晨等为后应。
江彬觉得兵力还是不够。朱厚照依然未予理睬。此时的江彬,还不知道张永等人已经率兵从京城出发来援了。
很快,王勋所部就和小王子发生了接触战,鞑靼军随即向应州方向移动。
第二天,应州城南,王勋率部血战小王子。在得到了萧滓、时春的及时支援下,王勋部士气大振,双方血战整整一天。
夜晚来临,双方停战。因为兵力较少,王勋被鞑靼骑兵团团围困。
幸好,第三天清晨起了大雾,王勋借机溜出了包围圈,跑进了应州城。
而在雾散之后,王勋惊奇地发现,城内又多了一群明军。原来,负责尾随鞑靼军的副总兵朱栾等人在雾气中竟然不明不白穿越了鞑靼军,也进入了应州城。
而城外的小王子似乎也突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下令集结军队,攻城。
鞑靼军擅长野战,不善于攻城,很快撤退。
正所谓兵行险着,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四天,王勋从朱栾那里得知鞑靼军背后还有其他明军。于是,他率军从应州城杀了出来,和周政等将领一起,前后夹击小王子。
小王子也并非庸才,很快发现了明军的作战意图。他将军队分为两部,分头狙击,很快,就靠兵力优势占了上风。
王勋等将率领的明军陷入了被分割包围的苦战境地。
正所谓天降神兵,原本还在担心兵力不够的江彬突然惊奇地发现,一支庞大的明军出现在了眼前。
张永等人率领的援军及时赶到了!
小皇帝朱厚照得意洋洋地将手一挥,进军,支援应州!
同时,驻扎应州周边的明军将领,全部得到命令,驰援应州!
正当王勋准备以身殉国之时,突然惊奇的发现,又来了无数的援军!
感谢上帝!感谢爹娘!感谢小祖宗朱厚照!
已经苦战多时,有些士气低落的明军将士,瞬间又来了精神。
明武宗朱厚照亲自临阵,指挥数十员明朝将领,猛冲鞑靼军队。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鞑靼军撤退了。
明朝军队则趁机会合。
第五天,依旧是大雾弥漫。不过,双方都卯足了力气,准备决一死战。
当大雾散去之时,双方都惊奇地发现,对面早已严阵以待。
曾经搏虎斗豹的明武宗朱厚照,拔出战刀,大喊一声:“杀!”
这一场大战,再无心机、谋略,有的只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决,以及不顾生死的冲锋!
朱厚照一直屹立在军中,成为了鞑靼兵的主要进攻目标。
按照史书的记载,明武宗的“乘舆几陷”,但是,朱厚照本人却是毫无畏惧,力战不退。
在朱厚照的感召之下,明军将士斗志昂扬,越战越勇,潮水一般不断向鞑靼军队冲击。
双方一直从早上辰时(7-9点)交战到傍晚酉时(5-7点),鞑靼兵面对越战越勇的明军,扛不住了,开始撤退。
应州之战,在经过了五天的厮杀之后,以明军的最后取胜结束。
史书上对于此战,记录颇少,特别是所记录的战绩,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凶悍的鞑靼,还不至于就因为在十万人的大战中,死了十几个人,就会在之后的数年不敢再大举入侵明朝。所以,有学者推测,鞑靼很可能伤亡了上万人,而明军的伤亡的人数可能更多。但是,明军有庞大的国力做后盾,很容易恢复元气,这才震慑了鞑靼。
而明武宗所宣扬的亲自斩杀一人,应该也不虚。毕竟,他可是身体强健,敢跟猛兽搏斗的勇士。
而应州大捷的胜利,也并非只靠运气,跟明武宗在江彬的教导下,提前所做的很多训练和准备有关。
明武宗可以通过很短的时间,学会调兵遣将的本领,应该跟他的天赋有很大关系。
很明显,应州大捷之所以成了历史纪录的那个样子,应该是被人故意给抹黑了。
应州大捷之后,文官们拒绝承认有“大将军朱寿”此人。
明武宗有点生气,于是,自己又加封自己“镇国公”,年俸5000石。
而在宁王朱宸濠造反之时,朱厚照再次启用了朱寿相关的封号,率军平叛。只可惜,这次还没等正德小皇帝施展才能,宁王之乱就被王守仁给平定了。最终,朱厚照在游历了一遍江南之后,郁郁而终,走完了爱玩,荒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