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朱元璋辞世。世人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总是充满无数疑问,而其中很多问题确实让人费解。就好比朱元璋明知道朱棣不会屈就,却仍将皇位传给朱允炆。朱元璋有26个儿子,按照传统嫡长子继承是不可能了,因为长子朱标早逝,这不仅影响了皇位的继承,更影响了朱元璋日后择储的心思。朱元璋虽然儿子不少,但成器的不多,朱元璋在世最愁的应该就是皇位继承问题。
朱标为马皇后所生,血统毋庸置疑,而能力也让人钦佩。朱元璋登基之初便册立朱标为皇太子,朱标年仅13岁便成为名义继承人。而朱标也确实有储君风范,在宋濂的教导下,确实有了成为明君的基础,但可惜的是朱标没有个好身体。38岁朱标病逝,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极大打击,朱元璋如此自律的一个人竟然因丧子之痛28天未上朝。朱元璋最在意的应该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没有合适人选,而身后还有如此多重臣无法节制。
周王、燕王、晋王有野心,恐怕不利于朝政稳固,立任何一个,其他二人都难免不安分。而鲁王天生蠢货,秦王天生荒唐,绝非值得考虑的人选。朱允炆此时走进了视野,但是朱允炆生性仁厚,并没有强硬的手腕,恐怕难以服众。犹豫不决的朱元璋只能求助于大臣们的意见,但朱元璋问错了人。他找来刘三吾,表态想让燕王接班,而得到的回答就是怕秦王、晋王不好自处。而问到谁更合适的时候便得到了“朱允炆”的答案。
从客观来看,刘三吾是文人,自然尊崇柔柔弱弱的帝王。晋王看上去有野心,但处事残暴,本质胆小,难当大任。而秦王荒唐成性,差点被废。将此二人排除有一定的根据,而相比朱元璋的强势,朱允炆的仁慈更适合大臣们生存,当然也有为百姓考虑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却是从宽松的环境着手分析的。对于刘三吾的结论虽然有道理,但自利因素太多,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燕王——朱棣。
朱棣是徐达的女婿,其文治武功可想而知。在后世专家学者看来,朱棣的才能甚至不亚于朱元璋。朱棣11岁被封燕王,行军打仗的经验远非朱允炆可比。藩王之间也有亲疏远近,朱棣就藩北平,为藩王之首,手下能够调遣的军士约30万人,丝毫不受朱元璋管制。朱元璋给藩王如此大的权力,虽然说是为了守边,但也是从侧面考验儿子们的能力。从格局来看,朱允炆柔弱没有力道,而朱棣却具备几分帝王气魄。
1390年,朱元璋命燕王、晋王兵分两路追击元代丞相咬住及平章乃儿不花。朱棣深入蒙古,抓准时机围困乃儿不花,在乃儿不花的帮助下又成功劝降咬住,此次征伐竟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大获全胜。反观晋王一路,畏首畏尾不敢贸然向前,没有伤亡不假,但寸功未立。此时朱标尚未离世,朱元璋的内心应该是纠结的,但是碍于血统原因朱元璋仍不能考虑朱棣。朱标是马皇后所生,而朱棣生母绝非马皇后,在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基础上,朱棣虽然有朱元璋的气魄,却也无能为力。甚至最后选择朱允炆都不能选择朱棣,这是根本原因。
朱允炆16岁时,朱元璋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立朱允炆为皇长孙。朱允炆虽然受群臣拥戴,但懦弱的性格在朱棣面前仍是“侄儿”。有一次相遇,朱棣竟拍着朱允炆的背说到“没想到侄儿能有今日的荣耀”。朱允炆没有听出背后的意思,但朱元璋恰好看到此情此景,对朱棣大加斥责,最后还是在朱允炆的调解下才告一段落。朱允炆的柔弱可以看出一二,这也难怪朱元璋在朱标死后“未雨绸缪”,心性大变的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因素中朱允炆必占其一。
朱允炆做出的错误决定中一定有削藩这一项,但即使没有这样的错误,几位叔伯也不会甘于平庸。也许是出于血统原因,也许是朱元璋在几个儿子中难以选择,又或者朱允炆的仁厚真的适合明朝发展,这一切已经无从得知,也无法重来。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的错误抉择导致了4年的战火纷飞,虽然生灵涂炭,但不可否认朱棣登基之后确实大有作为。后世的乾隆拥有《四库全书》,而朱棣也有与之媲美的《永乐大典》,一时功绩并不重要,只有著作能让这两位帝王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