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举荐无数贤才的欧阳修,为何要多次弹劾名将狄青?

举荐无数贤才的欧阳修,为何要多次弹劾名将狄青?

欧阳修是宋朝最著名的贤臣、伯乐。一生惜才爱才的他,曾向宋仁宗举荐过无数贤才,其中就包括曾巩、苏轼、王安石等名臣。既然欧阳修如此爱才,那他为何反复弹劾名将狄青呢?对于强敌环绕的北宋而言,弹劾狄青无异于祸国殃民之举。要知道,当时的狄青是宋廷为数不多的名将、猛将。欧阳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狄青作战时喜欢头戴面具,一马当先的狄青,曾先后经历大小25场战事,8次身受箭创。狄青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让西夏人闻风丧胆。西夏军队一旦知道宋军主将是狄青,他们就会退避三舍不与宋军交锋。就是这样的狄青,却反复被欧阳修弹劾。

欧阳修在给宋仁宗的奏折中写道:“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身行伍。其任职枢密使期间,虽未出过差错,但狄青却有机会接触大宋机密军情。武将掌握国家最高机密,岂会对国家有利?臣恳请陛下,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将其派往一方州府任职。这样既能保全狄青,又能为国家消除隐患”。

欧阳修为何要如此上奏呢?可以很肯定地说,欧阳修如此上奏,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对狄青极为不利。明面上欧阳修是在弹劾狄青,实则是为了保护狄青,为大宋保下这位名将。

众所周知,宋太祖正是通过兵变夺取的天下。因此,宋朝历代皇帝都很忌惮武将掌权,这便出现了一种情况:宋朝武将始终被皇帝限制,疑惧。而狄青从出任枢密使那一刻开始,就处在群臣的争议和皇帝的忧戒之中。

狄青刚因所立战功被仁宗帝升为枢密使,御史中丞王举正就以狄青升迁过快,地方臣子多有不服为由弹劾狄青。狄青刚遭王举正到弹劾,敌人就开始扣边大宋。群臣被吓得惊慌失措,无奈之下,仁宗帝只好让狄青率军出征。但此时的仁宗已经对狄青十分戒备,为了防止军权落入狄青之手,仁宗准备让宦官监军,随狄青一起出征。还好谏官李兑言上奏反对,在奏折中李兑言质问仁宗帝:“让宦官出任监军,是想掣肘狄青,重蹈唐失天下的覆辙吗”?因为李兑言的质问,仁宗才打消了派出监军的念头。

独自率军出征的狄青,不负众望打了胜仗,将敌人赶出了边境。然而功名没有为狄青迎来赞赏,反而是群臣的再次发难。群臣多次上奏称:“国家对狄青过度依赖,恐非大宋之福”。仁宗帝体弱多病且膝下无子,太子尚未确立,因此仁宗也对掌权的狄青很不放心。而随后朝中出现的一则流言,更是让仁宗对狄青动了杀心。流言称:狄青居住在大相国寺期间,曾有人看到他身穿黄袍。这则流言无疑是在提醒仁宗,小心狄青效仿太祖皇帝,夺取赵家天下。

情势危急,狄青进退维谷。就在这种危急的情势下,欧阳修呈上了两份弹劾狄青的奏折。欧阳修先是在奏折中肯定了狄青的能力,随后又强调了狄青为人过于忠厚。最后欧阳修又在奏折中,反复请求仁宗帝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让狄青到地方上任职。欧阳修明着是弹劾狄青,实则是为了保全狄青,力图保全大宋最能征善战的将领。

欧阳修看出朝中形势已经变得对狄青极为不利,仁宗帝也对狄青动了杀心。在这样的形势下,狄青如果还不知进退,那么他必将招来杀身之祸。看准形势的欧阳修,干脆让自己成为仁宗和狄青各退一步的台阶。可以说用心良苦的欧阳修,是爱护狄青,想要保全狄青的。

明朝文人茅坤,在其所著的书中写道:欧阳修能言人所不能言,见人所不见,实为北宋贤臣。宋朝承接五代乱世,欧阳修不得不为此而多虑。欧阳修有保护狄青之心,狄青也深知欧阳修的良苦用心,所以狄青并没有因为欧阳修弹劾自己而怨恨。茅坤所言,正说明欧阳修的弹劾并不是想排挤狄青,而是为了保护狄青,欧阳修无愧惜才爱才的美名。欧阳修虽然有保全狄青之心,但狄青最终还是因大宋君臣的猜忌而死。一切的祸根只因仁宗帝膝下无子,以及大宋重文抑武的国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仁宗,狄青,群臣,奏折,名将,国家,欧阳修,皇帝,贤才,宋朝,观点评论,狄青,李兑言,仁宗帝,欧阳修,狄青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仁宗,狄青,群臣,奏折,名将,国家,欧阳修,皇帝,贤才,宋朝,观点评论,狄青,李兑言,仁宗帝,欧阳修,狄青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仁宗,狄青,群臣,奏折,名将,国家,欧阳修,皇帝,贤才,宋朝,观点评论,狄青,李兑言,仁宗帝,欧阳修,狄青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