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育有十子,长子伯邑考,次子姬发、第四子为姬旦,因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于是姬昌舍弃伯邑考而立姬发为太子,姬发继位时伯邑考已经去世,似乎是正常死亡。
帝王世纪记载,纣王囚禁姬昌时,为了试探姬昌野心,就将质子伯邑考“烹为羹”,并说“圣人当不食其子羹”,但姬昌还是吃了,于是纣王认为姬昌无德,并非“圣人”。显然,故事细节必是后人杜撰的,但伯邑考被烹煮却可能是事实。
长期以来,由于史记地位高于帝王世纪,因此一般更相信伯邑考被废,此后在周国正常“卒矣”。然而,殷墟考古揭开了极其残忍的一幕,帝王世纪记载的伯邑考死亡方式,应该就是一部分真相,还有一部分考古或可揭开,如此也就难怪姬昌会“翦商”了。
1959年,在殷墟宫殿区以东数百米之处,一个商人贵族居住区,考古发现一个圆形祭祀坑。该祭祀坑分为三层,每层都有数十人不等的尸骨,是商末纣王时代的遗址,综合分析之后,其中以下两点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尸骨旁边存在大量海贝,还有数件青铜器,说明商朝人祭对象不局限于战俘、奴隶,也包括贵族。其中,青铜鼎上铭刻“戍嗣子”,商王赏赐“戍嗣子”二十朋海贝,“戍嗣子”因而铸鼎纪念。因此学者推测,整个祭祀坑里的人,应是“戍嗣子”的一家人,全部被作为人牲。
其次,坑内尸骨并不完整,很多都是身首分离,那么身体其他部分去哪了?祭祀坑中,发现炭块、碳灰、火烧土等等,说明地面上还同步举办烧烤祭品的仪式。联系到其他祭祀现场的发现,基本可以肯定身体的其他部分,被烧烤后分而食之了,这在当时属于普遍现象。
根据史书记载,纣王曾经处死九侯、鄂侯、比干等贵族,H10祭祀坑无疑印证了这一点。但与历代商王不同的是,历代商王捕捉异邦酋长或方伯祭献,认为越是高贵人牲,祭祀效果就越好,越能取悦被祭者,纣王却将国内贵族祭献,这或许是纣王众叛亲离的原因之一。
捕捉异邦酋长献祭,就犹如后世的“献俘”,俘虏身份越高越好,数量越多越好,然后有时会拉到太庙杀俘告慰先王。
后冈H10圆形祭祀坑,只是殷墟数千个祭祀坑之一,背后反映的是商朝人祭普遍性、狂热性,那么被文丁囚杀的季历、下落神秘的伯邑考,身份极为特殊,更能“取悦”商人先王,又可以打击周人势力,他俩极有有可能成为“人牲”!帝王世纪记载的伯邑考被烹食,或许只是他被人祭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人祭是商朝的国家宗教,但周人却没有这个习俗。先周遗址中,并未发现人祭痕迹,连人殉也没有,后来周朝姬姓诸侯墓中也鲜有人殉。
更为重要的是,文献记载了姬昌的两件大事,暗示着伯邑考不祥的命运:
首先,姬昌“翦商”
史书记载,最先提出“翦商”(剪灭商朝)的是古公亶父。为了躲避狄戎侵袭,古公亶父迁到岐山,随后提出“翦商”目标,证据之一是“泰伯奔吴”,来到东南吴地密谋策划,计划从东南攻击商人后背。
暂且不谈泰伯奔吴(实际应是奔到山西)的可行性等,就说古公亶父作为一个逃难部落,刚刚站稳脚跟,根本无力抗衡商朝时,就开始思考“翦商”,是不是过于夸张?实力决定心态,周人只有在实力足够强大之后,才会“得寸进尺”,才会得陇望蜀!因此,“翦商”目标必然不是古公亶父提出。
以周人实力来看,季历还为商朝征战,姬昌前期也是臣服商朝,直到后期才反商,故而最可能提出“翦商”的当是姬昌。姬昌被纣王囚禁期间,演化出了周易,文史大家高亨考证提到“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其中“含章”就是“翦商”,因此认为周易多是姬昌翦商谋略,只是因为身在狱中,故而说的极为隐晦。因此,姬昌在被囚期间才产生了“翦商”想法,那么会不会吃了伯邑考的肉羹之后才出现的?
其次,姬昌反商
姬昌被释放后,先是处理虞芮之争(虞国在山西运城一带,芮国在陕西大荔一带),都是商朝诸侯,随后攻打犬戎、密须(甘肃灵台)、耆国(又称黎国,位于山西长治)、邘国(河南焦作沁阳)、崇国(陕西西安一带)。其中,耆国、邘国与朝歌(河南淇县)近在咫尺,基本处于商朝核心区,崇国是商朝重要的西部诸侯。
姬昌被囚之前,还臣服于商朝,但被囚期间谋划“翦商”,被释放之后随即反商,为何出现这种变化?伯邑考被杀应是原因之一。
文丁囚杀季历之后,姬昌出兵攻打商人,即“帝乙二年周人伐商”,后来帝乙采取和亲方式,以“帝乙归妹”安抚了周人,姬昌欣然接受,诗经中记录了宏大的婚礼场景。问题在于,帝乙二年伐商,并不是真正反商,更像是表达不满情绪,而如果再有丧子刺激,且随着周人实力增强,商人深陷东夷战争泥潭时,那么姬昌会不会真反商?答案毋庸置疑。
以后冈H10圆形祭祀坑来看帝王世纪记载,则更能解释姬昌反商:伯邑考成为人牲,部分尸骨被扔到祭祀坑中,部分被参与祭祀者啃食,其中就包括了姬昌,如此残忍的一幕深深的刺激了他,综合考虑商周实力之后,于是姬昌狱中暗中谋划“翦商”,最终被释放后随即反商,既报家仇又夺天下!
周人灭商之后,大概在祭祀坑附近,给伯邑考修建了坟墓(估计是衣冠冢),故而流传下来的伯邑考之墓,是在河南安阳汤阴羑里城的西北角。
参考资料:史记、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